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云周大雷的其他类型小说《人在亮剑,我有加倍缴获 番外》,由网络作家“待客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随着张云他们在周边村子的宣传动员,很快新兵排就再次招收了十多个新兵,补齐了预定编制的空缺。但170多人的部队,老兵却只有十七八个,没摸过枪的士兵更是占了一大半,这样的部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虽然张云很想尽快带兵出去“缴获”,但显然部队的现实并不支持这样的决策。张云知道,欲速则不达,现在必须沉下心去训练新兵了。反正第一批新兵也不过练了10天,战斗技能同样不足,这次干脆全部再次投入训练。所以在补齐编制之后,他就参照前身苏区的练兵经验,结合他后世了解到的步兵操典等,制定了详细的练兵计划,涵盖射击、投弹、防御、阵型甚至土木作业等,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轰轰烈烈大练兵行动。张云明确提出,练精兵就要舍得用弹药,现在后勤班库存的1.3万多发子弹,要拿...
《人在亮剑,我有加倍缴获 番外》精彩片段
随着张云他们在周边村子的宣传动员,很快新兵排就再次招收了十多个新兵,补齐了预定编制的空缺。
但170多人的部队,老兵却只有十七八个,没摸过枪的士兵更是占了一大半,这样的部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
虽然张云很想尽快带兵出去“缴获”,但显然部队的现实并不支持这样的决策。
张云知道,欲速则不达,现在必须沉下心去训练新兵了。反正第一批新兵也不过练了10天,战斗技能同样不足,这次干脆全部再次投入训练。
所以在补齐编制之后,他就参照前身苏区的练兵经验,结合他后世了解到的步兵操典等,制定了详细的练兵计划,涵盖射击、投弹、防御、阵型甚至土木作业等,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轰轰烈烈大练兵行动。
张云明确提出,练精兵就要舍得用弹药,现在后勤班库存的1.3万多发子弹,要拿出8000发,用来士兵开展实弹射击训练,要拿出80枚迫击炮炮弹让炮兵班练习实弹炮击;排里手榴弹缴获不多,但是手榴弹可以用模型先练习,后续也补上实弹。
张云让副排长刘长青每天规划训练科目和强度,让后勤班每天分发子弹、炮弹给士兵并回收弹壳,用缴获的金银采买大量的粮食肉食,给士兵们补充营养。随着士兵们摄入的油水增多,以及高频度的训练,大家精气神明显提升,脸色也油光水亮,逐步有了接近主力部队水准的优良士兵素质。
每当听见新兵们“咚”、“咚”、“咚”、“啪”、“啪”、“啪”、“哒哒哒、哒哒哒”射击的时候,后勤班长老唐总是心疼的嘴角直抽抽,但是等训练结束,他又跑到新兵那里嘘寒问暖,送衣送饭。他也知道,实弹射击是提升士兵射击能力最快的办法。
上下同欲者胜,除了每天担任警戒放哨任务的老兵外,排长张云、副排长刘长青、几个班长和老兵们纷纷下到各个步、炮兵班组,一块参加训练并指导新兵战术动作。大家在训练和谈话中与士兵互相熟悉,互相信任,逐步提升部队真实战斗力。
排部还利用晚上开展识字运动,提升战士们的文化素养;开展政治宣传和组织建设工作,帮助士兵们提高政治认识。
为了改善军队面貌,张云把缴获的布匹委托给了周边的几个村子的妇女同志,按照八路军的军服样式制作军装。他打算尽快统一着装,让新兵们脱下老百姓的衣服,以统一的军服提升士兵集体感和荣誉感。
当然,在开展大练兵的同时,张云对驻地建设也毫无放松。他拿出部分缴获的金钱,雇佣了小王村和附近老乡,同步建设了10间宿舍,并建设了一个结实防潮防炮的仓库。他还安排士兵们在练兵空隙时候和老乡们共同参与建设,并帮助老乡挑水、除草等,进一步融洽军民关系。
抗战时期的民居没有那么讲究,足够的水泥,足够的青砖,足够的人力,让10间宿舍和小仓库很快的就建好了。
剩下一点水泥,张云专门在小王村村口前方险要位置的山腰处建设了两个面向村外的机枪暗堡,能放置重机枪且能防掷弹筒和步兵炮的那种。虽然他现在还没有重机枪,但是张云对此毫不怀疑。
之所以对小王村的建设如此用心,他也是经过仔细分析。他所处的位置在阳泉东南方,昔阳县东面。
小王村虽然距离刘家镇很近,直线距离仅5公里左右,但是刘家镇本身就是昔阳县下面比较偏远的镇子,深入山区,周围山高林密,距离县城有40多公里山路。而刘家镇西面则是上次张云前身被炸伤的小获庄,离县城不远,紧挨着平辽公里。
刘家镇相对偏僻,距离敌人重点关注的县城和公里都有一段距离,只要张云能控制住刘家镇,至少在鬼子大规模扫荡之前,小王村就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优秀驻地。
