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刘禅,是最强皇帝 全集

大明:我,刘禅,是最强皇帝 全集

白马入芦花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哗!”皇帝此言一出,就算群臣再有所准备,也是彻底炸锅了!北伐行军总管,对于皇帝创造出来的新词,群臣没什么感觉。但从字面上来看,这什么北伐行军总管权力应该很大。但群臣没想到,这权力竟然会这么大。都督北地诸军事!这是什么意思?要是陛下之前没改态度,还是执意北伐,那以皇帝之尊,便是自然而然的统御各军,都督北地诸军事。而现在,只不过是把陛下换成了于谦,皇帝换成了臣子而已。但其中权力,却一点没变。这是何等的器重!于谦成为了北伐总管,只要和北伐有关的事,于谦都能管!并且,不仅能管,他还是最高的负责人!相较于群臣的人声鼎沸,身为当事人的于谦,则显得十分平静。因为,他也想不明白,为何皇帝会将这么重的权柄交给他。北伐行军总管,都督北地诸军事!可以说...

主角:刘禅王振   更新:2025-02-17 17: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禅王振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我,刘禅,是最强皇帝 全集》,由网络作家“白马入芦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哗!”皇帝此言一出,就算群臣再有所准备,也是彻底炸锅了!北伐行军总管,对于皇帝创造出来的新词,群臣没什么感觉。但从字面上来看,这什么北伐行军总管权力应该很大。但群臣没想到,这权力竟然会这么大。都督北地诸军事!这是什么意思?要是陛下之前没改态度,还是执意北伐,那以皇帝之尊,便是自然而然的统御各军,都督北地诸军事。而现在,只不过是把陛下换成了于谦,皇帝换成了臣子而已。但其中权力,却一点没变。这是何等的器重!于谦成为了北伐总管,只要和北伐有关的事,于谦都能管!并且,不仅能管,他还是最高的负责人!相较于群臣的人声鼎沸,身为当事人的于谦,则显得十分平静。因为,他也想不明白,为何皇帝会将这么重的权柄交给他。北伐行军总管,都督北地诸军事!可以说...

《大明:我,刘禅,是最强皇帝 全集》精彩片段


“哗!”

皇帝此言一出,就算群臣再有所准备,也是彻底炸锅了!

北伐行军总管,对于皇帝创造出来的新词,群臣没什么感觉。

但从字面上来看,这什么北伐行军总管权力应该很大。

但群臣没想到,这权力竟然会这么大。

都督北地诸军事!

这是什么意思?

要是陛下之前没改态度,还是执意北伐,那以皇帝之尊,便是自然而然的统御各军,都督北地诸军事。

而现在,只不过是把陛下换成了于谦,皇帝换成了臣子而已。

但其中权力,却一点没变。

这是何等的器重!

于谦成为了北伐总管,只要和北伐有关的事,于谦都能管!

并且,不仅能管,他还是最高的负责人!

相较于群臣的人声鼎沸,身为当事人的于谦,则显得十分平静。

因为,他也想不明白,为何皇帝会将这么重的权柄交给他。

北伐行军总管,都督北地诸军事!

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乎大明国运的位置。

一旦做不好,大明势必衰亡。

同理,只要能做好,并且成功击退瓦剌,那自然是青史留名。

到时,就算他于谦不如诸葛丞相,但在诸葛丞相之下,他于谦也能位居首位。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正因为如此,于谦才格外困惑。

为什么?

这是为什么?

所以,于谦抬起头,在群臣汹涌之中,静静的看着皇帝。

而皇帝,似乎察觉到目光,也直愣愣的看着他。

看着看着,两个人竟然相视而笑。

随后,只见皇帝再度缓缓走下御阶,来到于谦面前。

而随着皇帝缓缓而下,群臣再度收敛其声。

“爱卿,北伐行军总管,卿能胜任否?”

刘禅开口问道。

“陛下,陛下恕罪!”

“在臣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陛下能否先回答臣一个问题?”

于谦拱手道。

“自然可以。”

“爱卿,你有何疑问,朕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禅说着。

“臣只有一问,于谦不过是一狂悖进言的逆臣,陛下何以举如此大事交给于谦?”

“陛下何以信臣?”

于谦说着。

“哈哈哈哈,爱卿,你这是两问啊!”

“朕何以信卿?”

“凭什么信?”

