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蒋瓛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朱元璋蒋瓛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今年不当菜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允炆对杨士奇可真是越来越喜欢了,有了他,几乎都不用他动脑子了。此时,忙问道:“不知道东里你又有了什么好主意?”杨士奇朗声说道:“行军者,最需要的就是粮草,我们直接截断他的粮道,拖延常茂大军北上的时间,一旦拖的久了,对方自然是无功而返,铩羽而归,届时,陛下再派出一支兵马,此战可胜!”朱允炆听了,抚掌而笑。“我得东里,犹如汉高祖得子房,汉昭烈得孔明!”听话的朱允炆立刻派瞿能、平安带领仅有的两千骑兵,沿途骚扰常茂的粮道,拖延常茂北上的进程。而也就是这几日的时间,太祖朱元璋殡天,朱棣兵变,朱允炆逃出宫发布召令,讨伐朱棣不臣之事,顿时传遍整个明廷疆域。所有的宗室都意识到,裂土封王的机会来了!关中,长安古代信息传递并不那么及时,等到朱樉知道发...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朱元璋蒋瓛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朱允炆对杨士奇可真是越来越喜欢了,有了他,几乎都不用他动脑子了。
此时,忙问道:“不知道东里你又有了什么好主意?”
杨士奇朗声说道:“行军者,最需要的就是粮草,我们直接截断他的粮道,拖延常茂大军北上的时间,一旦拖的久了,对方自然是无功而返,铩羽而归,届时,陛下再派出一支兵马,此战可胜!”
朱允炆听了,抚掌而笑。
“我得东里,犹如汉高祖得子房,汉昭烈得孔明!”
听话的朱允炆立刻派瞿能、平安带领仅有的两千骑兵,沿途骚扰常茂的粮道,拖延常茂北上的进程。
而也就是这几日的时间,太祖朱元璋殡天,朱棣兵变,朱允炆逃出宫发布召令,讨伐朱棣不臣之事,顿时传遍整个明廷疆域。
所有的宗室都意识到,裂土封王的机会来了!
关中,长安
古代信息传递并不那么及时,等到朱樉知道发生在金陵的事情后,已经是三日后了。
当时,朱樉正搂着几个姬妾,欣赏着域外传来的胡旋舞,还有几个像是来自波斯的客商,击鼓奏乐,取悦着这位关中地区最大的藩王。
“殿下!皇上殡天!燕王谋反!如今,已经登基了!”
一个急切的声音传来,传信的小厮拿着一份从驿站传来的急报,呈于朱樉面前。
还在躺椅上的朱樉立刻腾地起身,一把推开了身上的姬妾,就这样坦露着胸膛,拿起驿站的急报,看完后再也没了寻欢作乐的心思。
“传宁正、邓镇前来议事!”
宁正是镇守边疆的手握军权的第一人,而邓镇是朱樉的小舅子,这二人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二人被朱樉紧急召来,想必也知道了是什么事,所以刚来到秦王府,他们相互对视一眼,心里已然有了主意。
“见过秦王殿下!”
朱樉急忙问道:“金陵的事,想必你们也听说了,我们该当如何?”
邓镇首先回答:“殿下勿慌,此时局势尚未明朗,等到燕王和允炆殿下分出胜负再说不迟。”
这分明是废话,此时朱樉也不掩饰自己的心思,直言不讳道:“你们说,本王有没有机会去争一争那九五至尊的宝座?”
眼下也没外人,朱樉此言,算是挑明了自己的心思。
宁正这才站出来,抖了抖袖袍说道:“殿下,非是臣不愿意,只是,目前我们关中消息闭塞,万一燕王或者允炆殿下此时已经分出了胜负,并且局势已经稳定,那么我们这可是谋逆的大罪!”
朱樉也明白了这二人的意思,如果天下乱,那么他们就火中取栗!
“即日起,我要一个时辰知道一次金陵那边的情况,宁将军,你即刻到兵营,厉兵秣马,等待时机!”
