。解缙心中已然明了,却面不改色,微微一拜,再次开口:“好圣孙!”
说完,解缙微微一笑,解释道:“殿下,高炽虽才貌稍逊,然其子瞻基,聪慧过人,仁慈宽厚,实乃社稷之器也。
朱棣闻之,顿时豁然开朗:“好圣孙……好圣孙……”良久,朱棣长叹一声,拍案而起,道:“先生之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朕就依你,立高炽为太子!”
解缙拱手而贺,道:“殿下圣明,此乃大明之福也。”
此事之后,解缙成了朱高煦的心头大患,
而解缙以为成了朱棣的宠臣而不知收敛、辨不明知政治的方向,
胡广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胡广的夫人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见他神色凝重,便知有事,低声问道:“夫君,何事忧愁?”
胡广叹了口气,说道:“过几天解缙就被发配到广西了。”
夫人一惊,忙问:“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胡广摇了摇头,说道:“解缙这番行事,实在是让人担忧。他不知自己已身处险境,还在向皇上打小报告,说朱高煦不按朝廷礼仪办事。这本是朱家家务事,他一个外臣,何必多管闲事?”
夫人叹道:“解缙素来聪慧,怎会不知轻重?他一直不都是朱棣的宠臣吗?”
胡广摇头道:“他太天真了。当他编撰《永乐大典》时,是功绩,是宠臣,但如今大典已完成,现在已经成了无用之人。”
胡广继续说道:“他干涉朱家内政之后,皇上对他早已不待见。他不知道及时收口,还极力反对皇上出兵攻打安南,这更是触怒了皇上。
皇上心中早已对他不满,他却不知低调行事,依然我行我素。”
胡广叹道:“他常常在朝堂上言辞激烈,触犯了不少人的利益,落到现在这般境地,真是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