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无助。
正发愁呢,旁边一位热心的大妈看他着急,便上前搭话:“小伙子,你这是要做啥呀?”
武大郎连忙把做炊饼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
大妈一听,乐了:“做炊饼啊,用中筋面粉就行,就这袋,准没错。”
说着,大妈帮他挑了一袋面粉。
买完面粉,武大郎又去找酵母。
他在货架上找了半天,看到一个小袋子,上面画着奇怪的图案,写着“酵母”俩字,他以为找到了,伸手就拿。
结果旁边的导购员赶紧拦住他:“先生,这是泡打粉,不是酵母,酵母在那边呢。”
武大郎脸一红,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俺不懂,多谢姑娘提醒。”
好不容易把材料买齐,武大郎回到小厨房,准备大显身手。
他挽起袖子,按照记忆里的步骤,开始和面。
可这现代的面粉和水的比例,好像和古代不太一样,他倒了好几次水,面团不是太干就是太稀。
“这可咋整,俺在古代做炊饼,那可是得心应手,咋到了这儿就不行了呢!”
他急得满头大汗。
折腾了好一会儿,终于把面和好,他满心欢喜地等着面团发酵。
可等了老半天,面团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凑近仔细瞧,还伸手戳了戳,嘟囔道:“咋不发呢?
莫不是这酵母有问题?”
正疑惑着,他突然想起,刚才看说明书好像说要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他一拍脑门,“哎呀,瞧俺这记性!”
赶忙把面团抱到有阳光的地方。
趁着面团发酵的功夫,武大郎开始准备做炊饼的模具。
他找了半天,没找到合适的,最后灵机一动,用家里的旧锅盖,敲敲打打,勉强做出了个类似的东西。
“嘿嘿,俺武大郎可真聪明,没有模具,自己做一个便是。”
他得意地笑了起来。
终于,面团发酵好了,武大郎兴奋地开始做炊饼。
他把面团分成小块,揉成圆饼,再用自制的模具压出花纹。
一切准备就绪,他把炊饼放进烤箱,设定好时间和温度,满心期待地等着第一锅炊饼出炉。
烤箱“叮”的一声响,武大郎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门,一股香气扑面而来。
他看着烤箱里黄澄澄的炊饼,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俺的炊饼,终于做成啦!”
他小心翼翼地把炊饼拿出来,摆在盘子里,看着这些凝聚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