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武侠仙侠 > 那年那蝉那把剑徐北游端木玉无删减全文

那年那蝉那把剑徐北游端木玉无删减全文

默煜 著

武侠仙侠连载

第二日一早,老人若无其事地出现在徐北游和知云面前,带着他们在客栈的正堂吃过简单早点后,离开客栈去了城中的闹市。一路上徐北游和知云这两个年轻人早已没了昨晚的尴尬,而且徐北游这次总算是开了窍,主动给知云买了几个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知云自幼被崇龙观老观主收养,在崇龙观长大,却是没见过这些小玩意,一时间欢喜非常,爱不释手。老人丢给徐北游一个赞许目光,然后便自顾前行,徐北游则是要照顾睁大眼睛左顾右盼的小道姑,伸手拉着她在人群中艰难前行,不一会儿便不见了老人的踪影。徐北游回头看了眼看什么都新奇的小道姑,无奈叹息一声,干脆拉着她来到路旁的一个摊子前看起布袋戏来。布袋戏讲述的是当年的后建战事,起因是后建完颜氏五王一杯毒酒害死了当时年幼的后建小皇帝,...

主角:徐北游端木玉   更新:2025-03-12 16: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北游端木玉的武侠仙侠小说《那年那蝉那把剑徐北游端木玉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默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二日一早,老人若无其事地出现在徐北游和知云面前,带着他们在客栈的正堂吃过简单早点后,离开客栈去了城中的闹市。一路上徐北游和知云这两个年轻人早已没了昨晚的尴尬,而且徐北游这次总算是开了窍,主动给知云买了几个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知云自幼被崇龙观老观主收养,在崇龙观长大,却是没见过这些小玩意,一时间欢喜非常,爱不释手。老人丢给徐北游一个赞许目光,然后便自顾前行,徐北游则是要照顾睁大眼睛左顾右盼的小道姑,伸手拉着她在人群中艰难前行,不一会儿便不见了老人的踪影。徐北游回头看了眼看什么都新奇的小道姑,无奈叹息一声,干脆拉着她来到路旁的一个摊子前看起布袋戏来。布袋戏讲述的是当年的后建战事,起因是后建完颜氏五王一杯毒酒害死了当时年幼的后建小皇帝,...

《那年那蝉那把剑徐北游端木玉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第二日一早,老人若无其事地出现在徐北游和知云面前,带着他们在客栈的正堂吃过简单早点后,离开客栈去了城中的闹市。
一路上徐北游和知云这两个年轻人早已没了昨晚的尴尬,而且徐北游这次总算是开了窍,主动给知云买了几个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知云自幼被崇龙观老观主收养,在崇龙观长大,却是没见过这些小玩意,一时间欢喜非常,爱不释手。
老人丢给徐北游一个赞许目光,然后便自顾前行,徐北游则是要照顾睁大眼睛左顾右盼的小道姑,伸手拉着她在人群中艰难前行,不一会儿便不见了老人的踪影。
徐北游回头看了眼看什么都新奇的小道姑,无奈叹息一声,干脆拉着她来到路旁的一个摊子前看起布袋戏来。
布袋戏讲述的是当年的后建战事,起因是后建完颜氏五王一杯毒酒害死了当时年幼的后建小皇帝,大将军慕容燕带着皇叔完颜北月以及一干朝臣仓皇逃到巨鹿城,求助当时还是西北王的大齐太祖皇帝萧煜,然后便是西北大军北伐后建,打败后建五王,帮助完颜北月登上帝位,萧煜又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他,自此后建臣服,成兄弟之国。
既然是戏,难免与正史有所偏颇,战事中少不了各路神仙高人们前来助阵,各展神通,大打出手。这些曾经在青史上权柄彪悍的大人物们,也逃不过被脸谱化的命运,萧煜自然是剑眉星目,一身堂堂正气,宛若救世之主,而慕容燕和完颜北月就是软弱怯懦,唯唯诺诺,没有半点主见,台词来来回回只有几句,不外乎“萧王爷所言极是”,“王爷真乃神人也”,“王爷威武”。至于后建五王,则是个个气态阴沉,狰狞骇人,不折不扣的祸国奸佞形象。
看完后,知云对徐北游小声说道:“我听师祖说过这件事,其实是那后建小皇帝不甘被五王掌握朝堂,想要夺回大权,意图将五王引入宫中,以摔杯为号,引刀斧手尽屠之,却不慎走漏消息,被后建五王先发制人,率兵攻破皇宫,这才落得一杯毒酒的下场,师祖说这就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徐北游恍然道:“原来如此。”
知云又道:“不过后来的事情倒是没错,完颜北月这个皇叔做了后建皇帝,与本朝太祖皇帝缔结大梁城之盟,认太祖皇帝为兄,又娶了太祖皇帝的妹妹文和长公主,大齐立国之后,两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兄弟之国,后世仍以齿论。”
徐北游忽然问道:“如今的后建皇帝是谁?”