“哈哈哈哈!”

“爱卿,朕也不想说这些弯弯绕的废话,但朕选你的初心,你可能不会相信。”

“朕选你,是因为你刚才说,会写出师表!”

“既然你会写出师表,那北伐,自然是非你不可了!”

“就这么简单!”

刘禅说着。

听得皇帝所言,于谦当即跪地,拱手以行大礼:

“臣,谢陛下!”

“臣之前所言,于谦之才,远不及诸葛丞相。”

“但既然陛下信臣,也愿意让臣效诸葛丞相行北伐旧事,臣必定肝脑涂地!”

“陛下!”

“诸葛丞相北伐未竟之事,不会在大明朝上演!”

“诸葛丞相北伐成功之夙愿,于谦替丞相补全!”

“此次北伐,必定凯旋!绝无例外!”

“好!”

“说得好!说得好啊!”

刘禅长叹一声,似乎被于谦所言感染,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稍稍控制了一下,才再度开口:

“只不过,于谦,朕不需要你肝脑涂地。”

“只需要你在北伐主力大军出征之前,把出师表写好交给朕,就足矣!”

“当然,北伐也要胜,这是必然之事!”

刘禅说着。

“臣领命!”

“好!”

说着,刘禅在下方扫视群臣,挥袖开口。

“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

“末将在!”

二将走出,单膝跪地,拱手行礼。

“你二人率京营三万兵马,井源为主,陈怀为副,整顿军资,明日出发,支援大同!”

“末将领命!”

“五军都督府同知都督王贵,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


“诸位爱卿,有一人,朕心中十分纠结,不知此人是忠是奸!”

“不知道诸位爱卿能否为朕解惑啊?”

刘禅一挥衣袖,随后,又淡然后退一步,安然端坐于皇位之上,丝毫不理会在一旁瑟瑟发抖的王振。

“陛下!”

“不知是何人,竟然让陛下都难以判断。”

内阁首辅曹鼐回话道。

“此人,想必你们也熟悉,正是侍奉大汉最后一任皇帝的内侍。”

“中贵人,黄皓!”

刘禅话音落下,大殿之内,文武百官,他们的目光如同开了自瞄一般。

齐齐聚集在跪伏于地,瑟瑟发抖的王振身上!

王振顿时也愣住了,但随后,他似乎又想到什么,颤抖的更加厉害了。

别看王振是宦官,他能当司礼监掌印太监,文字功夫上,还是过得去的。

如此,他自然知道黄皓是谁。

同样,也知道后世史书对黄皓的评价是什么。

而现在,皇帝抛出这么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越想,王振就越害怕。

若是他被打上黄皓的标签,那他王振,不死也得死了!

另一边,文武百官同样摸不着头脑。

大明皇帝的培养,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

所以,到了朱祁镇这个年纪,四书五经,各朝史书,历朝大事,都已经十分熟稔。

但就是黄皓这么一个早已经在史书中定性的人物,陛下却说他分不清此人是忠是奸?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敢问陛下,是侍奉蜀汉后主的内侍黄皓吗?”

内阁首辅小心翼翼的开口问询道。

“啧!”

“什么蜀汉后主?”

“那是大汉皇帝,大汉最后一任皇帝!”

刘禅猛然开口呵斥道。

小心询问却被皇帝一顿怒斥的内阁首辅此刻,心中是一万匹马在泥泞的草地里奔驰而过。

“不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陛下怎么反复无常,说变就变啊!”

也不怪内阁首辅摸不着头脑啊,因为蜀汉这段历史,就是曹鼐亲自教授给皇帝的。

那时未亲政的朱祁镇还点评了一下:

“那蜀汉后主软弱无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皇帝。”

“还有,那蜀国只有巴蜀之地,还强行装裱着大汉的旗帜,说是大汉皇帝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个四肢不全的大汉皇帝罢了!”

听听,听听,这踏马说的是人话吗?

你以前对那蜀汉后主刘禅可是极为不屑的,怎么这会,我说个蜀汉跟踩了你尾巴似的!

太难伺候了啊,难怪王振那小子会倒霉啊,这会首辅大人可是全都明白了。

合着昨天皇帝是真想去亲征的,所以一切都遂了王振的意。

哇,十分顺利啊!

但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皇帝改主意了,不想去亲征了!

所以王振就倒霉了!