面对敌人的小规模扫荡,张云完全可以将其挡在刘家镇之外;等到两三年后日军开始大规模扫荡了,张云估计自己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缴获物资积累,并拥有了足够多的兵力,能够挡住敌人了。
哪怕不能,那也可以跟大部队一起,带着老百姓撤入群山。小鬼子不可能长期扎根山区,他们兵力缺口很大。
……
很快近一个月就过去了,张云新兵连的士兵们整体气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是统一的着装,所有人都穿上了八路军的军服,戴上了八路军军帽,再加上整齐的队列,很有一副正规军的样子。
其次就是战士们的身体状态,因为这一个月营养充足,加上足够的体能训练和战斗训练,战士们的身体明显健硕起来,拼刺迅速有力,也已经适应了负重奔袭。在长途拉练中,大家已经能够联系奔袭数十公里,已经初步有了长征铁军的样子。
再次就是士兵们的战斗技能。站姿、卧姿射击都有了明显进步,基本能都能上靶,甚至还有优秀射手能够达到8、9环的样子。走位躲避子弹、炮弹的意识也已经建立,战壕挖掘的也是有模有样。值得一提的是,老兵们经过训练,枪法更是出众,张云已经让每个班都设立了专门的狙击组。
最重要的是,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士兵们开始摆脱过去农民意识的束缚,更加认同自己战士的身份,政治信仰和认识开始融入八路军这个大集体。
整体来说,张云对这近一个月的集训是非常满意的。
为了调整战士们的状态,为后续出击作战积累能量,张云这两天开始有意识的降低训练强度,然后利用集训时间给大家上战术课。
在操场上,170多名战士按照班组围成一团。张云搞了两块黑板站在中央担,详细的向着台下副排长、班长和士兵们介绍着日军的编制、装备情况以及常用战术。
“同志们,国内军队的编制大家都知道,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但是日军不是这样的,其上到下分别为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
师团又分为常设师团、新编师团,大概两到三万人。特别是常设师团,武器装备多,大炮、飞机、坦克都有,新编师团相对弱些,但也是难啃的骨头。
师团一般下辖两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联队,每个联队大概3000多人,但是随时根据需要增减人数。
这些大单位相当于咱们的军、师、旅级别,都是大部队和总部首长需要考虑的事情。我这重点说是咱们会经常碰到的小股部队。
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就是咱们上个月消灭的那种十几个人的小部队。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配备自卫手枪或者步枪;有步枪兵8名,每人一支单发步枪。有些特别加强的分队,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
在上面是日军的小队,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
其上是日军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共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迫击炮或92式步兵炮。
此外,日军还有机枪中队,编制174人,有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和1个弹药小队,每个小队4挺重机枪,共12挺;有炮兵中队,编制122人,包括1个25人的中队部,1个观察分队,1个31人弹药小队,3个31人炮小队,共6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不过这种中队一般跟随大队或者联队行动。
再上面就是步兵大队了,编制1100人左右,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
张云详细介绍着小鬼子的编制,然后说道。“小鬼子的战术很是单一,小队层面上,他们主要以轻机枪压制,以掷弹筒攻击我方重火力点,然后再冲击我方;中队和大队层面上,一般先是让小队吸引暴露我方火力点,然后使用掷弹筒、火炮逐个清除,最后步兵出击;大队和联队、旅团层面,鬼子特别喜欢穿插,切断补给线,攻击侧翼或者后方。”
“知道了鬼子的战术,咱么怎么破解呢。不好破解,因为鬼子火力足,士兵也都是经年老兵,十分难缠。
但,也不是毫无办法。咱们新兵排人少,也就跟鬼子小队、中队碰碰,战术的制定,要因时制宜。
如果像上次咱么打鬼子小分队那样,我们和敌人火力差不多,那就发挥运动战、游击战精髓,出其不意,使用各种伏击战术。先疲惫敌人,再想办法消灭敌人。