知云理所当然道:“当然还是完颜北月啊,虽然他今年得有八十多岁了,但他是有仙人修为的,我听师祖说起过,天下间有南北两大谪仙人,这位后建皇帝便是其中的北谪仙。”
徐北游有些震惊道:“也就是说当今圣上还得称呼后建皇帝为姑丈?”
知云点头道:“若是按照兄弟之国的后世仍以齿论,皇帝陛下要称呼叔叔,若是从亲戚上来算,则要称呼姑丈。其实也不止是后建皇帝,草原汗王的姐姐嫁给了太祖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太后娘娘,当今皇帝陛下的生母,皇帝陛下还得喊草原汗王舅舅呢。”
徐北游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这帮子皇帝王侯,里外里都是沾亲带故,可不就是先生说的家天下么!
看完布袋戏后,师父仍旧不见踪影,两人又漫无目的地逛了大半个时辰,买了几个没什么用的小玩意,人手一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知云虽然因为蒙着面巾的缘故没法吃,可拿在手里也是赏心悦目,只觉得满心欢喜。
徐北游一只手心安理得地牵着知云小手,另一只手拿着包括糖葫芦在内的一众小玩意,身后还背着一个长条布裹,若是将背后的天岚剑换成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孩,那么此时的徐北游就活像一个被妻儿重担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可怜男人。
知云被徐北游牵着手,不知是不是因为有袍子和面巾遮挡的缘故,没有先前那般羞涩,只觉得不复先前那般惶恐不可终日,甚至有种可以称之为踏实的感觉。
那股新鲜劲过去之后,知云便有些累了,于是两人找了一处人少的偏僻处,一起坐在路边的树荫下,看着近处的人来人往和远处的熙熙攘攘。
知云将自己的面巾掀起一点,露出那张曾经让暗卫都尉垂涎不已的诱人小嘴,咬了半颗山楂,细细咀嚼。
徐北游则是拿了根小树叉,在地上开始勾勒刚学不久的剑四。
知云咬着山楂,声音含混地问道道:“徐大哥,你说我们以后能去哪儿?”
徐北游手上的动作一停,然后扔掉了那截小树叉,用脚抹去了地面上那些常人根本看不懂的线条,叹息道:“是啊,能去哪儿啊?这普天之下都是萧家的。”
知云有点黯然,低头看到自己怀里的大小奇巧玩意以及手里还未吃完的冰糖葫芦,又有些心虚,小声问道:“买这些东西花了不少钱吧?”
徐北游摇了摇头道:“总共不到一钱银子。”
知云哦了一声,伴以似懂非懂的点头。
徐北游好笑地看了她一眼,这小道姑自小就在崇龙观里长大,自然是吃穿用度不愁,未必能分得清一钱和一两之间的差别。在西北,这一钱银子便是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钱,也只有穷人的孩子才会明白其中每一文钱的血汗艰辛,所以有时候不是吝啬抠门,而是因为一个穷字,若是富足有余,谁又愿意扔了面子不要,反而去斤斤计较?
徐北游唉声叹气道:“只能练剑了,把剑练好了,什么都不是难题。”
知云小声道:“你这心态可练不好剑,我听说那些剑仙们都讲究一个人剑合一,这就跟我们道门追求天人合一是一样的道理。”
徐北游翻了个白眼,“这样的高妙境界我可领悟不了。”
知云掩嘴而笑。
徐北游闭上双眼,右手食指中指比作剑指,然后效仿传说中的剑仙比划了个御剑动作。
若是有一日,他往前这么一指,就能御剑而行三万里。
那就真的此生无憾了。

解决掉青叶道人后,巡察使终于发现不对,自己的那名心腹至今还未回来,虽说此人平日里依仗修为多有散漫之举,但在大事上还是分得出轻重的,难不成是出了什么纰漏?
