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那时候家里面孩子少则四五个多则六七个,外婆家便是属于少的那种。
母亲是家中姐妹中排行最小的,却也是最能干的,或许正因为她的能干她嫁的比她的姐姐们都好。
转角处言先生正坐在沙发上看报。
他翘着二郎腿神色悠悠的,时不时端起桌上的热茶,轻轻抿一小口。
言先生长得很端正,国字脸,英挺的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就像是文革时期插队的知青,靠脑力挣钱活了大半辈子;很难让人想到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装修师傅。
他放下手中的报纸,抬了抬眼镜蹙着眉上下打量言妙。
问道:“你这几日回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课?”
言妙摇摇头。
她言先生见状拧着眉质问道:“摇头?
你摇头是什么意思?
说话!”
屋子里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言妙欲言又止,畏畏缩缩低下头去。
言先生脸上泛着诡谲的波动,像是下一秒就要张着血盆大口将人吃掉。
想说的话到嘴边又都堵了回去。
言妙低声道:“认真了。”
言先生斥道:“你最好是有认真。”
言妙点点头。
方才言先生气得喘不上气,现在要好些了,拿起桌上的报纸抖一抖,说:“你要知道你读了书就可以选择好的工作,不至于像我们这样干这些脏活累活。
你哥没出息,你也要跟他学么?
父母也是为了你好,你好歹为父母考虑考虑。”
言妙哥哥高中时便辍学了,在社会上闯荡多年,自己的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更别说拿钱孝敬父母。
父母为着他哥哥这事整日愁眉不展,在外头人面前却要装作儿子虽然读的书不多却十分有本事的样子。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言家的儿子什么样早就被邻里左右议论了个遍。
别人议论言妙哥哥,她父母也和那群人议论别人家的孩子,每家的孩子都逃不出一张张八卦的嘴。
大人们议论来议论去其实都一个样,这方圆百里内上过大学甚至是说上过普通高中的孩子都找不出几个。
所以言妙便成了家里的独苗,唯一能上大学并为家里争口气的独苗。
言妙觉得好累,不想再与父母争论什么了。
于是她选择闭嘴。
吃完早餐后,言妙言先生上班顺送她去学校,其实他们俩并不顺路的。
是言太太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