宁正和邓镇对视了一眼,知道这机会,有可能就要来了!
这则消息,很快地传到了蜀地、中原、交州等地,整个大明朝都开始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天下原本明朗的局势,顷刻布上一层阴云。
朱允熥坐在床榻上,刚刚喝完了赵有容给他煲的汤,身后的十一已经将各种消息,悉数地报给了他。
“天下之乱,非我之愿,不过,不这么做,谁能看得清未来是我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
朱允熥情不自禁的小声嘀咕着。
颇有一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轻松自如感。
“殿下,朱允炆派出瞿能、平安袭扰常将军粮道,这是否,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十一出言提醒着。
朱允熥却笑了笑,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舅舅没那么不堪大用,你且看好了。”
见到自家殿下如此自信,对方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多说什么:“还有一事,殿下的翁丈,兵马指挥使赵思礼近日来颇为不悦,燕王登上大位后,出于防范,将赵大人的官位罢免,给了一个散骑侍郎的闲职,如今的兵马指挥使由燕王的心腹王聪担任。”
朱允熥冷笑连连:“看来四叔对咱防范很深啊,不愧是四叔,即便咱如此,也没放松应有的警惕。”
“咱知道了,且退下好了。”
身后的十一一如之前那般,来得无声无息,去得无影无踪。
朱允熥刚走出暗室,赵有容就来到了他的房间,看起来忧心忡忡,有什么事情的样子。
“有容,怎么了?”
赵有容带些哭腔,开始哭诉起来:“父亲自从被罢免官职之后闷闷不乐,今日又受到了新任兵马指挥使王聪的挑衅,一气之下,便与之打了起来,惊动了陛下,如今父亲被陛下已经押入天牢,生死未卜!”
朱允熥知道自己这位老丈人的性子烈,只是没想到竟然会闹得这么大,甚至被押入了天牢。
只不过是十一几个时辰没看到他就出了这样的事,实在是令人无奈。
“想必,不久陛下就会召见我们了,静观其变吧。”
如朱允熥所料,很快,就有宦官传召他们觐见。
夫妻二人再次来到慈光殿,只见朱棣和王聪在慈光殿中,王聪甚至有些鼻青脸肿的。
看来王聪被赵思礼打得不轻。
“见过陛下!”
朱棣冷眼看着面前二人:“今日宫中发生的事,你可知道了?”
朱允熥说道:“不敢欺瞒陛下,侄儿也是刚刚知道。”
朱棣掐着腰,凝视着自己的的好大侄:“同朝为官,赵思礼竟然殴打同僚,本王分明好心提拔他,他却不领情,你说,他该当何罪?”
这边的朱允熥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按大明律,应当革职,并且贬为平民。”
一旁的王聪闻听此言却恶阴狠道:“我看按律当斩!赵思礼不去朝中任职,而是赖在巡防营中不走,并且私下拉党结派,意欲何为?莫不成是想造反?”
其实这是朱棣的意思,就是想把造反的这头帽子扣在赵思礼身上,从而把赵有容一家拿下,彻底的剪除朱允熥的羽翼。
朱允熥心里自然是跟明镜似的。
当即开始疯狂秀操作。
“咳咳咳,若真是如卿家所言,岳丈在巡防营多年,想要造反早就造反了,以他的名望,说不上振臂一呼,千呼百应,至少也是有一些亲信跟随,可是你看他这样做了吗?”
“我想只是他舍不得巡防营,心里落差太大,故而抱怨,都是同朝为官,如陛下所说,王卿为何不能对岳丈咄咄相逼,以至于拳脚相向呢?”
蒋瓛此时不敢正视朱元璋的眼睛,低着头说道:“我觉得以李大人的智慧,绝对不会在此时做出这样无的放矢的举动,还请陛下静观其变。”
朱元璋此时也反应过来,原本想要冲出去的心也为之按捺下来,说道:“也罢,再看看再说。”
就在众臣犹豫不决之际,突然一个宦官的声音响起。
“不好了,不好了!燕王殿下率领大军把金陵城给围起来了!”
