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林无的其他类型小说《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小说》,由网络作家“叶盼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空气中弥漫着灰烬和烟雾,寒风吹过扬起阵阵灰尘,让人难以呼吸。荒芜的黄土地上残留着敌军逃路时留下的兵器以及士兵的尸体,甚至还有散落的残骸,但凡身体还能动早就不分方向四处逃散了。整个战场一眼望去,除了零得燃烧的火堆,还有底层士兵忙着收割军功和摸尸。仗已经打赢,大军过不久就会搬师回朝,大将军这个时候也不再管束士兵的一些并不过分的行为。上面的人吃肉,也要给下面的兵喝汤的机会,否则以后还怎么带兵。赵林也跟着其他人身后混水摸鱼,不,应该是摸尸才对。在现代社会,他好歹也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外加三年高中,最后还混了个民办本科的大好青年,没有大好前途也就算了,没想到有一天会沦落到发死人财的地步。也不知道普通无奇的他为什么会穿越,上一秒还在打游戏,下一...
《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小说》精彩片段
空气中弥漫着灰烬和烟雾,寒风吹过扬起阵阵灰尘,让人难以呼吸。荒芜的黄土地上残留着敌军逃路时留下的兵器以及士兵的尸体,甚至还有散落的残骸,但凡身体还能动早就不分方向四处逃散了。
整个战场一眼望去,除了零得燃烧的火堆,还有底层士兵忙着收割军功和摸尸。仗已经打赢,大军过不久就会搬师回朝,大将军这个时候也不再管束士兵的一些并不过分的行为。
上面的人吃肉,也要给下面的兵喝汤的机会,否则以后还怎么带兵。赵林也跟着其他人身后混水摸鱼,不,应该是摸尸才对。
在现代社会,他好歹也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外加三年高中,最后还混了个民办本科的大好青年,没有大好前途也就算了,没想到有一天会沦落到发死人财的地步。
也不知道普通无奇的他为什么会穿越,上一秒还在打游戏,下一秒就出现在古代。穿越到古代也就算了,没有成王公贵族他也认了,谁让他没有那个命,可没想到连平民百姓都当不成。
别人穿越古代不是将军就是侯爷,差一点也是普通农家子,还能走科举入仕的路。可他有什么?什么都没有,睁开眼就发现自己是古代士兵,还是大头兵里最差的伙头兵。
不幸之中的万幸是老天爷只是让他穿越,没有让他死的意思。虽然把他送到古代,但也没有直接把他投送在战场上,他来的时候是休战的日子,给了他时间适应。
大半年时间过去,战争马上结束,他也适应了古代的苦逼日子。没有网络,没有空调,没有外卖,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原主还是个穷到全身上下也找不出三两油的大傻子。
他来之后才慢慢想办法弄钱,对他来说没钱就没安全感。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亲生父母都有靠不住的时候,更别说原主身在军营,别说亲人,身边连个同乡都没有,怕是死了都没人收尸。
他也不敢做大的改变,什么上阵杀敌是不想了,现代社会他就怕疼,换个身体灵魂还是没变,一样地怕疼。在战场想要发财,除了杀敌抢军功,其他路子都别想赚到大钱。
不过赵林也不贪心,小钱他也乐意,他可不贪心。刚入伍的时候,其他人也喊过他一起打扫战场,可惜原主胆子小,怕血怕死人,怎么劝都不去。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叫他了。
赵林合理怀疑,原主就是被吓死的,接收原主记忆的他可是知道原身有多胆小。他来的那天,刚结束一场死伤高达几千人的近身撕杀战,一个胆小的人第一次遇到血腥的战争场面,被吓死也说得过去。
