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元二年,我出生了。
那天,父亲据说很高兴,抱着我高兴地合不上嘴,险些把我摔到地上。
母亲见状顿时大惊,急忙抱过我,对着父亲一通数落。
父亲呆在原地任凭母亲数落,眼睛一直看着我,满是宠溺。
凡是参与接生的人,父亲都赏了银子。
父亲为了给我取名字,召集学士们一起想,最后便起了张清云这个名字。
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弃了早朝,为我办了一场盛大的酒席。
在酒席上,京城所有的官员都来了。
母亲抱着我,看着宾客们一个个对我大肆夸赞,全都笑着一一回应。
就这样,我在父亲和母亲的关怀下长大。
父亲为了我请来天下名士为我教习功课,母亲则担心我累着总是让太傅放宽点,弄得太傅只得唯唯诺诺。
转眼,我就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了,母亲便迫不及待为我挑选姑娘。
几乎每次来找我,都是拉着我给我介绍姑娘,我不愿这么草率地把人生的大事给定下,毕竟,我还没遇到真正让我倾心的人。
就当我快失望时,终于……——张清云在一个闲暇的午后,太傅因为母亲给他施压不得已之下,便给张清云放了假。
张清云坐在院子中,百无聊赖地看着天上飞过的鸟群。
“殿下,你若实在无趣,你不如去外面走走,这不比你闷在府里好?”
“也好,那就四处走走吧。”
张清云直起身子,伸了个懒腰。
张清云和柳星从府里出来后,便不约而同地选择去雁云寺。
那里此时人山人海,想必挺有意思的。
俩人就似普通的公子在大街上东张西望,路上定会认为张清云是一名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而柳星则八成会被当作张清云的跟班。
呃……虽然不太想承认,但这真的是俩人的真实写照。
京城午后,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
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卖糖人的摊位前聚着一群孩童,眼巴巴地望着造型各异的糖人。
身着绫罗的公子小姐结伴走进绸缎庄,挑选心仪的布料。
挑夫们扛着货物,脚步匆匆地穿梭在人群中。
茶馆里坐满了人,有的在谈天说地,有的在听评书,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俩人就这一路走着,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雁云寺。
俩人来到了雁云寺时,也不知该做些什么。
两个人就傻傻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