“是是是,是大汉皇帝!”

“所以,陛下是要我等点评侍奉汉皇的黄皓吗?”

内阁首辅再次开口道。

“正是此人!”

刘禅点点头。

“陛下,这有什么可点评的,黄皓此人,早有定论,祸国妖孽而已。”

“只会进献谗言,唆使皇帝,以至于残害忠良,祸乱朝纲!”

下方,刚站起来的左都御史开口答道。

“哈哈哈!”

“你们呢?”

“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刘禅笑了笑,看向了其余官员。

“陛下,臣以为,蜀汉,啊不是!”

“大汉!”

“大汉最后覆灭和这中贵人黄皓脱不了干系。”

“此人就是一个祸国妖孽,如此而已!”

内阁大臣彭时开口回答道。

“嗯!还有吗?”

刘禅点点头,继续开口,四周却寂静无声。

“没有人说话了吗,你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陛下,臣还有话说!”

“哦,讲!”

“其实,我大明朝,也有一个黄皓!”

此话一出,就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之上,落下一道惊雷一般。

震天响!

所有人,此刻,都齐刷刷的看向出言之人。

而此人,正是之前滑跪而出的魏贞!

随后,众人又自觉的把目光看向王振。

此时的王振,已经不是跪倒在地。

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气支撑了,而是彻底的匍匐在地,听天由命了。

这会王振算了明白了,什么叫做文官要杀人,根本不用刀,只需几句话就行了。

魏贞的那几句话,真的是句句诛心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好啊!”

“好一个大汉的黄皓,也好一个大明的黄皓啊!”

“爱卿,你叫什么?官居何职啊?”

刘禅笑眯眯的开口道。

魏贞闻此言,顿时愣了一下,但他还是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开口答话:

“陛下,臣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贞!”

“都察院,御史,左都御史,很好!”

刘禅喃喃道,想必这就是大明朝的监察系统了。

之前,还听他们说到一个什么,锦衣卫?

“监察百官,风闻奏事,缉捕刑讯,以正清源!”

这个有点意思,后面必须好好了解一下。

想着,刘禅又将目光看向跪在前方的另一人。

“陛下,臣,右都御史,邓棨!”

“嗯,邓棨,很好!”

“此前最先劝谏朕不要御驾亲征的,便是邓御史吧。”

“铁骨铮铮,不畏权贵,甚至不惜死谏。”

“这是我大明朝的脊梁啊!”

刘禅夸赞道,因为正是此人,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台阶下。

要不然,刘禅还真被亲征二字给架住了!

“陛下,臣不敢独占谏言之功,最不畏权贵,冒死谏言的,乃是兵部尚书邝埜,和右侍郎于谦。”

邓棨开口道。

刘禅听闻此言,眉头顿时一挑,邝埜,于谦。

这两个名字,他今天已经是第五次听到了!

不仅从文官口中,还从宦官口中,这就很有意思。

“哦,邝埜,于谦,他们二人现在何处?”

刘禅问道。

此话一出,百官脸色又有些异样,但还是当做浑然不觉。

此刻,百官们已经确定,皇帝陛下就是要用这等看似荒唐的方式,将御驾亲征一事彻底消解。

那既然皇帝装不知道,那他们自己,也乐的演下去。

毕竟,演戏也要演全套嘛,不把戏演好,陛下怎么好顺阶下呢。

“陛下,他们二人,因为昨日谏言,刚被陛下打入刑部大牢!”

“打入大牢?嗯?这事是朕错了,大错特错!”

“来人,传朕口谕,速速让刑部放归邝埜,于谦!”

“令其官复原职,速来参与朝议!”


“臣,兵部尚书,邝埜!”

“臣,兵部右侍郎,于谦!”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一红一白的两人,大踏步走入奉天殿内,引得文武百官一阵侧目。

但他们二人,浑然不觉,只是稍稍抬头,观察着龙椅之上皇帝的脸色。

而刘禅,也带着好奇的眼光,看着这两个早已经如雷贯耳的人物。

没办法,就今天这么一会,这两个人的名字,刘禅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

他倒要看看,这两人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让这么多人又恨又喜的。

两人走入大殿,别的先不说,至少视觉上,的确先让刘禅眼前一亮了。

这两人,一人穿红色官袍,一人穿白衣囚服,这么奇特的造型,属实是让刘禅哑然一笑。

而面对两人的行礼,刘禅也没有端着皇帝的架子,反而主动走下皇位,来到跪伏在地的两人身前。

“朕安!”