其实原主要不是胆小,也不会轮到他服兵役,原身应征入府的时候,实际年龄还不到十五,还没成丁,怎么轮也轮不到他服兵役才对。
这都是原身的事,赵林也懒得管,谁让他又不是自愿穿越,原身要怪就去怪老天爷,让老天爷帮忙报仇,他是不会替原身报仇,除非以后原身的家人影响到他的利益。
赵林一边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一边熟练地从一具尸体的鞋底摸出几文铜钱。呸!比他还穷,就这几文钱还藏在鞋底,都腌出脚气了。
唉,都是苦逼的牛马,不穷又怎么会上战场卖命,但凡有别的活路,谁愿意上战场。这又不是现代社会,大家是为了荣誉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
古代的士兵打仗全都被逼的,都是为了几两碎银,毕竟真要打起来,谁都也可能死。原身服兵役的时候还不到十五,到现在已经二十出头,军营一待就是六七年,也不知道哪天才能结束苦逼的生活。
胡思乱想间,赵林又摸了一具尸体,这次运气不错,在头发里找到一两碎银,头上的发簪还是银的。看着身上的衣服也比其他尸体要好,应该是有点职位的底层军官,说不定是个伍长之类的,可惜有什么用,还不是送了命。
忙活了大半天,赵林也只搜刮到一两半银子并四百多文,这已经是几次摸尸后收获最好的一次。穷啊,也不知道朝廷一直欠着士兵的军饷什么时候能发。
要他说,朝廷肯定是故意拖欠军饷,毕竟军营管吃管住,也不用担心饿死人。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发,死去的那些兵肯定不用发,得省多少钱。
赵林完全是不负责任地猜测,不过多少也和真相沾了边,却不是朝廷故意不发军饷,而是军需官压着他们的军饷不发。
也不是军需官要贪污,而是朝廷发给大军的粮草不够用,大将军只能自己想办法,才把主意打到军饷上面。军需官挪用军饷做生意,把边关的东西卖到京城,再把京城的各种好东西运到边头贩卖。
边关再乱也不缺有钱人,更别说对面还有很多有钱人喜欢京城的瓷器和丝绸。也正是靠着做生意赚的钱才打赢这场仗,真要指望朝堂里的老爷们,怕是边关这场仗二十年都不一定有结果。
现在战争结束,朝廷令大将军班师回朝的旨意也到了。整个军营的士兵都舍不得大将军的离去,这可是爱兵如子的好将军,离了将军他们这些兵怎么办。
赵林没有什么不舍之情,不过有一点和其他兵相同,那就是关心自己的前途。
好在大将军和朝廷都无意为难底层士兵,战争结束也不需要再养这么多士兵,除了大将军养的家兵和一小部分精兵,剩下大部分兵丁都被退解回原籍。
赵林也在被退伍的名单之内,也算是穿越大半年遇到的第一个好消息。还有更好的消息是拖欠的军饷也会如实发放,和军饷一起发放的还有解甲归田的安家银子。
真是特大好消息!
终于不再担心哪天战死沙场,还有一笔银子拿,双喜赢门的大好事,当浮一大白。
或许是不想让朝廷的老爷们误会,大将军的动作很快,在天使到达后的第三天,兵丁们就原地解散,拿着刚到手的银子各回各家。
“什么,半个月?村长,您看我除了一间破屋,什么都没有,总不能让人家姑娘嫁进来吃苦吧。”赵林还想垂死挣扎一下。
“呵呵,这一点你不担心,女方也是穷苦人家出身,要是有钱也不会拖到这个年纪还没成亲,你就放心准备婚事,成亲后好好过日子。”村长也怕赵林和其他从军队回来的人一样变成无事生非的闲汉。
他们村还算好的,附近几个村都有回来的人整天喝酒打架,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也是好儿郎,也不知道怎么的上一趟战场就大变样,简直是换个人。
林哥儿也和过去不同,还好是朝好的变,不是变得更差。他这个村长可不希望村里整天都是是非,走出去都没个好名声。
村长把事情交代完就走,赵林还想多打听几句女方的情况都没机会。