但是,如果我强敌弱,那就发挥咱人多枪多火力强的优势,以优势火力、合理伏击,争取胜利。
原则上,要优先以迫击炮、狙击手攻击敌人掷弹筒、火炮;要以更强机枪火力压制敌人火力点,步枪手主要作用就是保护我方火力点,保护两翼,其次才是压制敌人火力,不要盲目和敌人对射、拼刺。咱们努力在同等时间内火力比敌人密,炮弹比敌人多,我称之为火力优势战法。
这样,我们才能重创或者消灭敌人,然后缴获敌人的物资,然后消灭更多的敌人。”
这么充裕的人手当然不能闲着,张云他们干脆将鬼子、伪军的被褥衣服,据点的电话钱、窗户、铁门等统统卸掉搬走。当然,他们也很“巧合”的又在废墟角落里发现了几吨水泥,于是大家又满满当当的回到了驻地。
在路上,张云又关注了一下缴获加成系统。从昨天派兵下去各村招兵开始,系统数据就一直刷新,但张云也没工夫细看。现在路上闲暇了,总算可以好好看看,“占领”二十几个村子加成了多少物资。
本次累计缴获
武器装备:辽十三式步枪47支、毛瑟自动手枪8支、7.92毫米步枪弹4567发、7.63毫米手枪弹234发、巩式手榴弹12颗,黑火药429kg、恺字炸药27kg。
金钱:金45kg,银689kg, 、法币64584元。
粮食:面粉98吨、肉类24吨、
金属:铜2.5吨、铁12.8吨、
建筑材料:木材529方、水泥13.87吨
其他:布匹620,作坊机械设备55件、纺车……
好家伙,不愧是仅次于县城的富裕镇子,仅仅是20多个村子的缴获远远超过之前于家口镇和刘家镇的数量。要是赶在秋收后,估计粮食能有几百吨。还有,竟然私藏了这么多的枪支、弹药、炸药等。
张云看想了想,还是嫌弃黑火药的威力,调换成了140kg梯恩梯炸药。你没看错,调换比例就是接近3:1,事实上工业大国梯恩梯炸药不算很贵,因为工艺成熟,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原材料。而黑火药在工业大国中同样也不便宜,因为原材料同样不便宜。
事实上,越穷的国家,制造武器和炸药的成本越高。因为工业化本身就是利用规模化降低成本的。
你能相信么,仅仅是初步工业化的中国,在60-70年代用了10年时间就生产了数千万支步枪,并给全国人民每人造了一枚手榴弹。
这就是工业化的魅力,这也是“加成系统”BUG般的调换系统,是按照欧美大国的实际出厂成本作为调换比例的。
张云看了看累计未提取的物资。好吧,粮食160余吨、肉类40余吨、步枪120余支、子弹4万余发、黄金46.67kg,银0.7吨、布匹……
未套现的物资越来越多,张云的心里也越来越稳。
4月15日中午,张云带着一班、二班、炮班和300余新兵回到驻地。
老唐他们又是一阵手忙脚乱,毕竟他们也才回驻地不到两个小时,大量的武器弹药还正在清点统计,并送入之前修建的仓库中,甚至占用了粮仓来堆放武器等。至于粮食、罐头、布匹等,还堆放在晒麦场。
缴获物资太多了,需要房屋存放;招收新兵太多了,需要营房;而士兵们太疲惫了,需要休息。
总之,老唐是累并快乐着,如老农民般认真打理着自己的家底。幸好张云他们又带了几吨水泥,新建营房估计会很快,而老兵可以暂时借宿周边乡亲们家里。
张云、副排长、几个班长和老唐都紧张的忙碌着,直到傍晚时分才把驻地千头万绪的事项基本理顺。
虽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但是张云还是安排副排长和几个班长先去休息。老唐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安顿慰问新兵,张云则是沿途检查驻地的守卫工作和明暗哨所。
他可是知道亮剑世界是有山本一木这个偷袭大师的,虽然根据剧情看,现在这个山本大佐还在德国进修。
直到晚上10点,副排长恢复了一些精神,接替了工作,张云才终于能够安心的睡下。
炮班在西侧山坡400米后布置了隐蔽的阵地。张云这个时候已经带着通讯员,退到了仅剩的炮组王承柱旁边,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敌人。王承柱,这个亮剑世界的神炮手,则是一直用辽造80毫米迫击炮的炮镜测量着鬼子的距离,嘴里不停嘟囔着一些数字。
一切都准备就绪。
随着鬼子靠近,张云的望远镜已经清晰的看到了敌人的细节。只见鬼子安排百十个伪军们列队走在最前面,100多个鬼子和剩下的几十个伪军赶着大概40多辆骡马车子,押送着物资走在后面,两队间隔大概五十米左右。没有发现鬼子汽车,估计已经损毁在之前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多次伏击中。
“小鬼子也就是这些套路了。柱子,先不理前面的伪军,等鬼子进了伏击圈,立即炮击鬼子那边,不要在意物资、骡马。”张云看到后,立即向柱子叮嘱到。
王承柱点头“好的,排长”,随后又嘟囔起来,“可惜了这么好的骡子,这一炮下去,得死一大片。”
“哈哈,别心疼。越心疼鬼子越往骡马里躲。”张云笑着说,“看到了中间那几个拿着掷弹筒的鬼子了么,先打他们,注意提前量。”
“排长,你就瞧好吧”,柱子对自己的炮术很是自信!
