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道:“沈薇为我司前员工,现已离职,其行为与公司无关。”
然而,这份声明并未能平息公众的愤怒。
当天下午,一份内部文件在网络上流传,文件显示沈薇在2024年12月单月佣金高达18.7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更令人震惊的是,文件中还提到“情感维系奖励”一词,暗示公司内部对中介的情感操控手段默许。
“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诈骗!”
一名律师在社交平台上评论道,“开发商和中介通过情感操控诱导消费者购房,这种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顾城的回忆夜幕降临,顾城独自坐在临都新城售楼处的沙发上,手中攥着一张写有36个“沈薇”姓名的业主名单。
他想起了一个月前,这个女人也是这样站在他面前,用美甲轻点合同上的“配偶栏”说:“留着空白,等我们结婚再填。”
顾城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一条来自律师的短信:“顾先生,我们已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沈薇及其团队存在系统性诈骗行为,建议您尽快提起诉讼。”
他盯着屏幕,心中五味杂陈。
是该继续追究,还是就此放手?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却一片茫然。
舆论的风暴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沈薇事件”的舆论仍在发酵。
一名自称“沈薇前同事”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沈薇的培训手册里有一句话:‘用情感换业绩,用业绩换自由。
’”这条爆料迅速引发了热议,网友们纷纷猜测:“这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行业的潜规则?”
“我朋友也是做中介的,她说这种操作很常见,只是没沈薇做得这么绝。”
一名自称房产中介的网友在评论区说道。
“这就是资本的套路,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
另一名网友评论道。
事件的影响“沈薇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房产中介行业的质疑,也让无数受害者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顾城在新闻发布会上看到的那36张脸,仿佛是36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脆弱与资本的残酷。
第二章:业主觉醒2025年3月12日,临都市中心的一间会议室内,灯光刺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36名受害者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愤怒与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