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林府的庭院中,光影交错间,却驱散不了林母心中的阴霾。
得知林昭要随队前往青溟大川救灾,林母一夜未眠,早早便起了身,在厨房中忙碌着。她精心挑选了林昭平日里最爱吃的食材,亲手做了几样点心,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深深的母爱。
苏府中,苏母同样神色忧虑。她在儿子的房门外徘徊了许久,最终还是轻轻推开了门。苏逸尘正在整理行装,看到母亲进来,赶忙迎上前去。
“尘儿,此去青溟大川,路途遥远,又有诸多危险,你可要万事小心啊。我已经写了书信给你的父亲。”苏母眼中噙着泪花,伸手轻轻抚摸着苏逸尘的脸庞。
苏逸尘笑着握住母亲的手:“娘,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此次救灾意义重大,我定要为百姓出一份力。”
林府中,林母将做好的点心仔细地包好,来到林昭的房间。林昭看着母亲疲惫的面容和红肿的双眼,心中一阵酸楚。
“娘,您别担心,我会平安归来的。您自己在家也要保重身体。”林昭轻声说道。
林母将点心递给林昭,叮嘱道:“昭儿,这一路上,你要记得按时吃饭,遇到危险,千万别逞强。”说着,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林昭紧紧抱住母亲,心中满是不舍:“娘,您别哭,我答应您,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林昭心想自己自幼便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一直在孤独与困苦中挣扎求生。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让她的灵魂穿越时空,降临在了这具陌生的身躯之中。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从那一刻起,她竟生平头一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仿佛冬日里的暖阳,轻柔地洒落在她冰冷的心间;又似春日里的微风,温柔地拂过她的面庞,带来无尽的抚慰和安宁。这份母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驱散了一直笼罩着我的黑暗阴霾。
她甚至觉得如果一直这样也挺好。
京城外的空地上,一片忙碌景象。一辆辆装满救灾物资的马车整齐排列,浩浩荡荡,望不到尽头。粮食、衣物、药品等物资堆积如山,每一袋粮食、每一件衣物,都承载着京城百姓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与牵挂。
苏逸尘站在一旁,指挥着下人对物资进行最后的清点和检查。他看着这壮观的场面,心中充满了责任感。
“这些物资,可一定要安全送到灾民手中。”苏逸尘喃喃自语道。
林昭来到苏逸尘身边,看着眼前的物资,感慨地说:“苏兄,此次多亏了你外祖家商号的大力支持,才能筹备到这么多物资。”
苏逸尘笑着摆摆手:“林昭,咱们就别客气了。救灾如救火,能为灾区百姓做些实事,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摄政王萧景渊、太子萧逸和国师也陆续来到了集结地。萧景渊看着眼前的物资,满意地点点头:“苏逸尘,此次物资筹备工作,你做得很好。”
苏逸尘赶忙躬身行礼:“摄政王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切准备就绪,众人骑上马匹,带领着运送物资的车队,缓缓踏上了前往青溟大川的道路。
出了京城,眼前的景色逐渐变得开阔起来。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们诉说着生命的顽强。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然而,众人却无心欣赏这沿途的风景。他们深知,在那遥远的青溟大川,有无数百姓正遭受着洪水的肆虐,等待着他们的救援。
“这一路,不知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林昭看着前方的道路,轻声说道。
萧逸策马靠近林昭,说道:“林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林昭在心里又翻了个白眼,死装哥。搞得像我们很熟一样。
苏逸尘也笑着说道:“没错,有摄政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带领我们,还有这么多物资,一定能帮助灾民度过这次危机。”
国师在一旁微微点头,说道:“此次救灾,不仅是救助百姓于水火,也是一场与天地自然的较量。大家都要全力以赴,不可懈怠。”
萧景渊看着众人,神色凝重地说:“青溟大川水患严重,我们要尽快赶路。但同时,也要确保物资的安全运输。”
众人齐声应道:“是!”