“两位爱卿快快起来吧!”

刘禅说着,手上的动作也是丝毫不慢,竟主动弯腰将邝埜和于谦二人扶起。

这皇帝的突然礼遇,顿时把邝埜和于谦给整懵了。

但这,还没完!

“两位爱卿,昨日,是朕错信谗言,才使两位爱卿蒙冤下狱。”

“实不相瞒,朕今日也是后知后觉,细细思量之下,才知晓两位爱卿所言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之言啊!”

“可是朕,不仅把良言弃若敝帚,还让贤臣蒙冤下狱。”

“朕羞愧啊!”

刘禅握住兵部尚书邝埜的手,言辞恳切,态度真挚的看着他们二人。

皇帝这一出,不仅把邝埜和于谦给整懵了,就连一旁的文武大臣也给看懵了。

这不是皇帝第一次把文武百官看懵,但却是最为震惊的一次。

原因无他,因为文武百官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正是因为什么都知道,才会这般震惊。

昨日,皇帝陛下和王振,大肆宣扬御驾亲征一事,却被于谦率先驳斥。

很快啊!

于谦据实而陈,条条有理,怼得皇帝和王振几乎是无言以对。

随后,兵部尚书邝埜进场,继续发力,持续发力,疯狂和王振,以及陛下对线。

到最后,皇帝脸色铁青,想杀人。

王振嘴都被气歪,叫嚣着要把兵部尚书邝埜拉到殿外杖毙。

眼看局势即将失控,皇帝即将暴走,文武百官才纷纷站出,替他们二人求情。

这才让两人逃过一劫,转而被押入刑部大牢。

这就是昨日的情况,但与现在这君臣相携的场面,反差感实在是太过强烈。

强烈到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啊?臣臣不不不~”

懵逼之下,邝埜也是胡乱开口。

听得此言,刘禅顿时是一阵诧异:

“爱卿,口齿不太清楚?”

“噗!”

“哈哈哈!”

皇帝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立刻就有数十人绷不住,当场笑出声。

就连大明军神张辅,听得皇上此言,也是哈哈大笑。

另一旁,好几名文官,却是比较自制,想笑不敢笑,在极力克制自己,脸色憋的涨红。

兵部尚书邝埜口齿不清?

兵部尚书说话结巴?

百官表示,这是他们今年听过最大的乐子。

而且这话还是从皇帝口里说出来的,再想想昨天的事,大家更绷不住了!

就连内阁首辅,对此也是莞尔一笑,随后摇了摇头,心中却有点微微泛酸。

看看,这是多么和谐,多么美好的君臣相携啊。

但他堂堂首辅,在今天却被陛下训斥好几次了。

早知道这样,那他还不如昨天跟着于谦他们一起谏言呢!

你见过大明天子主动降阶,主动认错,主动扶人的吗?

这要遇到一次,都能装裱起来了。

但今日他见到了,只不过皇帝礼遇的却是别人。

听到四周的哄笑之声,兵部尚书难得老脸一红。

“咳咳,陛下,臣没事,臣没事。”

“臣只是有些受宠若惊!”

“让陛下见笑了!”

邝埜说着,很快便恢复了常态。

对此,刘禅点点头,随后看向于谦,上下打量了一番。

此刻于谦,身穿一身白衣囚服,却依然身形挺拔。

远看刘禅感觉没什么,但近看之下,刘禅心中,却平白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

对此,刘禅再次抬起头,但这一次,他没有上下审视,而是将目光直接定格在于谦的脸上。

刘禅在脑海之中搜寻,他很确定,自己绝不认识此人。

但为何,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于谦剑眉星目,眉宇之间似藏山川,这是忧心之态。

但其双目,却炯炯有神,刘禅在看着他,他也是十分直白的看着刘禅。

眼神不闪不避,不偏不倚,其中英气,如破晓之利剑,可洞察虚妄,直击人心。

刘禅可以保证,他印象之中绝对没有这样一双眼睛。

那这熟悉感从何而来?

“爱卿,你从刑部走出,他们没有将官袍归还于你吗?”