那尖锐的声音如同利剑一般直接刺破了大殿上的争吵。
众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甚至是有些不知所措。
特别是场上的武将,是大家关注最多的,他们彼此对视,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不知道是谁带兵,押注在了燕王殿下那边。
可是左看右看,武将都在啊!
那燕王殿下哪里来的兵马?
不是说燕王殿下孝心仁厚,听闻皇帝陛下驾崩哭了三天三夜,差点晕厥,只身匹马地前来金陵吗?
难道这些都是假象,都是燕王为了迷惑朝中大臣所做出的假象?
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在了众人的心中。
就连一向自诩为燕王党的黄彬等人也有些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朝堂陷入了更深的恐慌之中,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有朝臣出来,指责李善长道:
“李善长,你竟然勾结燕王意图谋反!我看这诏书分明是你们伪造的!”
皇太孙朱允炆一派此刻的底气又硬气了起来,开始意图把燕王所谓的正统性给推翻。
朱允炆暗暗给李景隆使了个眼色,趁着无人注意,后者悄悄地溜出了大殿。
此时,朱棣一派的人激动了起来,如今李善长手里有诏书,外面又有自己的大军围城,这不是帝位已经稳了!
隐藏多年的燕王党再也不用装了,黄彬此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既然如此,我等前去迎接燕王殿下进城!迎接未来的新皇登基!”
越来越多的人此刻也出言附和道,他们一个个义正言辞,仿佛早已将忠诚献给了燕王。
可是他们那眼神深处却藏着算计和利益的光芒。
......
朱元璋得知这些官员的话,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大明,在自己死后竟然如此地脆弱,才不过刚刚身死,就有一大批人跳出来意图争夺皇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明江山,又要陷入战乱之中!
“我真是看错朱棣了!本以为他会是个守好社稷,护佑子侄江山的忠臣,没想到也是个野心贼子!实在可恶!”
朱元璋恨不得此时要将朱棣狠狠地碎尸万段,教育一下这个大逆不道的儿子!
他冷眼问向蒋瓛:“究竟是谁带兵,充当朱棣的先锋军!”
蒋瓛犹豫了一下,这才回答道:“禀陛下,是蓝玉!”
“蓝玉!”
朱元璋此时更加奇怪,蓝玉不是刚刚被调离金陵,去了滁州!
而且,蓝玉可是朱允熥的舅姥爷!怎么可能会不帮助他,而选择了朱棣!
等等......允熥......
朱元璋此时不知道为何心里有一种特别奇怪的想法,这一切,就好像有人在暗中操纵一样,若是真的朱棣和朱允炆打起来,那么,得利的会是谁?
不正是自己大孙子允熥吗?
“这难道是允熥的主意,还是蓝玉的主意?又或者......”
朱元璋此刻的心里竟然升起一个非常可怕的想法。这李善长真的就是真心投靠朱棣?
这背后莫非还有着自己看不到的一面?
“蒋瓛,太医是否去允熥的寝殿了?”
闻言后一旁的蒋瓛点了点头。
如今,朱允熥的寝殿之中,就好像与世隔绝了一般,外面的皇位之争似乎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静静地躺在寝帐里,一旁的太医给他搭着脉。
“皇太孙这是身体太过虚弱,受了风寒所致,我开一副药,让皇太孙殿下静养就好。”
一旁的朱允熥的妃子赵有容才松了一口气,紧紧握着他的手,两个人的手掌互相握在一起,特别温热。
“那就多谢了。”
太医为朱允熥诊断完,刚要起身离开,朱允熥声音有气无力的问道:“我听闻宫内似乎有动静,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太医先是一怔,接着连忙说道:“没,没事,殿下安心养伤,宫内没有任何的事情发生。”
朱允熥眸子当中的精光一闪而逝,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地说道:“看来是咱多心了,辛苦谈太医了。”
赵有容握住朱允熥的手,此时外界的一切事,都让朱允熥暗地地封锁了起来,不可能传到她所在的凤仪殿。
所以,奉天殿之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怎么了?殿下?”
