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边疆战事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后续的治理和规划却引发了朝廷内部激烈的争论。叶璃月的父亲叶骁,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主张对边疆地区采取宽松的怀柔政策,鼓励贸易和文化交流,以促进民族融合和地区的长期稳定。然而,这一观点却与朝中一些保守派大臣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这些大臣们认为应当实施严格的军事管制,加大税收,以迅速补充战争中的损耗。叶骁坚决反对这种短视的做法,认为这将激起民愤,导致边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双方在朝堂上争论不休,互不相让。
消息传入宫中,叶璃月的心再次悬了起来。她太了解父亲的为人,正直且固执,一旦认定了自己的观点,便会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这样的性格在宫廷的权力斗争中极易成为众矢之的。
与此同时,后宫中那些对叶璃月的复宠心怀嫉妒的妃嫔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她们在皇帝耳边吹风,添油加醋地描绘叶璃月父女的“野心”,声称他们企图通过掌控边疆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皇帝萧逸起初并未轻信这些谗言,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臣进谏,表达对叶骁的担忧和质疑,他的内心开始产生了动摇。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权衡各方利益,维护朝廷的稳定和平衡。
叶璃月察觉到皇帝态度的微妙变化,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父亲和家族恐将再次陷入危机。她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勇敢地站出来为父亲辩护。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叶璃月精心梳妆,身着庄重而不失优雅的服饰,前往皇帝的书房。见到皇帝后,她先是恭敬地行礼,然后有条不紊地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她详细分析了边疆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当前的民生状况,指出怀柔政策的长远益处。她的言辞清晰而有力,逻辑严密,让皇帝萧逸不禁为之侧目。
皇帝听着叶璃月的阐述,心中的疑虑逐渐减轻。但朝廷中的斗争远未结束,反对派大臣们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联合起来,收集所谓的“证据”,试图进一步抹黑叶骁。一时间,宫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