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穿宋居邻贤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轻柔地洒在脸上。
我悠悠转醒,却惊觉身处的并非熟悉的现代卧室,而是一间古色古香的木屋。
雕花的床榻,素净的帐幔,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熏香,无一不让我感到陌生又新奇。
起身推开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远处山峦如黛,田间小径上农夫牵着耕牛缓缓走过。
我满心疑惑,这究竟是何处?
正思索间,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忙整理衣衫,出门查看。
只见一位身着素袍,头戴乌巾,长须飘飘,面容和善的男子正站在隔壁院子里,与身边的童子谈笑风生。
他气质卓然,洒脱不羁,我心中一惊,这不正是苏轼吗?
我竟穿越到了宋朝,还成了苏轼的邻居!
激动与忐忑交织,我赶忙上前作揖行礼:“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苏轼微笑着还礼,目光温和:“邻里之间,无需多礼,若有闲暇,不妨常来小坐。”
我连忙点头:“定不叨扰先生,只是对先生的才学倾慕已久,盼能多聆听教诲。”
苏轼哈哈大笑:“教诲谈不上,相互切磋,共赏这世间风雅便是。”
初窥雅趣墨香染与苏轼相识后,我对他的生活有了更多了解。
一日,我见苏轼在书房中挥毫泼墨,便忍不住凑近观看。
只见他笔锋如行云流水,在宣纸上肆意游走,写下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不禁赞叹:“先生书法豪放洒脱,诗词更是意境深远,实乃当世无双。”
苏轼搁笔,笑着说:“不过是随心而作,以笔墨抒胸臆罢了。
你若有兴趣,不妨也一试。”
在苏轼的鼓励下,我拿起毛笔,可手却止不住地颤抖。
苏轼见状,走上前轻轻握住我的手,耐心指导:“握笔要稳,运笔要流畅,莫要拘谨。
来,像这样,顺着心意,大胆下笔。”
在他的帮助下,我歪歪扭扭地写下几个字。
虽字迹稚嫩,但苏轼却连连称赞:“初次提笔,能有此表现,已然不错。
日后勤加练习,必有所成。
书法之道,重在心手相应,待你练得多了,自然能挥洒自如。”
我感激地看着他:“多谢先生指点,我定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