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笑意。
她深知,史书早已为她备好 “倡后祸国” 这样冰冷的注脚,后世之人,或许只会看到她作为红颜祸水的一面,却无人肯去探寻,在她漫长而复杂的一生中,也曾有过真心相爱的瞬间,有过被命运捉弄的无奈与悲哀。
在这最后的时刻,她心中没有恐惧,没有悔恨,唯有一丝淡淡的解脱之感,仿佛即将摆脱这尘世的一切纷扰,去往一个宁静的彼岸。
随着那寒光一闪,剑锋落下,赵姬的身体缓缓倒下,如同一朵凋零的花朵,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留下一段充满争议与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被人反复诉说 。
采薇・青史余烬邯郸城垣之上,朱漆如残败的鳞片层层剥落,在日光下闪烁着黯淡的光,仿若一位垂垂老矣的史官,默默守着那段被岁月尘封、无人问津的过往。
风,裹挟着塞外的黄沙,呼啸而过,扑簌簌地抖落几缕城垣上的碎漆,那声音,仿佛是城垣在喟叹,在喃喃诉说着往昔的兴衰荣辱,诉说着那个名叫赵姬,后世称作赵悼倡后的女子跌宕起伏的一生。
野史的记载总是带着几分猎奇与残忍,说她死后尸骨曝于荒野,被乌鸦啄食长达三日。
那场景,光是想象,都令人毛骨悚然,仿佛能看见一群群乌鸦,乌黑的羽毛在日光下透着冷硬的光泽,尖利的喙无情地撕扯着血肉,一片血腥与狼藉。
可在这众说纷纭之中,唯有一位年迈的宫人,知晓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老宫人已至暮年,满脸皱纹如干枯的河床,白发稀疏,眼神却透着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深邃。
她时常在宫廷的长廊下,于午后暖阳中,缓缓回忆起往昔。
她记得,赵悼倡后临终之时,面容虽因死亡的逼近而显得苍白憔悴,可那只枯瘦的手,却紧紧攥着半枚玉玦,仿佛攥着她一生的执念与寄托。
那玉玦,质地温润,触手生凉,在赵悼倡后的掌心摩挲多年,早已沾染了她的气息。
上面刻着《邶风》里的残句 “死生契阔”,字迹古朴而苍劲,一笔一划,似都在诉说着一段难以言说的故事。
在这乱世之中,赵姬,这位从邯郸街头歌伎一步步攀爬至王后高位的女子,何尝不是一片无根的飘萍?
命运的洪流将她抛来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