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朝气。苏瑶虽为女子,却天生对读书识字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满腔的热情。她的父亲苏员外,秉持着传统观念,原本只希望她能在家中安心学习女红,将来寻得一户好人家,相夫教子,安稳度日。但苏瑶对这些传统的女子技艺毫无兴趣,她的心中,始终向往着书院那朗朗的读书声,渴望在知识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在她的再三央求下,苏员外最终拗不过宝贝女儿,无奈又宠溺地答应让她到书院求学。
初入书院,苏瑶便被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那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那一场场激烈的学术讨论,都让她如痴如醉。而林羽,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和谦逊的为人,很快便与苏瑶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一同在书斋中诵读经典,那整齐而富有韵律的读书声,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与古圣先贤对话;一起在溪边讨论诗词,清澈的溪水倒映着他们专注的身影,灵感的火花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绽放;还常常在月下畅谈理想,皎洁的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青春美好的轮廓,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林羽常常给苏瑶讲述历史上的英雄事迹,那些英雄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沙场上奋勇厮杀,马革裹尸还。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把把火炬,点燃了苏瑶心中的热血,让她听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而苏瑶则会给林羽分享一些自己从市井中听来的民间趣事,那些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百姓们的生活百态,让林羽对社会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也让他更加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学问,更是为了了解民生疾苦,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平静的小镇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一日,小镇的石板路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一群官兵神色匆匆,身着厚重的铠甲,手中紧握着长枪,挨家挨户地张贴告示。告示上写着,朝廷要征兵入伍,抗击北方的外敌入侵。原来,北方游牧部落趁朝廷内乱,集结了大批兵力,突破了边境防线,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百姓们流离失所。朝廷这才意识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