队伍在行进过程中,苏逸尘忍不住打破了沉默:“摄政王殿下,听闻青溟大川一带,风景秀丽,只是此次水患,怕是将那美景都毁了。”
萧景渊微微皱眉,说道:“水患无情,不仅毁了美景,更让无数百姓失去了家园。我们此去,就是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往日的生机。”
林昭想起了曾经在青溟大川的日子,说道:“青溟大川周边有许多村落,村民们都淳朴善良。希望这次能尽快帮他们脱离困境。”
萧逸看着林昭,好奇地问道:“林昭,你似乎对青溟大川很熟悉,之前在那里待过很长时间吗?”
林昭心中一紧,犹豫了一下,说道:“嗯,曾经在那里游历过一段时间,对当地的情况略知一二。”
国师在一旁,目光若有所思地看着林昭,说道:“看来林昭公子与青溟大川颇有缘分。希望此次救灾,这份缘分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林昭勉强笑了笑:“国师过奖了,我定会尽力而为。”
随着队伍的前进,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红色、橙色、紫色交织在一起,将天空装点得如梦幻般美丽。然而,众人的心情却依旧沉重,他们知道,在那美景的尽头,是受灾百姓的苦难。
“加快速度,争取在天黑前找到合适的营地。”萧景渊大声说道。
众人纷纷策马前行,运送物资的车队也加快了速度。在这广阔的天地间,他们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向着青溟大川,向着受灾的百姓,毅然前行。
当夜幕降临,众人终于找到了一处合适的营地。这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既方便取水,又便于防守。
大家迅速分工,有人负责搭建帐篷,有人负责照看物资,有人则去溪边打水、生火做饭。不一会儿,营地里便升起了袅袅炊烟。
林昭与苏逸尘一起搭建帐篷,两人配合默契,很快便将帐篷搭好。
“林昭,你说这青溟大川的水患,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苏逸尘一边整理着帐篷内的物品,一边问道。
林昭沉思片刻,说道:“我也不清楚。但无论如何,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帮助百姓,至于原因,之后再慢慢调查也不迟。”
这时,萧逸走了过来:“你们俩聊什么呢?帐篷搭好了吗?”
“搭好了,太子殿下。”林昭说道。
萧逸点点头:“那就好。今晚大家好好休息,明天还要继续赶路。”
晚饭后,众人围坐在篝火旁。火光在众人的脸上跳跃,映出他们疲惫却又坚定的神情。
“此次救灾,困难重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成功。”萧景渊看着众人,目光中充满了信心。
“摄政王殿下说得对,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众人纷纷响应。
在这温暖的篝火旁,众人的决心更加坚定。他们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心中,都怀揣着对受灾百姓的关爱与责任,这份情感,如同这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篝火渐渐微弱,众人陆续回到帐篷休息。林昭躺在帐篷里,却久久无法入眠。她望着帐篷顶,心中思绪万千。
她满心忧虑地牵挂着那片广袤无垠、名为青溟大川的土地上生活着的黎民百姓们。一想到他们正身处滔滔洪水之中苦苦挣扎,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苦难折磨,她的心就像是被千万只蚂蚁啃噬般疼痛难忍。
记忆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山脚下那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那里的人们民风纯朴善良,对待她们这群落草为寇的山匪毫无偏见与歧视之意。相反,村民们真心实意地把她视作亲人一样关怀备至。
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尤其是在自己惨遭背叛的前夕所发生的那件事更是历历在目。那时,她出于对村民生计的担忧,毅然决然地将好不容易才从别处抢夺而来的宝贵粮草纷纷发放给了大家。然而令她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些质朴的村民竟然异口同声地说道:“小伙子们,这粮草你们还是留着自己食用吧!咱们村里还有不少余粮呢。”
不仅如此,他们还特意精心打包了一些新鲜水灵的蔬菜,硬要塞给林昭,好让她带回山上享用。
同时,她也担忧着自己的身份,害怕在这漫长的救灾过程中,会不小心暴露。
“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任何人发现我的秘密。”林昭轻声对自己说道。
而在另一顶帐篷里,苏逸尘也辗转反侧。他想着母亲的叮嘱,想着此次救灾的责任,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我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让大家失望。”苏逸尘握紧了拳头。
国师独自坐在帐篷外,望着满天繁星,若有所思。他的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此次青溟大川之行,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国师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