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按照她的喜好来,根本不看绩效。
给别人年度涨薪几万块一声不吭,给我一年涨薪几千块,恨不得嚷嚷着全办公室都知道。
难道我上辈子挖了她祖坟了!
去年春节期间,因为一个项目投标的事情,我们部门需要抽调人手去现场支持。
经理以我需要历练为理由,把我紧急调到现场。
在去现场之前,我向她请假两天回去看奶奶。
她没有批复,理由也很扯:现场需求紧急,你要连夜出发。
在现场待了两个月,最终辅助团队拿下这个订单。
而我却错过了,自小抚养我长大的奶奶的最后一面。
后来,我回过味了:既然需求那么紧急,为何她不自己去?
“好,你等着”,她的声音又变得尖锐起来,将近五十岁的人了,听到大实话竟然破防了!
8我闷闷不乐的回到座位上,继续手头的工作。
刚才想到奶奶,没能见到她一面是我最大的遗憾。
我跟经理的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差的。
说实话,在我刚来这里上班的时候,经理对我是有知遇之恩的。
是她力排众议,把我招了进来。
那时候,我刚毕业,除了专业知识,完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能进这家跨国名企,从一堆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我对她是感恩的。
我笑着跟奶奶打电话报喜的时候,奶奶叮嘱我:“丫头,你这是遇到好人了,等过年回来,咱给人家带点土特产。”
先是一筐筐的土鸡蛋,再是散养鸡鸭鹅,农家黄牛肉。
大别山地区,经济上不富裕,但是物产丰富。
奶奶每次都会把要带给经理的东西分好,叮嘱我小心的带回去。
那时候,我还不会开车。
第一年,我带了一筐土鸡蛋回来。
上海的地铁,早高峰的时候特别挤。
我就把鸡蛋放在怀里抱着,生怕被挤烂了,然后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带到公司。
后来我会开车了,每次都是把这些放在后备箱,直接送到经理家。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
经理也从刚开始的感谢,变成了后来直接跟我说,“你去年给我带的那个牛肉味道不错,今年还有吗?”
或者,“上次腌的鹅吃起来特别香,跟我在这边吃到的都不一样”。
土特产一带就是七年,中间有三年疫情中断了。
我跟经理的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疫情第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