朱允熥咧嘴一笑:“没事,有容,咱现在重病在身,从现在开始不能离开床榻半步,你要好好照顾我。”
朱允熥看似对对方有些依赖。
引得赵有容打趣道:“殿下还真是孩子脾性,放心,我不会离开你半步。”
朱允熥轻咳一声:“有容,你去帮咱去偏殿熬点药汤吧。”
赵有容拿起太医开的药,就是往着偏殿走去。
等到赵有容走远了,朱允熥却是忽然从床上坐了起来。
“十一,那个太医去了哪里?”
朱允熥身后,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殿下,那个太医一路到了后宫,我跟着他见到了蒋瓛。”
朱允熥原本慵懒的眼神突然变得犀利起来,就像是能够看透一切。
“果然如此,蒋瓛现身,就说明皇爷爷根本没有死,恐怕皇祖父是诈死,正在某处关注着金陵城内的一切,我装病,皇爷爷那边关心则乱,露出了马脚。”
若是朱元璋在此处听到这话,定然会对朱允熥刮目相看,没想到平时的时候看上去有些玩世不恭的后辈已经老谋深算至此,看似他已经失去了先机,但是,朱允炆和朱棣似乎一直被他牵着鼻子走。
“能不能找出如今皇祖父藏身何处?”
那道黑色身影停顿了一下说道:“属下的人已经开始去查了,想必很快就会有答案。”
对于这个答复朱允熥很是满意。
“很好,在此之前,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朱允炆特地下令,加封瞿能为镇远侯,平安为安定侯,食邑每人增加三百户!
平安首战告捷,更是跃跃欲试,誓要将后续的运粮官全部阻拦在广陵一带,不让后面的粮运过去一粒!
而派出去的斥候在连番多次打探后,也终于汇报道:“将军!你让我们前往山间小路偏僻处蹲守,我们果然蹲守到了人!”
平安立刻来了兴趣,直接揪起士卒的衣领问道:“不知是何人领兵?”
斥候回道:“汝南侯梅思祖之子,梅殷!”
瞿能和平安听到这个名字皆是一愣,异口同声地道:“梅殷?!”
对于梅殷之名,他们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朱元璋的女婿,真实的实力,带兵的天赋一概不知。
“你确定?不是蓝玉、朱能、丘福等人?”
平安皱着眉头,有些难以置信。
“不是,标下看得真切,那人的确是梅殷!”
平安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看来朱棣无能,朝中无人,竟然让一个驸马运粮领兵,实在可笑!”
可是瞿能却是老成持重,保持不同的意见:“我们不可不防!不管梅殷实力如何,我们绝对不要大意!”
有些翘尾巴的平安却是无所谓:“我看老瞿你是小心大了劲,本将自带领本部骑兵去骚扰一下粮道,定叫他有来无回!”
说罢,平安持起大斧,仅仅带了三百骑兵,向着打探来的粮道前去。
瞿能还想阻止说些什么,但是平安为人粗犷,有关张之风,只怕越是劝说,反而越是起到反效果。
只能是悻悻作罢。
“随我缓慢前行,若是出现情况,也好接应。”
瞿能安排兵马,缓缓跟随着。
只是平安骑兵太快,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接近了梅殷的行军部队!
又是简单粗暴的带着人马冲阵。
“不好,敌袭!”
梅殷假装撤紧缰绳,向后退去。
辎重部队也是丢灰卸甲准备跑路。
平安见梅殷毫无阵法的布置,以及逃窜的大部队,不禁更加轻狂。
“什么驸马,我看只有讨好公主的床上功夫,一番花拳绣腿,也敢来沙场上卖弄!”
平安说着,挑开一袋粮食,打算再次收缴战利品。
只是粮袋一破,发现却是些草料。
甚至是传出真真的煤油味来!
“假的?!”
