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辉还是追上了她们。
“哎,你们别走。”宋家辉压低声音说道,“我这有适合款式的手表,外国货!你们看不看?”
“拿出来我看看。”叶书宜停下脚步,抱着胳膊说道。
“不在这边,你跟我来。”宋家辉小声地说,用眼神示意她们往巷子的深处走。
“能行吗?”余桃有些犹豫,事情的发展让她有些不安,同时又对宋家辉的不靠谱充满了担心。
叶书宜拍拍余桃的手,不想连累她。黑市到底不被允许,多待一分钟 ,就多一分钟的风险。
她对余桃低声说道:“要不你先回去吧,我先去跟他们看看货。”
“不行,我跟你一起来,我们要一起回去。”余桃说着,牵住了叶书宜的手,表示与她要同生共死。
宋家辉看了一眼余桃,露出赞许的神色。这个余桃,平时就是叶书宜的小跟班,没想到还挺有义气的。
几人顺着巷子来到深处,那里蹲着一个黑影,正守着一个旧木箱子。见宋家辉领人过来,黑影抬起头,声音中透着惊讶:“哥,你咋还把人带过来了?”
叶书宜借着月光一看,顿时认出了对方:“大黄牙?”
大黄牙显然也认出了叶书宜,身子一哆嗦,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
“我还以为冤枉你们了。”叶书宜冷冷地看着他,又看了宋家辉一眼,语气里透着讥讽,“没想到你们果然是一丘之貉。”
“什么秋,什么河?你别废话了,到底要不要了?”宋家辉很快从箱子里翻出了她要的东西,递到了她的面前,“喏,看好了,这是不是你想要的东西?”
叶书宜借着月光看去。是一只卡西欧的电子手表。叶书宜在后世盘点的时候,见过这一款表,也是收藏界的精品,想不到,在这里看见了。
叶书宜心里暗暗赞叹,宋家辉也没说大话,果然是进口的东西,还是个稀罕物。没想到他还能搞来这种好东西,怪不得早早地买上了摩托车。
“多少钱?”叶书宜只是看了一眼,没有拿过去。虽然是认识的人,她还是要守规矩的。
“原价三百多块钱呢,不过这一个,来路有点问题,给你卖一百八。”宋家辉说道。其实叶书宜知道,这个表的实际价值,是值这个钱的。但是既然他自己说来路有点问题,八成就是海关扣下的走私货,他不知怎么搞下来的。那就别怪她狮子大开口了。
宋家辉也想卖三百呀,可是在这个小县城的消费能力,真的有限,而且很少有人认电子表的。他不想砸手里,只能报一下相对低价。
“八十块钱我就买了。”叶书宜砍价,直接砍二分之一还要多。
“你这也太狠了,大姐!”宋家辉压低声音,有些急了,“你看清楚点,这是进口货!”
“什么进口不进口的,我不认识,我就怀疑你们因为个人原因,抬高物价。”叶书宜冷哼了一声说道。
这话一出口,大黄牙的脸色立刻变了,露出一丝明显的心虚。毕竟他们平时的报价确实是不到一百多块,宋家辉这次多要了几十块钱,确实是想宰她一笔。
“没有的事!”宋家辉否认道。
“那你小弟心虚什么!”叶书宜指着大黄牙说道。
宋家辉一扭头,果然看到大黄牙脸上写满了愧疚,顿时气得咬牙切齿。他本想着宰叶书宜一笔,谁知道这小子却露了馅!他恨不得过去踹大黄牙一脚。
叶书宜又不了解物价,而且她一个女同志,刚刚拿到彩礼,手上有钱的很。给心上人买东西,肯定要狠狠地宰她一笔嘛。
“好吧好吧,九十,爱要不要!”宋家辉咬牙说道。
“八十一!”叶书宜也象征性地加了一块钱,态度依然坚定。
宋家辉气得直跺脚:“我都给你降了五块,你也该意思意思,加五或者十块吧!咱们这样才好成交!你到底会不会砍价?”
“那八十!再多我就不要了,我也没有那么想买!”叶书宜平静地说道。
“八十五,姑奶奶,我真的不挣你钱!”宋家辉说道。
“八十,我说的是真的!”叶书宜一点也不含糊,拉着余桃就走。
“好好,八十就八十,成交!”宋家辉说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叶书宜从口袋里数出八十块钱递给他,拿到手表后,正准备问问上次堵她的事。就在这时,巷子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巡逻队来了!”有人大喊。
宋家辉和大黄牙顿时慌了,抬起箱子拔腿就跑,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巷子里一片混乱,只剩下叶书宜和余桃。
“快走!别被抓到!”叶书宜一把拉住余桃,转身就往另一条巷子跑去。她知道不能走原路,因为逃跑的人们显然也是朝她们这边来的,而巡逻队正在从那个方向追过来。
跑了没几步,前方却突然出现了几个人影,显然是巡逻队的另一队,他们两头堵截,把巷子围了个严严实实。
几个人虽然穿着便衣,但站姿和气质一看就不像普通人。
快,往黑暗里走!”叶书宜眼疾手快地拉着余桃,迅速拐进旁边的小路。还没跑几步,身后的余桃突然轻呼一声:“哎哟!”
叶书宜回头一看,发现余桃摔倒在地,脸上痛苦地抽搐着。
“你没事吧?”叶书宜赶忙扶起余桃。
“好像脚崴了。”黑暗中,余桃倒吸了一口凉气,脚上的疼痛,让她走不了路。
叶书宜当机立断,一把背起余桃,一脚深一脚浅地往黑暗里跑去。
余桃也没有说什么,把我放下,不能连累你之类的废话。紧紧地咬住嘴唇,不让痛呼声溢出来。
“这边。”突然,叶书宜的手腕被人一把抓住,拉进了一个小屋子里。叶书宜没有挣脱,因为她听出,声音的主人是宋家辉。
屋子里没有点灯。
叶书宜借着良好的夜视力,看到了宋家辉与大黄牙,蜷缩在屋子的小角落里。他们正用眼神示意她们,保持安静。大黄牙还比了一个嘘的手势。
看到叶书宜背上的余桃,宋家辉轻轻地搬起来了一个小凳子,又轻轻地放下,尽量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叶书宜把余桃放在凳子上,自己也站到了背光的角落里。
听到门外有人匆匆走过,有人惊呼,又有人跑过去。
还有人叫道,“不要跑。”
忙乱过了很久,才慢慢归于平静。
“人应该走了吧?”余桃率先打破平静。
“再等等,有时他们会杀个回马枪。”宋家辉说道,显然他们两个,对处理这些事情,很有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