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麻烦爸爸。
女儿不解的眼神望着我:“妈妈,是不是我做得不好,我配不上爸爸给我的爱?”
她伤心自卑地把头低下去。
听着女儿唯唯喏喏的话,我的心都碎了。
学校的心理输导员老师,偷偷告诉我,女儿去她的心理咨询室四五次了,每次哭得撕心裂肺。
我是一个老师,最明白这样的氛围环境,带给孩子的,是怎样的伤害!
自己这样的坚持,也许只能感动得了自己,伤害了我的宝贝女儿,除此之外,谁还会感动谁?
换来的,只是他的厌恶冷漠……周围所有人的不解,包括我的父母、哥哥、还有他的母亲(老人婆)。
纵然再怎么不想预料以后的结果,我知道我还是不得不考虑了。
第四章:重生之路旅游回来的一天晚上,我的手机响了,是朋友小雅发来的信息:“我给你介绍了一位心理学家,你先听听他的直播,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我犹豫了一下,屏幕上显示出小雅发来的直播链接。
那天,我听劝,没有拂了小雅的好意。
就预约了他的直播。
也就是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我带着仅剩的最后的勇气,跌跌撞撞地连通了他的直播间。
那天直播,我进去的时候,正听见他在说:“女孩子与另一半相处的经验,大部分是来源于他们和父亲互动的经验。
就比方说啊一个小姑娘,如果她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环境里,爸爸很爱妈妈,非常有责任感和担当。
那么这个女孩子就会习得父母的亲密关系。
长大之后呢就会认为爱就是相互扶持和共同成长,并且他在择偶时也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一个同样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的这种精神伴侣。”
<“但是反过来呢,如果他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环境里,父亲非常的暴躁,甚至还会暴力虐待女儿和母亲。
这个女儿长大之后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她会倾向于去寻找那些跟父亲性格截然相反的男性。”
他的这番话,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
“比如说吧,别人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嘘寒问暖,他都会沦陷进去。
而这种追寻与自己父亲性格截然相反的方式,就会导致他遇人不淑。
比如说遇到那种前期很稳定,后期回避的妈宝男的回避性依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