从村长这问不到,他去找李桂花,当着她的面多提几句对女方的情况一问三不知,她就主动接过任务,要去找村长媳妇打听。
李桂花和村长媳妇是一辈人,俩人年纪相差也不大,闲聊间就把所有情况都问出来。
“娘,问得怎么样?”赵林如今已经能很自然地喊爹娘,时间久了也没有什么不自在之处。
“急什么。”李桂花端起碗喝了一大碗水才继续说话:“我问了,听说女方一直拖着没嫁一是因为穷。二是家里弟弟没长大,也是好人家的姑娘,听说父亲还是个童生,可惜死得有点早,剩下一家孤儿寡母。”
赵林还想再问细点,李桂花却不耐烦:“问那么多干什么,我和你爹成亲前什么都不知道还不是生了你们几个,你要没事干,就赶紧去准备婚事。”
官府只管强行婚配,婚事却要自己花钱办,当然全程有官媒会盯着,想用假成亲的办法来钻空子也行不通。
半个月的时间,又马上要走端午节,他想办个好的婚礼都来不及,短时间内六礼都走不完,会不会太委屈女方。
李桂花没好气道:“你不是不想成亲,这会还担心委屈对方,要我说,都是自找的,要想不委屈,早点成亲哪来这回事。”
她不是很满意女方的条件,担心家里太穷,弟弟多,以后会时不时上门打秋风。
赵林识趣的躲了,再不躲还得挨骂。他怀疑李桂花是吃了炸药,惹暴怒的女人不敢惹,还是离远点。既然婚事成了定局,他也该带着诚意和女方谈一谈,最好俩人的意见能达到一致。
说实话,他对女方最满意一点是女方的出身,穷不可怕,家里有个童生,对方说不定识字。就算不认识字,婚后他也可以教。
其他人他影响不了,但是未来孩子的母亲能识字,不要哪天被人卖了还帮他数钱。他回村之后也展露过识字的本事,但是身边没有一个人当回事,连夸奖都没有,还觉得他一个种地的买笔墨是浪费钱。
赵林倒是想自己出面见女方,但是想着这是古代社会,还是要注意一下影响。他是无所谓,但是风言风语传出去对女方肯定不好。
他舍不得花钱请官媒出面,想来想去只好请村长夫人出面,有长辈陪同的情况下,未婚男女在婚前见面也不算失礼。
为了请动村长夫人,他还特意跑镇上买了两包点心,被李桂花看到又说他浪费钱。请村长夫人干什么,她也能去,邻镇又不远,她也认识路,正好提前见一见未来儿媳妇。
有毛驴代步,后面的路赵林走得更容易一些,只是苦了屁股。没有马车没有坐垫,直接坐在驴身上,路面又不平整,个中滋味实在酸爽,就这还叫很多人羡慕。
队伍中其他人也不是没钱,却没想到半路还能买驴代步,等他们也想学赵林的时候已经迟了。商队说出发就出发,可不会等他们。
迟到过时不侯,真独自上路,成年壮汉也会害怕。刚从军营退出来又能怎样,一般人怕他们,没有智慧的野兽可不会怕人。
大型猛兽不好叫,官道边却经常有野猪和狼出没,这俩种单独遇到上哪一种都有可能遇到生命危险。一群人遇到还能打,一个人遇到只有逃跑的份。
商队管事出发前就提醒过所有人,大家也不是头一次出家门,不用多交待都懂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过去的这段时间没遇到野物,不代表后面的路也不会遇到。
赵林两辈子都没见过狼和野猪,心中却半点好奇都没有,他可是看过新闻视频的人,知道这两种生物有多可怕。如果有可能,他是一辈子都不想遇上。
可惜好的不灵,坏的灵。商队管事前脚才提醒大家走快点,后脚在一座无名小山前就遇到两只野猪下山觅食。
商队管事很有经验,见到野猪并没有慌乱,只是立马挥手让队伍停下来。野猪看到几百人的队伍,也吓了一跳,盯着人群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双方对峙了半息时间,商队管理见后面再没有野猪出现倒是松了口气,几百人对上两头野猪,应该可以直接通过了。他让护卫做好防卫工作,防止野猪继续上前,其他人继续前行。
野猪只是没有智商,却有动物感受危险的直觉,发现眼前的一群人不好惹,准备调头返回山上的树林,找吃的随时都可以下山,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
