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舟正用刀片划开怀表夹层。
褪色的合影飘落在咖啡渍里:1995年深秋的上海外滩,穿墨绿旗袍的女人将婴孩交给戴金丝眼镜的老者,她腕间的紫罗兰胎记在母亲遗作中化作伞面褶皱的走向。
“感谢款待。
“顾衍舟将照片按在她颤抖的指尖,“这场重逢,比预期早了十二年又七个月。”
顾氏集团数据中心的穹顶如同冰冻的蜂巢,六边形玻璃舱室内悬浮着千万缕激光。
林晚的瞳孔倒映着全息投影里跳动的DNA双螺旋,听见身后顾衍舟的皮鞋碾碎地板上凝结的霜:“林小姐的脑区扫描图,和这幅基因图谱的相似度是87.6%。”
他指尖划过空中一串荧光数据,那些碱基对突然扭曲成紫罗兰花瓣的形状——正是母亲画作里反复出现的、带有毒性的变异鸢尾品种。
“这是违法的人体实验。
“林晚后退时撞翻低温液氮罐,白雾中浮现出玻璃幕墙外黄浦江的霓虹。
顾衍舟用戴着绝缘手套的手扶住她后腰,呼吸掠过她耳垂植入的医疗芯片:“法律追诉期已过,更何况……”他突然扯开她衣领,露出锁骨下方暗红色胎记:“这个形状,恰好匹配顾氏1998年销毁的基因编辑样本编号。”
Ⅱ 二进制摇篮曲(闪回与科技融合)五岁时的林晚蜷缩在母亲画室角落,看着她在帆布上涂抹钴蓝色暴雨。
那夜雷声格外狰狞,母亲突然砸碎调色板,将鎏金怀表塞进她手心:“记住齿轮转动的次数,就像记住妈妈心跳的频率。”
此刻在顾衍舟的实验室,AI正将怀表齿轮声转化成数据流。
全息屏上浮现出1995年的监控复原画面:暴雨中的仁济医院育婴室,护士长腕间的紫罗兰胎记随动作起伏,与林晚锁骨下的印记如同镜像。
“胎记是基因锁的具象化。
“顾衍舟启动量子计算机,幽蓝光线勾勒出两人交错的骨骼投影,“当年被调换的不仅是婴儿,还有储存在端粒末段的记忆密码。”
林晚突然抓住他操纵控制台的手腕,医用胶带下渗出新鲜血渍——那是昨夜枪击案时他为她挡下的子弹擦伤。
血腥味混合着数据舱的臭氧气息,酿成某种危险的催化剂。
Ⅲ 迷雾方程式警报声撕破数据流的静谧。
“有人篡改了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