哽咽道,“陛下,我父早年读圣贤,学而循道。
是已,忠君,侍君,殉君。”
“奴才年少,不及我父万一,不曾精读圣贤,却也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言中之意:我父亲只是遵循了圣贤的忠义思想,谁让当时的皇帝是景康帝呢,要是你的话,我父亲肯定也忠与你,又点出自己年少读书少,还只知道报恩。
正暗自为自己嘉许时,正德帝的冷笑声传来,“呵呵,好个狡诈的小子,既如你所说,朕现在就给你个报恩的机会。”
“啪”一份奏章甩在我的面前,我正暗自疑惑用意时,上面冷语传来,“拿起来看!”
我小心捧起奏章翻看,上面全是弹劾藩王宁王拥兵自重,恣意妄为,鱼肉百姓的,还都详细列举了罪证。
心下暗道果然皇帝没那么好糊弄,这明显是想找个借口回绝自己。
犹记当年父亲尚在时,言语过天下局势。
眼前这位无非就是想学景康帝撤藩又怕激起兵变。
顿了顿心神,心思转动,好在这事我心里还真研究过,“陛下,小奴斗胆问一句,陛下可是想行撤藩之举?”
“放肆,你敢妄议国本!”
正德帝突然龙颜大怒,呵,果然又立又当,我心里暗笑,却装作惶恐的样子。
等待下文,“罢了,念你年少朕恕你无罪,你且说来,朕姑且当个玩笑听听。”
果然!
我暗自深吸了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犹豫片刻后,“陛下,小奴的策略就是推恩令,允许各地藩王将封地分给子弟,而不局限于嫡长子继承!”
“哦?
继续说。”
我偷偷抬头,眼见正德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身体也微微前倾,明显饶有兴致。
我也因此受到鼓励,心中一喜,声音也变的坚定了些,“如此一来,藩王们的封地越分越小,势力自然也会削弱。”
“这样,表面上是施恩于藩王子弟,让他们都能得享富贵,实际分化了藩王的势力,而且,新分得土地的藩王子弟也会对陛下感恩戴德,也便于朝廷对各地的管控。”
“好!”
正德帝靠回椅背,满意的点头大笑起来,“好一个推恩令,你这想法倒是巧妙,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既然如此,朕也说话算话。”
“嗯,这样,朕准你入公主府为长史,赐你脱离奴籍,再封赏你为通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