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股脑儿地整理出来,编成一本给孩子们看的文化读物。
他的老伴儿在一旁看着,又心疼又无奈:“文彬啊,你悠着点儿,别累坏了身子。
这病还没好全呢,别太拼命咯。”
周文彬头也不抬,嘴里应着:“知道啦知道啦,我这不是想着赶紧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嘛,让孩子们都能多了解了解咱们的传统文化。”
写着写着,周文彬突然卡壳了,他挠挠头,嘴里嘟囔着:“哎呀,那个典故是咋说来着?
我记得私塾先生讲过的呀……”想了半天,还是没想起来,急得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正巧邻居张大爷路过,看到周文彬这副着急的模样,笑着问:“咋啦,文彬,遇到啥难题啦?”
周文彬赶紧拉住张大爷,说:“张大爷,您还记得那个关于‘孟母三迁’的详细故事不?
我这写着写着,突然就想不起来细节了。”
张大爷哈哈一笑,说:“嗨,这我哪能忘啊!
孟母为了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呢。
第一次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学人家办丧事;第二次搬到集市旁,孟子又学起了做生意;最后搬到学堂附近,孟子才开始好好学习礼仪。”
周文彬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对呀对呀,就是这个!
多亏您啦,张大爷。”
就这样,周文彬一边回忆,一边向周围的人请教,好不容易把文化读物的初稿写了出来。
他拿着稿子,兴奋地跑到学校,找到校长,说:“校长,您看看我写的这个,能不能给孩子们当教材用,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咱们的传统文化。”
校长接过稿子,仔细翻看了几页,竖起大拇指,说:“文彬啊,你这写得太棒了!
既有故事,又有道理,还结合了咱们小镇的一些事儿,孩子们肯定喜欢。”
周文彬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像个孩子似的,一路哼着小曲儿回了家。
:小镇文化传承的热闹景象自从周文彬那本文化读物在学校试用后,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整个小镇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学校里,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他们摇头晃脑地诵读着经典诗词,那认真的模样,就像一个个小私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