护卫们见到两只野猪的动作也松了一口气,能不动手是最好的,两头野猪只是没有生命危险,并不代表真动手就一点伤都没有。小伤处理不好也可能要人命,荒郊野外又没大夫,能处理成什么样全看运气好坏。
在他们准备把刀收起来的那一刻,队伍里有几个人冲出来拦住野猪。这可是肉,他们都多久没见过腥,哪能眼睁睁放跑。
赵林见到有人不听安排冲出来那一刻就意识到不好,不管旁人是什么反应,他第一时间往人群后面退并把手里唯一的武器拿出。
说是武器,其实只是一把并不比水果刀大上多少的匕首,这还是他在战场上捡到的战利品。也不知道原主都用来干过什么,反正他是不敢用来削水果和吃的,到手后还是第一次使用。
他的动作快,护卫的动作更快,早在那几人冲出来的瞬间,护卫们就跟着冲上前对野猪围剿。不是他们想要帮忙,是既然开始就只能把野猪打死,否则被记仇的畜牧惦记后面只会更麻烦。
商队管事行商多年,也没想到会有人不听他的命令,也是他大意,以前管着的都是自己手下,这次可不同。同行的几百人肯定不会全都是性子好的,只是过去一段时间没有机会展现,这遇到机会就激发,可恨他们自己找死不算,还要连累其他人。
管理是一边骂娘一边指挥行动,好在都是军营见过血的汉子,对上野猪这种生猛的生物也不害怕,反倒兴奋有肉吃。
赵林隐约记得野猪这种生物很记仇,宁可被人嘲笑也要往后退,他并不想吃野猪肉。好在人多力量大,用人海战术不到一柱香就把两头野猪全打死。
大家还来不及高兴,商队管事第一时间让手下人检查有没有受伤,好在大家都没事,连小伤都没有,也算是运气绝佳。
可他紧锁的眉头并没有松开,反倒下令继续赶路,打死的两头野猪也不要。
最开始冲出人群的几人不理解,气得跳出来质问:“为什么不要,你们不要,我们要,老子费力气打死的猎物,为什么要扔掉。”
管事心头大怒,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淡淡说了一句:“谁愿意要就要,只是队伍不会停下来等他处理猎物,拿到猎物后自觉走在队伍最后面,谁要敢不听就离开队伍,老子不带你们了。”
“呵呵,你是谁老子,最后面就最后面,怕你们不成,要不是大将军的令,你以为老子想跟着你走。”几名大汉嘟嘟嚷嚷,最后还是舍不得放弃到手的猎物。
不杀就不杀,天气又不热,等队伍停下来再处理野猪也来得及。白得肉再难吃也比粮食好吃,最重要是不要钱的东西怎么扔。
几个抬起野猪老实走到队伍最后面,其他人见管事真不要猎物,顿时嚷着不公平,野猪是大家一起打的,凭什么只有他们几人有份,应该见者有份。
“对,见者有份,我们也要吃肉。”
打头的几人也不乐意,出头挨骂的是他们,凭什么肉要大家一起分。真要分也该分给商队护卫才对,他们才是出力的大头,没有他们的帮忙,凭他们一群没有武器的壮汉,想要打死野猪可没那么容易。
都是军营里退下来的老兵,谁还怕谁,到嘴边的肉要放过去就是傻。一群兵油子直接吵起来,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意思。
商队管事并不管吵架,只是继续催促赶路,因为分野猪肉而落队可就不是他的事。好在大部人都不傻,吵归吵却并不影响赶路。
赵林混在人群里并不想掺和,他是想吃肉,可不吃野生动物的习惯刻在骨子里,围剿野猪的过程中他也没出过一分力,还是离是非远点。
身边人见到跑远,越发瞧不起他,觉得他胆小怕事,不过想到他伙头兵的身份,又觉得正常。少一个人也是好事,还能少一个人分肉。
一头野猪也就一百多斤,宰杀后肉更少,两头野猪分到手,每个人最多不会超过半斤,胆小怕事的人多一点才好,他们也能多分一筷子肉。
娘家大哥托人捎回来一句话:“赵林年纪太大,他家闺女年纪还小,还能再看看,不急着这一时。”实际情况上是李家表妹听说过赵林的凶名,知道他杀过人,害怕地不敢嫁,怕嫁过来会被他打死。
赵林知道后反倒松口气,虽然回来后还没见过舅舅,但就冲这份疼闺女的劲,还是有几分可取之处。其实他也想为了婚事努力,奈何手中的信息太少,努力也是屁用没有。