想到这儿,巡察使不敢疏忽,带着五名内侍卫朝正殿方向行去,然后刚到正殿门口就见到了这惊人一幕,自己那名心腹被无数细如牛毛的剑气硬生生地斩成了一地污血。
自己这个心腹有几斤几两,他最是清楚不过,实打实的三品巅峰修为,厮杀经验极为丰富,战力几乎可以抵得上二品高手,即便单独对上青叶道人,也有几分逃走可能,可就这么一个高手,竟然说死就死了?
这名暗卫巡察使眯起眼,望向罪魁祸首,然后他发现自己竟是看不透此人的深浅,不由得慎重道:“尊驾为何伤我暗卫府中人?若是尊驾不能给某一个交代,只怕某难以向上官交代。”
老人轻声道:“老夫杀人,何须向旁人解释?想杀便杀了。”
巡察使脸色大变,在他身后的五名暗侍卫更是举起手中长枪,齐齐指向老人。
老人平静道:“手中青锋少饮血,夜夜难眠常寂寥。”
巡察使终于按捺不住,脚下一点向后飞快退去,与此同时,在他身后的五名内侍卫则是齐头并进,五柄铁枪如同一片难以逾越的铁林。
老者望着这五名内侍卫,仅仅是抬起手,然后在自己身前横向缓缓一划。
于是在老人的身前便多了一把无形的剑,朝着五名内侍卫横掠而去。
剑气无形,剑意无相。
这便是剑十一,无相一剑,可能世人都已经忘了剑三十六到底是什么,毕竟一甲子的时光实在太久太久,哪怕在甲子之前,有人曾经让整个世界都感到深刻入骨的疼,但在甲子之后,好了伤疤也就忘了疼。
甚至这些接触过无数秘术记载档案的暗卫巡察使对此也不能完全了解,他虽然听说过剑三十六的鼎鼎大名,但终究没有机会亲眼得见。
今日老人要让剑三十六重现世间。
至于徐北游的三剑,不过是皮毛而已。
只有当局者才能体会到老者的这一剑是多么恐怖,竟是直接视五道铁枪的层层阻拦于无物,然后又透过了刀枪难伤分毫的玄甲,直接斩在五名内侍卫的身上。
下一刻,只见五名足有二品修为的内侍卫整个上半身全部飞起,而下半身则还保持着弓步的姿势立在地上。
他们手中的铁枪,身上的玄甲,没有半点伤痕,而整个人则已经一分为二。
只是伸手一划,五名二品高手就这么死了,没有半点反抗之力,甚至连让老者拔剑的资格都没有。
坐在地上的徐北游看到这一幕后,张大了嘴吧。
他一直都知道师父很高人,但万万没想到,师父竟是如此高人!
退到远处的暗卫巡察使刚要弯弓搭箭,看到这一幕后,几乎要心胆俱裂,不由在心底不由生出一股最纯粹的恐惧,整个身子都有些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下一刻,他做了一个即正确又很愚蠢的决定,逃!
老人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其实从动手到结束,老人都未曾挪动半步,脸上的神情也很平静,就像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会给人一种错觉,其实杀了暗卫和内侍卫也不是什么足以满门抄斩的大罪。
老者伸出手,轻轻一点。
正在夺命狂奔的暗卫巡察使如遭重击,整个人一个踉跄后扑倒在地,再也没有爬起来。
老人轻叹了口气。
随手杀掉这些小鱼小虾,对于老人来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成就感,若不是因为徒弟的缘故,老人其实并不想与他们发生什么交集,尤其是这种足以让他暴露在暗卫高层视线中的交集,但如果真的遇上了,老人也不会退缩,他初次握剑时,师父就曾对他说过,剑心即人心,可存敬畏之心,不可有怯懦之念,若是事事思量,处处斟酌,让三尺青锋久在鞘中尘锁,那还练什么剑?
