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苏轼兄弟 番外

第7章

发表时间: 2025-02-28
当夜琴声所至之处,箭垛开出海棠,血泊绽放墨莲。

老住持说这是文脉精魂,将焦尾琴藏入地宫时,忽闻地下传来金石铿锵之声,仿佛有两人正在冥冥中对答:“岭南瘴疠地不妨椰酒慰风尘”。

公元二零二三年寒夜,杭州古籍修复师在宋版《东坡乐府》夹页发现片绍圣年间的槟榔叶。

叶脉在电子显微镜下显出纳米级刻痕,组合竟是《水调歌头》基因图谱。

是夜人工智能突然自主生成七言律诗:“千年共此一轮秋,算法难量赤子忧。

夜雨当时听已渺,星河此刻渡从头。”

而大西洋彼岸的天文台,恰捕捉到猎户座星云浮现行草光纹——正是元符三年兄弟在雷州驿站共拟的《星汉掌灯赋》。

公元二一四七年的立冬,火星殖民地的穹顶温室里,一株基因复刻的宋代海棠突然绽放全息投影。

花瓣展开的刹那,整片奥林匹斯山麓飘起北宋官话吟诵的《水调歌头》,正在调试量子望远镜的工程师发现,土星环冰晶微粒的震动频率竟与元丰五年黄州夜雨的声纹完全吻合。

殖民总督紧急启动文化溯源程序,却在数据洪流中打捞出两段纠缠的光子记忆——那是崇宁五年苏辙埋入海棠根系的泪滴,与绍圣四年苏轼题在儋州椰壳上的掌纹。

二十二世纪的考古队掘开木卫二冰层时,在钛合金残片中检测到《赤壁赋》的碳基编码。

更令宇宙语言学家震惊的是,围绕开普勒-452b旋转的陨石带,其排列规律恰与元祐年间双苏唱和诗集的平仄图谱暗合。

当人类首次接触天鹅座旋臂的硅基文明,对方传递的电磁波谱经翻译,竟是段带着蜀地口音的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