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紧紧握在手中:“母亲,等我回来,一定会让萧家重新站起来。”
沈清澜强忍住眼泪,微笑着点头:“好,母亲等你。”
边关的战事异常激烈。
萧承毅虽然年纪小,但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坚韧的意志,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
一次夜袭中,他带领一支小队成功突袭了北狄的粮草营地,立下大功。
然而,战场的残酷也让他迅速成长。
他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也经历了生死一线的险境。
一次战斗中,他被北狄的箭矢射中肩膀,鲜血染红了战甲。
但他咬紧牙关,硬是撑到了战斗结束。
战后,军医为他包扎伤口时,忍不住感叹:“你这孩子,真是像极了当年的萧煜将军。”
<萧承毅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会比父亲做得更好。”
远在京城的沈清澜,每日都在为萧承毅的安危担忧。
她常常站在院子里,望着北方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
一次,次子萧承睿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母亲,大哥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沈清澜点了点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啊,承毅一定会回来的。”
次子萧承睿看着母亲担忧的神色想:“大哥在外厮杀拼命,我自然不能示弱”这么想着。
读书更加的卖力。
夜深人静,萧府的书房里却依旧亮着一盏昏黄的灯。
萧承睿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一支毛笔,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资治通鉴》。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专注而坚定,仿佛要将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卷起几片落叶,拍打在窗棂上。
萧承睿却浑然不觉,他的心思全在书本上。
他知道,科举考试不仅是对学识的考验,更是对毅力和心态的挑战。
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不负母亲的期望,不负萧家的荣耀。
沈清澜轻轻推开书房的门,手中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
她走到萧承睿身边,轻声说道:“睿儿,夜深了,该休息了。”
萧承睿抬起头,看到母亲关切的眼神,心中一暖:“母亲,我还不累,再读一会儿。”
沈清澜将莲子羹放在桌上,柔声说道:“读书固然重要,但身体更要紧。
来,先喝点汤,暖暖身子。”
萧承睿接过碗,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水顺着喉咙滑下,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