看清楚上当后,平安的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
而在此时的梅殷大手一招,无数火箭朝着平安落来,而他本人拿起长刀,向着对方冲去。
“平安!还不知你已经中了我的计了!”
梅殷手中长刀运转如风,朝着平安劈去。
那平安不愧是一员虎将,丝毫没有慌乱,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举斧抵挡。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两个人刚一交手,平安有些诧异梅殷的力气竟然与他不相上下!
“这个家伙,力气怎么会这么大?!”
梅殷撤防收刀,俊俏的脸上浮现一抹笑容。
这抹笑在平安看来仿佛在嘲笑他一样。
平安心中怒火升起,举起大斧向着梅殷劈来,大开大合。
但是梅殷丝毫没有乱掉自己的章法,反而游刃有余地与平安周旋。
平安没想到,眼前此人竟然如此厉害,恐怕真实实力还要在他之上。
四周大火已经升起,梅殷大手一挥,四处埋伏的人手立马出现,弯弓搭箭,箭矢如同是雨点一般砸了下来。
平安带来的三百骑兵不说全军覆没,至少没了一半。
看到这一幕的平安心在滴血!
如今的他兵微将寡,也只能是就此作罢。
考虑明白了这一点后,平安大喝一声。
“速撤!”
不过就在他分神的时候,殷梅瞅准空隙打算来一个致命一击!
只是瞿能匆匆赶来,大叫一声,冲进二人的战团,一刀架开梅殷的致命一击。
平安不再恋战,与瞿能且战且退。
梅殷也没有追击,放任二人离去。
此战大捷,自然也就传到了宫内。
朱棣听闻,顿时感到长出了一口气,扫除了先前战败的阴霾。
“没想到梅驸马竟然有如此天赋,当赏!封梅驸马为关内侯,赏赐食邑!”
李善长适时地拍马屁道:“陛下圣明!”
朱棣这个时候把目光看向李善长:“传召这件事情就得劳烦李相去一趟前线了。”
李善长一副当仁不让的神色:“谨遵陛下圣旨!”
......梅殷撤防收刀,俊俏的脸上浮现一抹笑容。
这抹笑在平安看来仿佛在嘲笑他一样。
平安心中怒火升起,举起大斧向着梅殷劈来,大开大合。
但是梅殷丝毫没有乱掉自己的章法,反而游刃有余地与平安周旋。
平安没想到,眼前此人竟然如此厉害,恐怕真实实力还要在他之上。
四周大火已经升起,平安带来的三百骑兵不说全军覆没,至少没了一半。
平安的心在滴血!
“速撤!”
瞿能大叫一声,冲进二人的战团,一刀架开梅殷的致命一击。
平安不再恋战,与瞿能且战且退。
梅殷也没有追击,放任二人离去。
此战大捷,自然也就传到了宫内。
朱棣听闻,顿时感到长出了一口气,扫除了先前战败的阴霾。
“没想到梅驸马竟然有如此天赋,当赏!封梅驸马为关内侯,赏赐食邑!”
李善长适时地拍马屁道:“陛下圣明!”
“矫诏,李相,劳烦你去一趟前线了。”
李善长叩谢道:“谨遵陛下圣旨!”
此时,前线,常茂大营
自从常升的死讯传来之后,常茂就悲愤欲绝,几乎要起兵与朱允炆在下邳决一死战!
但是身边众将苦苦劝阻,又加上守将盛庸几乎闭门不出,绝了常茂这番念想。
就在常茂每天问候盛庸祖宗八百遍的时候,梅殷带着粮草以及大败敌军的消息传来了过来。
常茂连忙出营迎接梅殷。
“常将军!此行幸不辱命!”
梅殷双手抱拳,朗声开口。
常茂快步走上前,把对方搀扶了起来,一脸的感激:“此次多谢梅驸马为我出了一口恶气!”
梅殷依旧儒雅谦让:“我等都是食君之禄,当报君恩!”
