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瓶结构。
参观者佩戴的虹膜芯片会自动校准观测角度——有人看见天鹅绒质感的星云在演奏莫扎特《安魂曲》,另一些人则坚持说听到了梵高笔触在真空中的震颤频率。
“这是二十一世纪的《蒙娜丽莎》!”
《费加罗报》艺术版主编的义肢食指因激动过载而冒出青烟,他的电子眼持续记录着作品表面每分钟诞生七次的玻尔兹曼大脑图案,“或者说,是具象化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苏晴的克莱因蓝吊坠在开幕式上持续发热,将林星辰西装口袋里那枚星轨胸针灼出焦糖色的音阶纹路。
当两人手指同时触碰作品核心的暗能量感应区时,悬浮在十二维展廊里的全息粒子突然开始逆向流动。
那些曾被巴黎美院教授斥为“程序错误”的颜料裂痕,此刻正精确复现出两人初遇那天的潮汐数据。
庆功宴的量子香槟尚未完成泡核形成,林父的星际运输舰已经将三百吨反物质贺礼停泊在近地轨道。
全息贺卡从苏晴的小提琴f孔里钻出来,用二十三种濒危宇宙方言朗诵聂鲁达的情诗。
而苏母寄来的超立方体琴盒内,那支浸泡在液态虫洞里的松香棒,正持续释放着1984年柏林爱乐演奏厅的空气分子。
三个月后的雨夜,他们回到了初遇的那个海滨小镇。
褪色的木质画架依然固执地站在礁石上,林星辰的虹膜芯片扫描出岩缝里封存着七年前那管钴蓝色颜料的量子残影。
苏晴赤脚踏进泛着生物荧光的浪花,小提琴肩托上的纳米镀层突然开始重播当年令林星辰驻足的《月光》变奏曲。
“当时你的画布上有十七处透视错误。”
苏晴的足尖踢起一串量子泡沫,那些泛着虹彩的球形薄膜上映出林星辰瞬间涨红的脸,“但星空漩涡的渲染方式......”她的声音突然被海风拧成螺旋状,林星辰的星轨笔自动在空中绘制出对应的心跳频谱图。
他们并排躺在漂浮的暗物质画布上,巴黎的喧嚣此刻化作三十光年外的类星体余晖。
苏晴的吊坠与林星辰的胸针在银河悬臂的引力透镜下发生康普顿散射,于潮间带遗留下六组完美对称的克莱因瓶状水洼。
当英仙座流星群的第十七个成员划过大气层时,林星辰突然发现苏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