刘禅开口问道。

但就是这随口一问,刘禅不紧张,于谦不紧张,倒是兵部尚书邝埜,心里十分紧张。

他是真怕于谦乱说话啊。

“回禀陛下,臣入刑部大牢前的所有物品,包括官袍,已经尽数归还。”

于谦拱手道。

“哦,那爱卿为何一袭白衣上殿?”

“朕要是没看错的话,这似乎是刑部的囚服!”

“陛下慧眼如炬,这正是刑部囚服。”

“至于臣为何不穿官袍,反而穿囚服进殿,那是为了方便陛下降罪于臣!”

“臣有谏言,不得不说,陛下若闻之,势必大怒。”

“如此,臣穿白衣囚服进殿,也省的陛下扒了臣的官袍了!”

于谦说着,依旧不急不缓,不卑不亢。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如此,卿穿白衣,还是为朕思量了?”

“那么,卿何以认为,朕一定会降罪于你呢?”

刘禅说着,便缓缓回头,登临皇位。

面对皇帝此言,于谦丝毫不犹豫,先行跪地行礼。

一旁邝埜知道他要干什么,想去拉住他,却丝毫不起作用。

大礼行毕,于谦起身,拱手开口:

“因为接下来,臣之谏言,将历数正统皇帝亲政以来,施行的多项弊政!”


“不是我说,这就是我朝正统年间的三大案啊!”

“如今正统三大案,怕是足以媲美太祖年间的四大案了!”

“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修武伯沈荣说着,但他此言一出,四周一片寂静。

一大群武将勋贵,连一个附和他的都没有。

“欸不是,你们怎么了?怎么突然个个都不说话了!”

沈荣疑惑道。

说着,便发现这一群人,在不知不觉间都已经默默低下了头,沈荣心中顿感不妙。

就在这时,沈荣顿感屁股后面一阵巨力传来,随后便被人给踹飞了。

“混账东西!”

“就你小子聪明是吧!”

“就你小子看的透彻,正统三大案!”

“还媲美太祖四大案!”

“谁给你的胆子在这里嚼舌根!”

“你要是真想死,老夫绝不拦着你!”

一脚踹飞沈荣的,正是刚刚从奉天殿中走出的英国公张辅。

此刻正满脸怒容的开口道。

“英,英国公!”

“侄儿不敢了!”

沈荣挣扎着站起身,拱手抱拳道。

“不敢,哼!”

“沈家小子,这一次,是老夫听到了,也就训斥一二,并不能把你如何。”

“但你想过没有,你在这嚼舌根,要是被别人听到,被魏贞听到,你怎么办?”

“你有命活吗?”

“别的不说,你这话是说舒服了,但在场中人有哪一个看你不顺眼的,把你的话捅出去了!”

“你又该怎么办,你怎么辩解?”

“祸从口出的道理,你不明白?”

英国公此话一出,沈荣脸色顿时难看无比,其余的武将勋贵听闻此言,也是连忙开口:

“英国公,我等万万不可能做这等龌龊之事啊!”

“大家伙,要么是父辈有旧,要么就是实打实的亲戚。”

“那都是自家兄弟啊,自家兄弟怎么会害自己兄弟呢?”

襄城伯李珍打圆场道。

“自家兄弟?”

“你们和谁是自家兄弟?”

“平时上朝,你们就是一哄而来,一哄而走,是生怕朝臣不知道你们是一伙的?”

“看来,老夫在朝中说的那番话,你们是一个听进去的都没有啊!”

“王振那一伙是什么下场,你们看不见?”

“王振被处置之后,他那一伙人叫什么,叫阉党!”

“你们这一天天的,是迫不及待的想往自己头上扣帽子是吧!”

“明知道都察院盯上了你们,还一脸不在乎,一脸嚣张。”

“要等锦衣卫上门了,才老实?”

英国公说着。

一众武将勋贵,皆齐齐低头,不敢言语。

这时,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等人从奉天殿走出,手拿圣旨和兵符,快步而来。

只不过,他们只是向英国公打个招呼,抱拳行礼。

“见过英国公!”

“嗯,驸马,陈家小子!”

“好,很好,既然陛下点了你们,就好好干。”

“陛下不是说了嘛,是怂包软蛋,还是名留青史,决定权,在你们自己手里!”