此时的大殿之中,一群人群情激愤地想要出城迎接燕王朱棣的兵马。
朱允炆已经看透了这些人,此刻,谁是燕王派、谁是中立派在此时此刻可谓是一清二楚。
不过,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纵使朱棣和蓝玉带了兵马前来又怎么样?
他难道在这金陵之中就没有人了?
这样想着,他缓缓走下御阶。
而此时,李善长来到了朱允炆身边。
朱允炆冷冷地道:“李相,我需要你给我一个解释!”
却见李善长不紧不慢地道:“还请殿下勿怪,这是我自作主张的主意,殿下试想,如果您亲自登基,天下又有几人信服?几人俯首称臣?我这也是为殿下着想。”
朱允炆听完整个人都愣住了:“为我着想?”
“李相这是何意?”
李善长拈着胡须,此刻却露出来一个老谋深算的表情说道:“燕王只是暂时地登基为摄政王,您可以用燕王来威慑群臣,隐居幕后,用燕王来借刀杀人,岂不是美哉?而我,依旧是殿下的人。”
那朱允炆从小被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授课,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自然是有脑子的,虽说不多。
他若是信了李善长这话就有鬼了!
李善长好像是看出了朱允炆所想,展齿一笑:“殿下也不想想,为何燕王能够这么快聚集一匹人马?其实,这是我和蓝将军的计划,我早就想好了。”
“这般所为,是准备替殿下控制燕王,用燕王来威慑其它对皇位有想法的人,但我们依旧是殿下的人,等待天下平定,燕王在我们手里还不是任我们宰割?”
朱允炆听了李善长这话,竟然觉得也颇有些道理。
“你们这不是在陪四叔演戏,来诓骗于我?若是朱棣真的带兵进城,我落到他的手里,恐怕就不那么自由了!”
李善长惊讶于朱允炆竟然这么多谋起疑,问道:“那殿下如何才能相信我和蓝玉的一片苦心?”
扫视了一眼乱糟糟的朝局,朱允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帮我悄悄出城!”
两鬓斑白的李善长双眼微眯,像是在琢磨什么,片刻后点了点头:“可。”
此时的金陵城那高大巍峨的城门却关闭得严丝合缝。
金陵城门由厚重的实木打造,表面镶嵌着密密麻麻的铜钉。
而每个城门与城门之间的缝隙被特制的材料填充,毫无破绽。
负责守城的军士各个严阵以待。
李景隆此刻在城头之上,身边是两大心腹,瞿能与平安。
这二人也是名臣了,甚至在历史上,平安曾经差点生擒朱棣。
一车车滚木石头,一桶桶金汁不断的被运上城头。
沉重的滚木被士兵们吃力地推动着,那粗糙的木轮在黄泥路上碾压出深深的辙印。
每一根滚木都粗如人腰。
一桶桶金汁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城头的垛口边。
金色的液体在桶内微微晃动,散发着难闻的恶臭。
看着城外黑压压一片全员披甲的士卒,城头上不少没有打过仗的新兵脸色变得煞白。
他们不停地吞咽着口水,喉咙因紧张而上下滚动,清晰可见。
就连双腿都忍不住有些发颤,那年轻而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恐惧,身体微微晃动。
看到那些打过仗前辈依旧面色平静。
李景隆看着城外的朱棣大军,或者说是蓝玉的淮南军,心里莫名地松了一口气。
如果朱棣是带着他的燕赵之地兵马前来,他还有的头疼,毕竟那可是真的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但如果是蓝玉的淮南军,他还有几分信心。
大蠹在风中飘动。
城外朱棣的大军严整肃穆,列戟森森。
枪杆上的红缨随风飘动。
只要是在军队当中待过一段时间的都能够一眼看出这都是百战之师!
这些都是蓝玉手底下精心训练出来的士卒,跟随蓝玉南征北战,曾经立下战功无数。
如今,这些拱卫大明朝的士兵竟然对着他们的袍泽刀剑相向,不禁有些悲哀!