他直接双手并用,迅速调整着迫击炮方向机和高低机,定好了射击位置,然后轻声低喝:“炮弹”,旁边炮组的二炮手迅速把装好引信的炮弹递给柱子。柱子深吸了一口气,眼睛盯着鬼子的移动,突然把炮弹塞进了炮口。
“咚---呜”一枚迫击炮炮弹已经发射了出去,接着柱子立即塞入第二枚炮弹,又是“咚---呜”的一声。
鬼子的骡马运输兵显然没有之前昔阳县城的鬼子精锐,哪怕听到“呜呜”的炮弹降落声也没有警觉,直到第一枚炮弹在后面鬼子大部队的旁边爆炸,炸翻了一圈鬼子,鬼子们才反应过来。
“防炮、防炮!”鬼子们一边大声呼喊,一边迅速反击。一部分鬼子紧挨着山石卧倒并拿着步枪反击,一部分鬼子利用马车和死去的骡马作为掩体并架起了歪把子机枪,而旁边的伪军们则乱作一团。
“打!”刘长青抓住机会,直接拿着快慢机对着鬼子方向“哒哒哒”的打出了一梭子毛瑟手枪弹,20发子弹成扇面向着鬼子扑去。接着战士们翻身而起,从潜伏的山坡里探出枪口,10挺轻机枪对着后面鬼子集火射击;新兵排步枪手们则是对着前面更近的伪军大部队射击。
这样的火力急袭下,前面的伪军们表现更是不堪,直接被打死打翻了几十个人,剩下的人被新兵排战士的子弹压在地上抬不起头来。
被伏击的鬼子们则展现出侵华老兵们的素养,三挺歪把子已经在主射手、副射手配合下“哒哒哒哒”的进行了反击性压制射击,鬼子步兵们也“啪啪啪”的还击着。
可惜,其部队最核心的火力,掷弹筒兵,早已经被柱子的炮弹集火,拿着掷弹筒的几个老鬼子全都倒在地上。
炮弹不断落在鬼子和伪军周边,发出巨大的爆炸声,每次爆炸都会有数百枚弹片分散四方,将周围掩体、肉体撕开撕碎。爆炸产生的暴风将尘土吹入空中,整个战场开始弥漫着硝烟和烟尘。
至于炮弹问题,他可是没忘记刚才还缴获一堆步兵炮炮弹呢,正好可以发挥作用!
再说,他的缴获加成系统不是可以调换么……
不再犹豫,张云立即喊来县游击队王队长,询问县城东侧的山路情况。
“县城周边的山路虽然不算好走,但是也四通发达,往北边最近的小路有几条。”王队长不愧是本地游击队的队长,对当地山路如数家珍。
张云直接画了个草图,指出鬼子所在的位置和行进路线,“王队长,如果鬼子这么走,那我们在哪里能伏击鬼子?”
