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弋一边密切关注交趾战事进展,一边着手准备应对之策。他在南中地区秘密招募精壮之士,扩充军队。这些士兵大多来自南中各族,他们熟悉当地地形,擅长山地作战。霍弋对新军进行了严格训练,教授他们先进的军事战术和武器使用方法,使其迅速成为一支战斗力强劲的劲旅。
同时,霍弋与交趾叛军取得了联系。他派遣使者秘密前往交趾,与吕兴等人会面。使者向吕兴转达了霍弋的意思:蜀汉愿意提供一定的物资援助和军事指导,但前提是叛军需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蜀汉的建议,共同对抗东吴。吕兴等人在面对东吴大军的围剿时,正面临着物资匮乏和军事策略不足的困境,因此欣然接受了霍弋的提议。
霍弋随即开始向交趾叛军输送物资,包括粮草、兵器、盔甲等。同时,他还派遣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将领,深入交趾,帮助叛军制定战略战术。在霍弋的帮助下,叛军逐渐扭转了战局。他们不再一味地被动防守,而是开始主动出击,对东吴军队发起了一系列有效的攻击。
东吴方面,陶璜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优势兵力,能够迅速平定交趾之乱。然而,随着蜀汉暗中支持叛军,局势变得愈发复杂。陶璜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防范蜀汉可能的进一步行动,这使得他在平叛过程中捉襟见肘。
霍弋出南中,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交趾地区激起层层涟漪。他的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交趾之乱的局势,还让蜀汉在与东吴的博弈中增添了一枚重要的棋子。随着局势的发展,蜀汉能否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而东吴又将如何应对这一复杂局面,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蜀汉东吴平分交州
霍弋暗中支持交趾叛军的行动,逐渐改变了交趾战场的局势。在蜀汉的物资援助与军事指导下,吕兴率领的叛军实力大增,与东吴陶璜所率平叛大军陷入僵持。随着时间推移,双方都意识到,这场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消耗战。
此时,东吴内部因交趾之乱,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压力。持续的战争使得东吴的国力受损,百姓负担加重,国内反对战争的声音也日益高涨。而蜀汉方面,虽有霍弋的暗中支持,但也需考虑到与东吴全面冲突可能带来的风险,毕竟蜀汉北方还有曹魏这个强大的对手。
在这种微妙的局势下,双方都有了寻求和解的意愿。于是,经过一番秘密的外交斡旋,蜀汉与东吴达成了一项协议——平分交州。根据协议,蜀汉将获得交趾、日南、九真三郡,而东吴则保留交州其余地区。
对于蜀汉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收获。交趾、日南、九真三郡地处南海之滨,地理位置重要,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香料等,而且在海上贸易中占据关键位置。这些地区的纳入,极大地拓展了蜀汉的疆域,增强了蜀汉的经济实力。霍弋作为此次行动的关键人物,被任命为交州刺史,负责管理新获得的三郡。
霍弋抵达交趾后,立刻展开了一系列的治理工作。他深知,要想让这片新归附的土地真正融入蜀汉,必须先稳定民心。他一方面严惩当地的贪官污吏,废除东吴时期的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另一方面,大力推行蜀汉的文化和教育,修建学校,传播儒家思想,促进当地与蜀汉内地的文化交流。同时,霍弋还积极发展当地的经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利用交趾的沿海优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与周边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