这个时候,作为全军统帅的蓝玉一身蓝金色的铠甲,身披大红披风,虎目含威。
如今的他不过才人到中年而已。
正是闯的时候。
而他也确实有这份心思。
他捋着自己的胡须,眺望远方。
心中不断的在盘算着。
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吐出口中的浊气来,他目光一瞥身边的一员虎将。
“丘福,去宣!”
那丘福身穿黄铜铠,手中持着一柄由精铁锻造的长枪,先是冲着蓝玉抱了抱拳,接着双腿一夹胯下的汗血宝马。
一人一马疾驰而出,来到城下,丘福勒住了汗血宝马,朝着城头上大声呼喊。
“城楼上的守军都给我听着,我们是燕王殿下的军队,陛下驾崩,燕王殿下奉天承运,得先皇遗诏,特地前来继承大统。”
“劝你们不要冥顽不灵!速速开门,燕王殿下乃是大明的正统继承人!”
丘福的声音在长安城楼下回荡。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自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城上诸位,难道你们要阻挡你们的皇帝陛下吗!大家都是大明的将士,大家都是大明的臣子!难道要同室操戈不成?把城门打开!陛下绝不会为难你们!”
丘福双目炯炯有神,如同利刃一般扫视着城楼上的守军。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
“我军给你们下达最后通牒,三通鼓!”
丘福举起手中的长枪,指向天空。
李景隆见了,不禁冷笑一声:“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瞿能!”
瞿能见到丘福,早已经暗暗拈弓搭箭,不等对面擂鼓,他的弓箭早到,朝着丘福射来。
丘福也是浴血之中杀出来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一支箭矢直奔他的面门,大笑一声。
“来的好!”
说罢,手中长枪朝上一挑,那瞿能的箭矢就被挑了开来。
“何人偷放冷箭!暗箭伤人算什么本事?!出城来与我一战!”
丘福长枪指着城头,大声喊道。
瞿能属于那种茅坑拉屎脸冲外的汉子,他当即对着李景隆说道:“还请我出城斩杀此僚!”
李景隆却是不紧不慢地观察起城外的大军来。
恰在此时,城外擂鼓声响起!
“可是......”
吕氏皱眉,刚想要继续说些什么。
但很显然,此刻早已经做好决定的朱允炆,是再也听不得半点:“我意已决,母亲不必再说了!”
“如今那满朝臣工,大都支持于我!更何况,母亲以为为我会没有万全准备,便行此事吗?”
伴随着朱允炆的这一句。
吕氏神色茫然。
却见得这边,一道身影缓缓自寝宫外出现。
而这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大明丞相——李善长。
“李大人!?”
在看到李善长的一瞬间,吕氏便是一脸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在李善长到来的一瞬间,她哪里还不知道些什么。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朱允炆最后,竟然会和李善长联合!
作为曾经的大明丞相,李善长其实早在胡惟庸案爆发之前,便已经逐渐淡出了大明朝堂。
但作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曾经的大明文官之首。
李善长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依旧是空前的。
“臣李善长,参见太孙!参见太子妃!”
一见了朱允炆,李善长没有丝毫犹豫,便是朝着朱允炆恭恭敬敬的行礼。
朱允炆一脸得意的扶起了李善长:“当不得相国如此,当不得老相国如此......”
“眼下,吾还不是储君,怎么可以称太孙呢?”
话虽然是这么说着,但朱允炆的动作和表情,可没有显示出半点的抗拒,显然对李善长的称呼很是受用。
而李善长这等人精,自然也就顺坡下驴:“有陛下遗昭在此,谁说殿下不是储君了?”
“待会等到遗昭公布,恐怕老臣就等称呼殿下为陛下了。”
一句话后,朱允炆朗声大笑:“爱卿,待会儿的话,那便待会儿再说吧!”
李善长对此,却是笑而不语:“如今朝中大臣,大半都支持殿下。”
“如今能和殿下争位的,也就燕王了。可他远在北平千里之外,一时半会还赶不回来。”
“只待遗昭一出,何人能和殿下相争?””