徐北游靠着墙,刚才兴许是心情激动的缘故,竟是忘了疼痛,这空回过神来,又是一阵钻心的疼,喃喃道:“难怪先生说我北人南相是福相,早晚就要遇贵人,原来就是师父啊。”
刚好听到这句话的老者顿时气笑道:“贵人?你小子知道个屁的贵人。”
说话间,老人来到徐北游身边,那双看不出半点老态的手掌在徐北游后背的几个位置轻轻一按,接着便是伴随着徐北游闷哼的咔嚓响声。
老人平淡道:“伤口已经止血,过几天就好,至于其他,就是骨头有些错位,没什么大碍。”
徐北游从地上爬起来,将天岚重新归鞘,然后又活动了一下身子。
老人缓缓道:“以后你就跟我走吧,我把十年前没教完的剑接着教完。”
徐北游重重嗯了一声。
老人又把视线转向惶然不知所措的小道姑,顿了一下道:“你也跟老夫一起走吧,暗卫将整个崇龙观的人杀绝,中都肯定是待不下去了。”
小道姑愣了一会儿后,猛地捂住嘴巴,娇小身体不断颤抖,泪流满面。
老人对徐北游用了个眼色,让他解决这档子事情,然后一个人踱步去了殿外。
然后外面响起了一阵连绵不绝的杂乱声音,好像是利器划过血肉的声音,又好像人在临死前的呼喊,只是在片刻后就彻底归于寂静。
殿内,徐北游看着雨带梨花的小道姑,手足无措。
犹豫了一会,见小道姑有些哭累了,他伸手帮小道姑擦掉眼泪,轻声道:“死的人已经死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可活着的人还得活不是?刚才那些暗卫你也见到了,穷凶极恶,杀人不眨眼,咱们也算是共患难,这就算是患难之交了,所以你听我的,先跟着我们离开中都这个是非之地,到时候你愿意回道门也好,还是其他地方也罢,都可以从长计议,只要活着,就不算绝路,死了才是绝路。”
名为知云的小道姑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点点头。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依赖别人,所以许多冰山美人就是这么被攻陷的,现在的小道姑无疑处在最脆弱的状态,平日里的师长和师兄弟们都被暗卫屠杀殆尽,若不是徐北游出手相救,恐怕也已经惨绣春刀下,惊吓和悲伤之下,她早已失了方寸,所以对于徐北游这个患难之交的话语自然是言听计从。
徐北游看着这个可怜兮兮的小道姑,挺精致的一张小脸此刻早已经哭花,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别怕,有我在,就算我不顶事,还有我师父在,你也看到了,我师父是高手中的高手,杀人都不用拔剑,这些暗卫奈何不了我们的。”
神情黯然的知云点头道:“徐......徐大哥,我听你的。”
当徐北游首先从正殿里走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遍地横尸,血流成河,仿佛人间炼狱。
老人就站在这炼狱中间,背负双手,望着头顶一轮皎洁明月,徐北游被扑面而来的血腥味冲了个踉跄,脸色发白,回身捂住站在自己身后知云的眼睛,不让她去看这副人间惨剧。
知云隐隐约约也是明白了什么,跟着徐北游慢慢退回殿内。
片刻后,老人重新走进殿内,在身后留下一连串刺目的血色脚印。
知云躲在徐北游的身后,小手抓着徐北游的一截袖子,感受到老人的视线后,如同受惊的小兔一般,将大半个身子都缩到徐北游的身后,只露出一张小脸,怯生生道:“前辈好。”
老者一笑置之,望着眼前的年轻男女,忽然轻声笑道:“天下名剑三百万,唯有美人最诛心。”

徐北游终于要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了。
去外面的广阔世界看一看。
徐北游背着天岚和一个包袱,包袱里面装着一些换洗衣物,一些散碎银子,几个还算软和的馍,一块用油纸包好的熏肉,还有那三百两的银票。没人给他送行,他独自一人走到小方寨的寨门口,回头望了一眼后,径直离去。
接下来他要去丹霞寨,然后再从那儿跟着一支商队离开西河原地界,去本朝太祖的龙兴之地,中都。
徐北游没见过大世面,去过最大的地方就是丹霞寨,但不妨碍他很大气,按照先生的话来说,这是天生的,强求不来,也羡慕不来。来到丹霞寨,在寨子北边的货仓附近找到那支早就联系好的商队后,徐北游忍痛给了认识许久的镖头十两银子,得以混在商队雇佣的镖师中,坐上一辆拉货的马车,随着商队缓缓离开丹霞寨,踏上了漫漫旅途。
