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寒西装残留的雪松香分子正重组为抗癌药剂化学式。
当《卡门》旋律穿透烤箱轰鸣,黑胶唱片沟槽意外刻录下林氏集团收购人工耳蜗公司的法律条文次声波版本。
“小沈,VIP客户订的闪电泡芙。”
玻璃3门被推开时带进一缕雪松香,那是林疏寒定制西装的衬里熏香。
沈昭看着对方用铂金钢笔签收单据,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竟穿透烤箱轰鸣,在他左耳形成奇异的刺痛。
暮色浸透图书馆穹顶那天,沈昭发现了林疏寒的秘密。
经济学专区的第三排书架后,摊开的《声学物理导论》里夹着张泛黄的听力诊断图,95dB以上的曲线被红笔反复描画。
当他伸手触碰那些锯齿状纹路时,身后突然传来书本坠地的闷响——林疏寒僵立在两米外,白衬衫第二颗纽扣的缝线正迸裂开来。
暴雨突袭的深夜里,沈昭在琴房角落发现蜷缩的林疏寒。
湿透的西装面料蒸腾着苦艾酒气息,对方手机屏幕停留在跨国并购案的失败新闻页面。
“你听。”
醉意朦胧的金融系天才突然抓住他手腕,将两人掌心贴上震动中的低音提琴箱体,“这是170亿欧元违约金的频率。”
暴雨夜的低音提琴震动不止传递170亿欧元违约频率,更激发了沈昭移植肝脏内残存供体的细胞记忆——那个签署器官捐赠书的深夜,林振业钢笔划过纸面的267Hz声波,此刻正以量子纠缠形式在他肝胆管壁上重演。
沈昭的助听器在此刻失灵。
但透过皮肤传来的震颤里,他竟清晰感知到对方脉搏的节奏——每秒1.3次的波动,恰似肖邦《雨滴》前奏的绵延休止符。
初雪降临时,沈昭的助学金申请表被退回。
空白的父亲信息栏上,粘着片枯萎的梧桐叶脉络,与林疏寒送她的声波分析图惊人相似。
她在打工的面包房后巷撞见林家车队,黑色车窗缓缓降下,露出与手术同意书上如出一辙的签名——林振业三个字烙在支票边缘,墨迹未干的数字足够买下整条街的面包房。
“离开他。”
支票被风雪卷进下水道栅格时,沈昭的助听器捕捉到冰晶碎裂的次声波。
那些低于20Hz的震动穿透鼓膜在他,残缺的听觉神经上凿出终生不愈的沟回。
支票边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