“山路上到处是山石陡坡,如果是小规模的鬼子,那很多地方都可以伏击。这、这、这都行。但我建议在这里,夹马道,这个地段虽然仅有三百多米,但是道路被两山夹住,周围崎岖难攀。如果在这段路上被枪瞄着,想躲都没地方”,王队长手指着简易地图的一个点。
“好,王队长,我刚才收到独立团密报,有一伙鬼子从县城出来向我们这方位迂回过来了。王队长,你找一个熟悉的老乡,带我们提前赶到夹马道,我们在那里再次伏击鬼子!”张云听到王队长的话,顿时感觉步兵炮已经摇摇给他招手了。
“不用找别人,我亲自带你们去,”王队长今天可是开了眼了,第一次看到打鬼子如同打兔子般摧枯拉朽,他也不愿意错过再次开眼的机会。
“好,王队长,太麻烦您了!”张云高兴的说道。
一夜平静。
第二天早上天微微亮,在安排部队吃完早饭之后,张云就带着新兵排一班、三班和新招士兵80多人,赶着六辆马车,牵着几匹富裕的军马,驮着枪支弹药,粮食布匹等缴获物资,浩浩荡荡的沿着大路,往刘家镇方向赶去。
按照张云的路线规划,他们将在刘家镇前面转入小路,再绕山路回到小王庄。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张云安排老张等尖兵走在前面探路,让副排长刘长青带着几人自己亲自坐镇队伍。
毕竟财帛动人心,他们此次缴获的物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张云可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还好,路上一切顺利,到了下午大部队就回到了驻地。老唐早早就发现了队伍,带着乡亲们迎了上去,帮助战士们卸下各种沉重的物资。
看到缴获了如此多的枪支弹药和钱粮,老唐乐的合不拢嘴。作为排里的大管家,他明白武器钱粮就是战斗力,有了这些物资,加上八路军的纪律和信仰,很快新兵排就会成为教导团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了。
张云如何安排副排长和班长安顿新兵略过不提,到了傍晚,张云缴获页面今天第六次刷新了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张云今天共得到了20多吨粮食,近3吨牛羊猪鸡鸭肉,6.32支辽十三式步枪,1.3支毛瑟手枪和272发步枪手枪弹,金1320克,银2.4kg以及铜铁铅锡木材,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战略物资。
(张云为了统计方便,已经设置缴获加成系统自动将缴获空间的枪支弹药调换为辽十三式步枪和毛瑟手枪以及相应的子弹。另外“其他”栏目东西太多,张云暂时隐藏不再详细展示。)
张云知道,这是二班长“占领”了6个村庄,并开展了招兵工作,他期待着新兵的到来。
到了晚上,二班长他们还没有回来,但是负责后勤和炊事班的老唐已经心急火燎的找到了排长。
“排长,现在咱们招收的新兵太多,老乡借给咱的房子已经住不开了,怎么办?还有,做饭的家伙事也不够啊。”
“老唐,别着急,喝口水。咱们现在的兵营宿舍可以住多少人?”张云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些实际困难,不过工作千头万绪,困难要一样一样克服。
“现在正常睡大通铺,咱们可以保证70人左右的住宿,还有30多人没有着落。”老唐答道。
“那这样,今天晚上先紧着新兵们住下,老兵们安排一些去乡亲们家借住。明天排里花钱买材料,请老乡们帮忙,咱直接起几个宿舍,按照大通铺住100人先建着。”张云回应道。
“排长,咱们怎么建这么多新房子,是要全排都搬过去吗?”老唐听着这么大规模的建设计划,有些疑惑的问向张云。
“”哦,忘了告诉你了,我安排二班长去于家口镇下面村子里招兵了,估计还能招40人左右。”张云很是云淡风轻的回答。
老唐忍不住吸了口凉气,说道“排长,招了这么多人,咱粮食弹药不够啊。再说建房子可不是这么简单,得花好一段时间。”
张云路上一直也盘算着这件事,早就想好了计划。”我们占领于家口镇的时候,我看敌人指挥部仓库里有几吨水泥,因为太重而且没什么用处,我们就没带回来。明天我带人去取回来,咱用水泥混合石头、青砖建房子,建的快还结实。咱也不用建的特别好,结实够用能住人就行。
至于粮食弹药,目前咱们的步枪、手枪、机枪也差不多够用了。子弹虽然少点,但你不用管,等咱们把新兵练出来,我带着他们再去缴获去。”