他又不想娶幼女,又要女方是自愿嫁给他,光是这两点就排除大部分人。他是小看自己在外面的凶名,再加上心里多少还有点矫情,想要找个识字的姑娘,简直是绝了成亲的打算。
时间一天天过去,村长偶尔也会上门提醒,他也不希望赵林娶个不好的姑娘回来,到时影响到其他人,坏了风气也是他这个村长的事。
赵林笑着求村长再多给点时间,别催,他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姑娘。
李桂花想骂他不开窍,赵有德却拦住她,把村长请到一边。
他拿出过年时节待客才用的茶叶沫子,又把赵林带回来的杂毛皮坎肩双手奉上。
村长接过东西看了看:“说吧,要我干什么。”
“有钱兄,我家老二不懂事也不听话,你这当长辈的可不能看着他一条道走到黑。你不帮着拿主意,替他挑个好姑娘,就说是官府安排的,到时候他这亲不成也得成。”
村长笑骂道:“有粮,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肚子里一堆损主意。行吧,看在你的面上,这点小忙我就帮了。不过我得申明一点,到时候赵林不愿意也不行,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县令大人说了谁要敢不听安排全都蹲大牢。”
赵有德拍着胸脯表示:“有钱兄,你就放一百心,老二他不敢,他要敢不听,我把他的腿打折,到时候押着他拜堂。”
村长满意点头,他也不想村里有大龄单身汉,这样的人多了,大姑娘小媳妇大白天都不敢出门,洗澡如厕都担心有人偷看,还是早早成亲好。
李桂花全程旁观自家男人和村长的交流,确定村长走远,终于问出来:“万一村长不帮忙怎么办?”
赵有德一眼撇过去:“你放心,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他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什么屎。这事对他又没坏处,举手之劳为什么不帮忙。老二是个蠢的,你也是蠢的,由着他的性子来不说,还想把娘家侄子嫁过来。”
“你要记住,以后我们俩都是靠老大养老,不对老大好一点,等到老得动不了,是想谁来伺候你。指望老三,你觉得可能吗?老二是没娶,暂时不知道什么情况,可真要让老二家的照顾,村里人还不得骂老大不孝顺。”
赵有德不仅解决赵林的婚事,还借机把李桂花敲打一番。
村长办事的速度很快,快到让赵有德怀疑自己送礼是不是不该送,也许不送村长也会催成婚事。不过送出去的礼也没有要回来的理,他只能劝自己别多想。
赵林还在四处寻找合适对象的时候,村长再次找上门。这次他有不好的预感,却找不到破解思路,或许只剩下的认命一条路可走。
村长也不和他浪费时间,开门见山道:“林哥儿,你迟迟没成亲,官府那边不可能一直等着,镇长通知我,直接给你配了邻镇一个老姑娘,和你一样也是二十多岁还没成亲,半个月之内就要完成婚事。”
两天的时间并不长,或许是很快就能到家,大家的心情都变好,连日常板着脸的刘管事面上都带着几分轻松。
这趟钱赚得不容易,要不是大将军的命令,他是真不想带着几百人赶路,一群大男人比几百只鸭子还吵。再来一次这样的事,寿命都要短许多。
赵林可不知道刘管事的想法,他已经在心里默默计划进城后要买些什么。再过几天就要到江城,也不用买太多东西,补充一点新鲜食物就好,他想吃刚出锅的肉包子,还有小馄饨,还有水果和蔬菜。
为了方便,大部分时候都是吃干粮,不好吃还便秘,个中痛苦是懂的都懂。除了吃的,再看看当地有什么方便保存的土特产也可以采购一些。
他又不是真为一口吃的进城,是想进城看看有没有赚钱机会,有钱才能生活得好。没办法,穿越的时间长了,他已经认命,现代社会肯定回不去。
自杀他怕疼,还晕血,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半死不活,好死不如赖活着。就算在古代死亡能回到现代,他也不会自杀,等自然老死再回现代不好吗?