“去了大同,谨慎小心一点。”

“大同总兵宋瑛是个暴脾气,有的时候,没必要跟他废话。”

“你们要是说服不了他,就拿圣旨出来教训他。”

“若是还不愿意配合,就告知兵部尚书邝埜,让邝埜去收拾他。”

英国公说着。

听得英国公所言,井源和陈怀更是抱拳开口:

“谢叔父教诲!”

这会,面对着张辅的叮嘱,两人不再尊称爵位,而是以叔父相称。

毕竟这些话,对他们是有实打实的帮助的。

“叔父,侄儿还有一事不明,为何陛下选用武将之时,叔父一言不发?”

“凭叔父的地位,只要叔父开口,这北伐行军总管的位置,怎么可能落在于谦的头上!”

平乡伯陈怀说着。

“哈哈哈哈!”


而早已离去的于谦,却是大踏步来到了一个人的身旁。

眼中少有的出现些许拘谨之色。

“见过英国公!”

于谦拱手行礼道。

而张辅,原本正在训斥督促后辈,却被小辈小声提醒,于谦来了。

原本张辅还不信,刚准备呵斥,后方便传来声音。

“原来是于大人!”

“于大人有何见教?”

张辅也抱拳回礼道。

“不敢,于谦一介书生,岂敢见教于我大明的军神!”

“是于谦有事请教,还望英国公能指点一二。”

“哈哈哈哈!”

“实话说,老夫和你于谦接触不多,但老夫也知道,你于谦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英国公笑着开口道。

“英国公说笑了,于谦蹉跎半生,大半时间在外走动。”

“回到京师,不是在狱中,就是被免职!”

“这不,身上这一身囚服都还穿着呢!”

于谦苦笑道。

“哈哈哈哈,是吗?”

“老夫怎么记得,永乐十九年的于谦,是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于谦呢?”

“那时,于谦一计平戎策,震惊朝野。”

“太宗皇帝何等雄主,从不轻易夸赞他人。”

“但那时,你知道他老人家是怎么夸赞你的嘛?”

“大明有于谦,幸甚!”

“有于谦一人,大明可旺三代!”

“这是老夫以前身为太宗皇帝近卫时亲耳听到的话语。”

“如果你于谦平平无奇,那这些话,老夫永远不会跟你说。”

“但是现在,既然陛下要用你,那老夫是自然要说的。”

“因为,不止是陛下看重你,还有太宗皇帝,宣宗皇帝,也十分看重你!”

“所以,于谦,你明白了吗?”

“老夫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老夫以为,你没必要开口了!”

“陛下钦命你为北伐行军总管,有权调度一切北伐事宜,那张辅,自然也在调度之列!”

“此刻,没有什么大明的军神,唯有一介渴望杀敌饮血的老兵!”

“也唯有在战场上,老夫才能体会到酣畅淋漓的热血和畅快。”

“在京中,实在是太安逸了,安逸的我这把老骨头,都快要散架了!”

“待不住!”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小崽子们,都散了吧!”

英国公大笑一声,便已经快步转身离去。

于谦看着英国公的背影,那道身影已经稍显佝偻,却又格外挺拔。

但其头上的花白一片,却显得格外刺眼。

大明帝国的保护神,四朝功勋元老!

如今也老了,一样的英雄迟暮。

人们总是这样,许见朝花夕又落,不许英雄见白头!

于谦深吸一口气,朝着英国公离去的方向,深鞠而下,郑重行礼。

随后,便迈着坚定的步伐,快速离开皇宫。

于谦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如今大明朝上下一心。

从紫禁城中发出的圣旨,已经将大明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唤醒。

现在,该轮到于谦给它指明方向了。

一旁,悄悄听着英国公和于谦说话的武将勋贵们,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生怕搞出什么动静,然后被英国公给驱散了。

武将第一人和北伐行军总管的对话,这包要听一听的啊!

但最后,很明显,听下来的结果十分让他们失望。

两人就说了这么一些无厘头的话,随后就各自离去了。

不是,你俩这重点,是一句没说到啊。

“这,这怎么说?”

“刚才于谦主动拜会,这是好机会啊,要是叔父提点一二,那我等领军北伐一事,那不就敲定了嘛!”

李珍痛心疾首的说着。

“叔父不是说了,要我们各凭本事,自己争取!”

修武伯沈荣说着。

“难道真要我们向于谦低头,向文官低头,求着于谦给我们一个差事?”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