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既然先生心意已决,我也不好再强求。
只是先生这一走,我曹操就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一般。
日后若有什么需要,先生一定要及时告知我。”
苏哲感激地说道:“多谢主公体谅。
苏哲虽然归隐山林,但如果主公遇到什么困难,苏哲定会竭尽全力相助。”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好,先生放心去吧。
我会派人护送先生安全返乡。”
就这样,苏哲告别了曹操,告别了朝堂,踏上了归隐之路。
他带着家人,离开了繁华的许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洛阳。
洛阳,这座曾经见证了无数兴衰荣辱的城市,如今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苏哲回到洛阳后,在城外的一片山林中,建造了一座简朴的茅屋。
茅屋周围,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四季花香四溢,景色宜人。
在这里,苏哲过上了宁静而又惬意的生活。
他每天清晨起床,在山林中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白天,他便在茅屋中读书、写作,将自己多年来的智谋和经验,都记录在了一本本竹简上。
他希望这些竹简,能够成为后人智慧的源泉,帮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闲暇之余,苏哲还会教孩子们读书识字,给他们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和充满智慧的谋略传奇。
孩子们围坐在他的身边,听得津津有味,眼中满是崇拜和敬仰。
在苏哲的教导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他们明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保持一颗善良、正直的心,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用勇气去面对挑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苏哲已经在这山林中度过了许多个春秋。
他的头发渐渐变白,脸上也布满了皱纹,但他的眼神依然深邃而明亮,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和淡定。
在这期间,曹操也曾多次派人前来探望苏哲,给他送来各种珍贵的礼物和丰厚的赏赐。
但苏哲每次都婉言谢绝了,他告诉曹操的使者,自己如今生活得很好,不需要这些身外之物。
他只希望曹操能够继续治理好天下,让百姓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而苏哲的智谋和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
人们对他的智慧和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