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笑嘻嘻地坐下后,温老摸了摸下巴的胡子,好奇地问:“听说你新写的诗词很有意境,老夫特别喜欢<渔家傲>这首词,能不能给老夫讲讲好在哪里呀?”秦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回答道:“温老您过奖啦,不过既然您想听,那我就大胆说一说。这首词上片主要写了西北边境不一样的秋天景色,营造出一种冷冷清清、荒荒凉凉的感觉;下片主要抒发了边关将士们志向难以实现和想念家乡、担心国家的心情,情感深沉又壮烈,体现了守边生活的不容易和心里的纠结。”温老笑着点点头,眼里满是欣赏:“讲得不错嘛,不过写诗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好看,还得有更深的道理才行。”秦朗连连点头:“温老说得对,我一定记住。”
这时,李猛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温老看向他,笑着说:“你虽然不太喜欢读书,但是人很老实,以后跟着秦朗肯定不会差的。”李猛开心地笑了:“谢谢温老的夸奖。”温老又转过头看着秦朗,表情变得认真起来:“现在你越来越有名气了,可不能学那些花花公子的坏毛病,要专心研究知识,以后才能有大成就。”秦朗马上坐得端端正正:“温老您放心,我一定会的。”
“秦小子,老夫问你,这天下间读书人所为何事?又究竟为何而读书呢?”温老目光炯炯地盯着秦朗,脸上带着几分严肃与期待,显然是存心要好好考校他一番。
秦朗闻听此言,心中一紧,赶忙挺直腰板,正襟危坐起来。他深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若是回答得不够出色,恐怕会被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轻视。于是,他微微垂首,陷入沉思之中,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如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秦朗的额头渐渐渗出一层细汗,但他依然没有头绪。就在他感到有些焦急的时候,突然间,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前世自己最为喜爱的那几句话。这不正是回答温老问题的绝佳之语吗?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缓缓抬起头,迎着温老的目光,郑重其事地开口说道:“回温老,小子自幼便开始读书习字,只是天资愚钝,开窍较晚,以至于读至今日,仍有诸多学问未能参透。然而,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子从未曾有过丝毫懈怠之心,始终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以不断充实自身、提升自我。只因小子心怀一个梦想,期望有朝一日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之人。如此一来,也算不枉此生来人世走这一遭啊!”
“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此话说得甚是精妙啊!读书之途的确如此,需勤奋刻苦方能有所成。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穷无尽,而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提升自我。以你的才华学识,日后若能入朝为官,定要坚守本心,尽心尽力地造福当地百姓,为这天下苍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温老面带微笑,缓缓回复道。
“多谢温老教诲,小子谨记在心。在我看来,读书无非就是做好四件事情罢了。”秦朗神色严肃,郑重其事地回答道。
“哦?竟有这般见解,那不知是哪四件事呢?”温老饶有兴致地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