多活几十年有什么不香,就当来古代旅游,又或者玩的是大型全息游戏,只有通关才能退出游戏。
两天的时间转眼即过,在离越城门还有一公里距离的地方,刘管事挥手让商队停止前进。他们一行人太多,还是离城门远一点,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赵林牵着马驴跟着商队后面进城,结果人要交进城费,牲口也要收钱。不带进城也可以,城门外就有专门看管牲口的摊子,只是也要钱,比进城费还贵。
贵是贵了点,但省事,牲口进城后要老实听话还好,一旦有乱拉屎尿的行为,主人必须负责处理好。不想处理就等着罚款,巡街的衙役可不会客气。
这样也行,这不就是现代的城管,对市容市貌进行管理,看来古今都差不多。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赵林选择花钱寄存毛驴,五文钱也不算多,他还是出得起。
见他选择把牲口留在城外,负责看守城门的几个士兵脸色都好看很多,看样子这个摊子能在城门口开起来,背后少不了他们的出力。
排队交完钱一眼就能看出来越城的房屋比边城的房子好,风格也有一些区别,边关多是土砖屋,越城却有很多木屋。等走到内城,好房子更多,看来越城的经济不错,他随意和找了一家路边摊吃面。
八文钱一碗的阳春面,汤鲜份量足,尝一口还是真正的鸡汤,只是稀释得比较淡,但一个鲜字就对得起价格。看得出老板是个实诚人,难怪两张桌子坐满还有人排队等着。
填饱肚子继续逛,大街上的东西很多都和边关不一样,但适合贩卖到其他地方的商品却不多。当地出产的米酒不错,他喝了也觉得味道好,可运输不便,他一个人更不合适。
除了米酒,还有当地产的麻糖和茶叶也不错,可他口袋里的那点银子只能买点差茶叶自己喝。麻糖好携带,味道也不错,可天气了渐热,糖很容易溶化,储存是个麻烦事。
多了不敢买,少了没必要。
赵林承认他有些天真,经商的事不是简单有银子就行,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暂时熄灭赚钱的心,买了几样新鲜食物后,他准备出城,结果一个没注意在人多的地方被一个小商贩缠住。
摆摊的商摊是一对父子,俩人长得一模一样,长得像,神态也一样。俩人一左一右抓住他的手,气冲冲嚷着他撞坏他们摊子上的东西,必须要赔钱,不赔就别想走。
赵林气得想骂人,他百分百肯定没有撞到东西,但周围的人可不听他的辩解,听到他外乡人的口音,更是团团围住他。眼看人越围越多,大有不赔钱就动手的样子,他不得不低头。
“要赔多少钱?”
儿子换上一张笑脸:“这根桃木发簪可是用上等雷击木为原材料制成,整体乌黑发亮,你再看看这打磨手艺,老手艺人足足打磨七天才完成,进货价就要二两银子,你总不能让我们亏本吧。 ”
这是一款女子用的发簪,簪首的图案是简单常见的游鱼,可现在鱼的头部却缺了一角,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可被人指出来,缺陷就很明显,想要再摆在摊子上卖是不可能,这个损失必须有人承担。
赵林越发肯定父子俩是碰瓷,他真要撞坏也不会撞到簪首,可周围人不和他讲道理,想要脱身只能拿钱了事。
心中有了决定,嘴上却还不肯认错:“你说是雷击木,我还说是火烧黑的,普通桃木簪子才最多十五文,要二两,你怎么不去抢?”
对面的父子俩不急不慢反驳,“抢什么,我们可是良民,不是山上的土匪。大家看看,这是不是上好的雷击木,用火能烧成雷击的样子,你烧给我看。”
“哼!二两没,有最多三十文,这个钱可以买两只桃木簪。”赵林还了个低价,提醒对方不要太贪心。
父子俩对视一眼,还是当儿子的开口:“一两。”
赵林并不打算为了一点小事就闹上衙门,但不影响摆出强硬的态度:“半两,再多就报官,找青天大老爷申冤。”
自古衙门朝南开,官府要有用,当地人哪敢这样欺负路过的外地人。二两银子不算少,可闹到衙门说不定十两银子都解决不了问题。
父子俩被赵林的表情吓住,担心他真上衙门告状,真要进衙门肯定是亏本生意,讹不到钱还要花钱打点衙门的人。
当爹的马上改变态度:“哎呀,何必闹到衙门,大家各退一步,八百文怎么样。”
“六百文。”
“七百文,不能再少了。再少,就要血本无归了。”
赵林咬牙道:“七百就七百,不过你要送一点东西。”
“送什么。”坏了一角的桃木簪市场价不会超过二十文,进货价十文,一下子进账七百文。
父子俩非常大方地同意这点小要求。反正他们摊子上的东西都不值钱,最贵的空心银簪进货价也不会超过两百文,怎么算都是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