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最具烟火气的菜市场,老陈是个毫不起眼的菜贩。
五十岁上下的他,身形清瘦,脊背因常年劳累微微佝偻,像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脊梁。
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皱纹,每一道纹路都藏着为生计奔波的故事。
他的双手粗糙干裂,布满厚厚的老茧,指甲缝里还留着洗不净的泥土,那是他与土地和蔬菜打交道的印记。
老陈本是朴实的农民,守着家里几亩薄田,却因收成不佳难以维持生计。
为了给年幼的女儿更好的生活,他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城市,靠着卖菜撑起了这个家。
每天凌晨三点,城市还在沉睡,老陈就轻手轻脚地从狭小昏暗的出租屋起身。
简单洗漱后,他来到院子里,扶起那辆破旧的三轮车。
这三轮车跟了他近十年,车把上的漆早已剥落,露出斑驳的金属,每踩一下踏板,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艰难却充实的日子。
老陈骑着它,在寂静的街道上穿行,昏黄的路灯拉长他孤独的身影,陪伴他前往批发市场。
途中,他会经过一家孤儿院,每次看到那亮着的灯光,他都会想起自己的女儿,心中满是温暖与责任。
老陈的菜摊在菜市场的角落,旁边是卖调料的老张和卖干货的王婶。
老张是个精明的生意人,总是扯着大嗓门招揽顾客,眼里透着一丝狡黠,还时不时和隔壁摊位的王婶斗嘴。
王婶则是个热心肠,虽然嘴巴不饶人,但心地善良,常给老陈送来自家做的小点心。
他们的摊位弥漫着各种香料和干货的气味,与老陈新鲜蔬菜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菜市场独有的气味交响乐。
老陈的菜摆放得整整齐齐,翠绿的青菜、饱满的西红柿、修长的豆角,在摊位上有序排列。
他对每位顾客都真诚热情,无论对方是衣着讲究的上班族,还是精打细算的大爷大妈,他都一视同仁,从不缺斤少两,因此积累了不少忠实的老主顾。
靠着这个小菜摊,老陈独自将女儿抚养长大,虽生活不富裕,但他觉得只要能给女儿安稳的生活,一切辛苦都值得。
那个打破平静的清晨,天色还未完全放亮,菜市场里只有寥寥几个早起的摊主在忙碌。
老陈像往常一样来到摊位,准备整理新到的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