“事成之后,殿下就是万万人之上的皇帝了!”
那一声声的呼喊,仿佛有无穷无尽的魔力一般。
而朱允炆脸上的神色,则是愈加自得和狰狞:“那一切,就得仰仗丞相和诸位臣工了。”
“那一切,就按照我们此前的计划行事?”
很快,李善长便是直接点头到道:“不错,眼下,殿下最重要的就是在陛下停灵结束前,当着百官的面,公布这份遗昭,以顺利登上大位!”
顿了顿。
李善长将目光望向紫禁城之外:“这第二嘛,待得殿下登基之后,自然就是要开始削藩了!”
当李善长把这个问题抛出之后。
朱允炆笑着望向李善长:“削藩之事,齐泰和黄子澄到时候都会配合丞相。”
“只要削藩一成,那些藩王们便再也没有造反的能力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其一网打尽!”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朱允炆的眼眸里满是兴奋之色。
李善长笑着点了点头:“特别是为首的燕王朱棣,待得他前来之后,殿下一定不能放他离开金陵!否则,便是放虎归山!”
“明白明白!”
朱允炆再一次的点了点头:“众藩王之中,便以燕王的威胁最大!自然是要先行除去他!”
“不对!”
“还朱允熥那个孽种!”
朱允炆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带上了一丝狞笑:“等我登基之后,定要他知道,和我作对的下场!”
......
而此刻。
朱允熥的寝宫之中,这几日一直在为朱元璋祈福的朱允熥,缓缓的舒了一口气。
“殿下......”
身后一声呼喊。
朱允熥头也不会,直接询问:“让你查的东西,如何了?”
“老头子是真的驾崩了?”
“那遗体和陛下的样貌一般无二,但不排除有替身的可能性。”
朱允熥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思索:“那锦衣卫呢?”
“锦衣卫那边有何异动?”
片刻之后,那声音再一次的响起。
“蒋瓛身边安插的几人,在这段时间都是被拔除了......眼下他的行踪,我们还掌握不到。”
朱允熥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只是皱着眉头,望向奉天殿所在的方向:“希望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吧。”
“东宫那边情况如何了?”
“李善长前不久,秘密前往了东宫。”
朱允熥微眯着眼睛:“李善长和朱允炆吗?”
“没有想到,这位老相国啊,明明逃过了一劫,为什么又要搀和此事呢?”
朱允熥穿越所带来的影响之一,便是李善长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遭到胡惟庸案的牵连,被直接处死。
一直好好的活到了现在。
只是朱允熥没有想到。
这位老相国,明明已经逃过了死劫。
却还硬是要来横插这一脚。
“何必让自己晚节不保呢?”
朱允熥摇了摇头,而后望向了奉天殿所在的方向,脸上的表情瞬间冰冷无比!
“好戏,也是时候开始了。”
朱允熥一步踏出。
寝宫门大开,阳光映照在身,仿佛为他的身上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外衣。
......
而此刻。
紫金山上。
蒋瓛照常将锦衣卫查探到的所有消息,汇报给了朱元璋。
只是这一次,他的神色带上了一丝忐忑。
“你是说,李善长不久前在东宫和允炆秘会?”
伴随着朱元璋淡淡的一句询问。
语气虽然平淡,但蒋瓛已经能听得出那询问中隐藏中深深怒火。
蒋瓛把头紧紧低下,连忙道:“不久前,他才刚刚离开东宫。”
“这老不死的东西!”
朱元璋一声轻笑:“咱好心留他一命,放他颐养天年,如今却还不死心?”
朱元璋说着这话的时候,蒋瓛已经能感受得到那言语中潜藏的深深杀意。
“行吧,第一条大鱼冒出来了,等一切尘埃落定,咱再慢慢收拾他们!”
“蒋瓛,你先下去继续探查吧。”
只是朱元璋的话音刚落。
却听得这边,蒋瓛深呼一口气,是缓声道:“陛下,还有一件事。”
“是关于允熥殿下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