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好的预感,便不顾劝阻扯开了红盖头。
谢家早已宾客散尽。
院中死寂,所有人都瞒着我。
谢乔书在新婚夜,骑马去了勾栏寻欢之所。
老太君借口伤心,撒手不管,躲回院中。
唯有一个嫂子抚慰我,“灵韵,乔书他只是发了酒疯……他是谢家最好的儿郎,平日他不这样的……”
满目喜庆竟有些刺眼。
我身上的婚服亦是。
谢家家风清正,又对谢乔书颇为苛刻,他性子清高,光风霁月,何曾去过青楼?
那一刻,我的心蓦然冷了。
那便是冲我来的。
4.
我并未在喜房中哭泣,而是掀了沉重的婚冠,一身嫁衣纵马去了青楼。
青楼里,暗香浮动。
我站到谢乔书的门外,正想推门而入。
屋内女子的娇笑入耳,“谢公子今日大喜,春宵苦短,怎么不在喜房陪新娘子?”
所有人都知他大婚。
可他并不在意,灌了杯酒,声音冷得让我头皮发麻,“自然是她不配。”
妓子见客人欣喜。
不免多嘴。
她抚弄琵琶道:“妾知道谢公子心里难受,我可听说了,今日大喜之日,楚家千金可怜极了,追着公子跑了两里路……”
此话一出。
谢乔书冷冷摔了酒杯,酒撒满地,一室冷寂,“滚出去。”
其余友人使了个眼色,劝慰道:“谢兄,不气不气,来来嘛……喝一杯”
谢乔书难得发了脾气。
竟是为了楚家姑娘。
……
原本在我上京前。
谢乔书一心扑在功名利禄上,而楚家姑娘对他早已倾心。
谢,楚两家皆有结亲之意。
偏巧在谢乔书中了探花郎的第二天,我拿着信物拜访谢家,定了与他的婚事。
后来,楚嫣寻死觅活。
她家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