“行、行、行,你说了算,我这就安排。明天我和你一块去,在于家口镇买点儿做饭用的家伙儿,总得让大家都能吃上热饭。”老唐无奈应下,也只能相信排长以后能获得足够的缴获。
……
第二天,张云带着老唐以及三班的17位战士,牵着七八匹马,从小路绕行,再次赶往于家口镇。
之所以带着三班,就是因为三班战士都没有去过那个仓库房间,张云可以很方便的打个信息差,将水泥等物资套现出来。
副排长刘长兴还想跟着去,被张云给强制安排了训练新兵的任务。张云打算等新兵到齐了再配发武器,但是队列、内务、纪律,这些前期课程都要动起来。现在新兵太多,张云打算要先好好强化新兵的纪律,不经过严格的训练,新兵太多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暂且不说,中午二班长带着40多个新兵回来,整个排里又是一通手忙脚乱。
就说路上,张云带队还专门绕了个弯路,远远侦查了一下小王村前面的刘家镇。刘家镇距离小王村直线距离不过五公里,走山路弯弯绕绕也不过七、八公里,可以说就在张云眼皮子底下。张云现在琢磨着怎么把刘家镇的中央军弄走,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伙中央军实在是碍眼。
刘家镇还是老样子,驻扎着100人左右的中央军,但是很奇快的是这些中央军已经在对着县城方向的镇口位置布置了警戒阵地,挖掘了两排战壕。
张元对照日军侵占山西的历史,猜测鬼子应该是开始在山西落实以战养战的策略,安排部队扫荡县城周边的乡镇并征集粮食、肉类、金银铜铁等物资,也是这个时候,山西境内伪军数量明显增多。乡村里也开始出现维持会等汉奸团体。
张云心中有了一些紧迫感,虽然知道百团大战之前,日军虽然经常对根据地进行扫荡,但扫荡力度和密度比较弱,1940年以前都是根据地发展的好时机。但实际上这两年八路军虽然发展很快,但武器装备的获取难度是越来越大的。
随着时间推移,国民党会越发消极抗日,日军也基本不再发起大的会战,开始把前方兵力抽调到后方开展“治安战”,围绕八路军根据地的兵力会越来越多,驻扎在县城、重要据点的日军兵力也会持续增强。
现在山西方面的日军大都囤积在大城市或者堆积在中条山跟国军对线,很多县城的日军兵力很是薄弱,张云还想着趁此机会占领一两个县城,以获得足够的物资储备。
诚然,拥有缴获加成系统的张云,虽然只靠占领乡镇和村子,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金银布匹等,但是县城拥有大量的机器设备、建设材料、药品等一般的乡镇不太具备的物资。这些物资可以让张云初步建立作坊式的兵工厂和民工厂,这对八路军整体的意义更加重要。
一路顺利,很快张云带队重新回到了于家口镇土匪的指挥部,张云趁着第一个进入仓库,迅速将几吨水泥套现出来。
随后老唐在镇上购买了一些厨具和一部分粮食,然后一行19人又人背马驮的带着粮食水泥等物资回到了驻地。
安置好的水泥粮食等物资后,张云又马不停蹄的召集全排干部开会和,和副排长、三个班长、王大川、老唐一起,研究部队的编制问题。
按照讨论结果,他们打算将新兵继续编入三个步兵班,并新成立排部、炮兵班、后勤班。
排部5人,包括正、副排长,还有三名通讯员。
炮兵班,编制15人,王大川任班长,下属王承柱、赵田多,并优先招选队员,指导新兵大家使用迫击炮。张元让他尽快编练出4个迫击炮组,他有信心尽快将迫击炮落实到位。
步兵班3个,每个步兵班编制48人。其中每个步兵班分三组,每组15人,另有班部3人。每个步兵班拥有捷克式轻机枪一到两挺,步枪42支、手枪4支。
后勤班3人,专门负责后勤事宜;炊事班4人,专职做饭,由老唐兼任后勤班、炊事班班长。
全排满编171人,差额十几个人慢慢补齐。
另外,他安排老张成立侦查小队,编制8人,不列入新兵排编制。主要负责侦查、特务(特种作战)工作。
武器装备方面。虽然预定以辽十三式步枪和日本三八式步枪作为基准步枪,但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汉阳造、晋六五式步枪等杂牌步枪仍然需要拿出来补上缺口。
其实这个编制,是仿着连级部队编制的,张云估计如果他现在回去述职,应该会被上级给予地区部队的连级编制,如县大队或者区小队,但这样他们不仅会成为地方杂牌部队,还会被地区组织钳制,不利于他抓住近期的好时机积累物资和弹药。
他打算放个大“卫星”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