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却依旧保持着君子之风,只是偶尔看向我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温柔。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习惯了江南的生活。每日清晨,我会陪着母亲在院中赏花;午后,我会与李桓在书房中谈论诗词;傍晚,我会坐在窗前,看着夕阳染红天边的云彩。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凌萧的那句“我以后是要来讨的”。如今,他已是皇帝,而我不过是江南一介平民,我们之间,应该不会再有什么瓜葛了吧?
凌萧回宫后,揭露了皇后及太子谋害淑贵妃的旧事,又揭穿了皇上身边所谓能复活淑妃的术士不过是太子安排的人。皇上知道真相后,愤怒,悔恨,自觉愧对凌萧,于是下令废黜皇后和太子,让位于凌萧。
一时间,朝野震动,众人无不唏嘘。凌萧登基后,励精图治,整顿朝纲,百姓无不称颂。然而,这些消息传到江南时,却仿佛与我无关。
4.
春日的江南,细雨绵绵。我与李桓的婚期将近,府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李桓每日都会来府中,与我商议婚礼的细节。他的温柔与体贴让我感到安心,仿佛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婚礼前夜,我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上没有署名,只有短短一行字:“明日午时,城南竹林,不见不散。”
我握着信纸,心中隐隐不安。这字迹,我曾在护国寺见过——是凌萧的笔迹。
翌日午时,我借口出门采买,独自一人来到城南竹林。细雨打湿了我的衣衫,我却浑然不觉。竹林深处,一道熟悉的身影背对着我,负手而立。
“民女参见陛下。”我低垂着头,声音轻若蚊吟。
凌萧转过身来,依旧是那副清冷的面容,只是眼中多了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绪。他缓步走近,声音低沉:“小虞嫣,我来讨债了。”
我心中一紧,指尖微微发颤:“陛下想要什么?”
他轻笑一声,目光灼灼:“我要你。”
“陛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