丹霞寨一点一点地在身后远去,终于是看不到了,直到这时徐北游才恍然发觉自己已经离开丹霞寨,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中都,对他来说好似是传说中的地方,这里即是本朝太祖皇帝的龙兴之地,也是前朝的边关第一雄城,至于怎么个雄城法,徐北游没见过,只是听过先生的只言片语,自然也想象不出来。
中都就像外面世界的一个缩影,光怪陆离,朦朦胧胧地看不真切,如梦似幻。
是的,世界。
在他小的时候,他的师父,也就是负剑老人,曾经给他描绘过一个别样的世界,那个世界中没有为了生计而生出的鸡零狗碎,没有为了生活而不得已的苟苟且且,只有常人无法想象的波澜壮阔。
在那个世界,有人乘剑出海,有人扶摇登天,有人用漫天大雪泼墨作画,有人拔起大江便是一剑,有神仙朝游沧海暮苍梧,有猛士一力敌千军。有佛门高僧,合十可成百丈金身,也有道门真人,稽首便让大地浮沉,有人持剑入局,横行天下。有人端坐局外,弈棋天下。有世内铁骑大战,有世外神仙斗法,有江湖,有江湖人的大风流,有庙堂,有庙堂人的大规矩,那是个让人神往且精彩无比的世界,却也是让小人物只能默默仰望的世界。
现在的徐北游,没有资格走进那个世界,他只能默默地仰望、神往。
不管是那一众权贵子弟们的世界,还是师傅描绘的这个世界,对于现在的徐北游来说,都太过遥远了,遥远到仿佛是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看着很美,但也仅限于看着而已。
毕竟两个世界的距离,又何止万里?行万里路,走不进另外一个世界,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被挡在门外。
一路无事,经过两天一夜的跋涉,徐北游随着车队穿过西河原,抵达中都城下。
中都给徐北游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几乎与山等高。
两道山脉之间,一座雄城很是突兀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将这两道原本并不相连的山脉完美地连接在一起。
其实在距离中都还有十余里之遥的时候,徐北游就已经可以依稀看到这座雄城的轮廓。整座中都依山而建,从正面望去,层层叠叠的瓮城沿着山势向上堆砌,足足有七层城墙如同梯田一般依次排列,足以让任何想要从正面攻陷这座雄城的敌人望而却步。
徐北游从栖身的货车上站起身,极目望去,想要看到先生曾经说起过的中都王府,那座屹立于中都最高处的府邸,以及传说中可以俯瞰整个中都全景的凌风阁。
可惜,他没有看到。
不过即便如此,中都还是给徐北游留下了最深刻的震撼。
他抬头望着这座雄城,忽然想起先生醉酒后常常念叨的一句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燕云十六州。明日且登凌烟阁,扶剑受封万户侯。”
——整座中都依山而建,所以城内的地势是呈现出倾斜向上的角度,外城地势最低,越往内城走去地势越高,城内许多权贵家族都是按照地势修建住宅,越是权势彪炳的,府邸的位置也就越高,而作为整个中都的中心,中都王府自然也就在中都的最高点。
王府占地极广,除了寻常权贵人家诸如引水入府造湖、兴建亭台楼阁等手笔,还有一座以人力建成的山峰,山高三十余丈,名为潇湘山,其山体上有四座依山而建的楼阁,由上而下分别被冠以凌风、临风、听风、迎风之名。
位于潇湘山顶的是凌风阁,居于凌风阁中虽然不能如传说中那般俯瞰整个中都,但也可以看到大半个中都。此时一名女子正略显慵懒地半躺在凌风阁二楼的一张软榻上,以手托腮,望着外面好似就在脚下的大半个中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怔怔出神。
沉思中的女子有一种让人惊心动魄的美感,仿佛洁白玉石雕刻而成的神女像,虽然没有冷漠高傲,但有一种不可见的凛然疏远之感,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过了许久,她终于回神,先是坐直了身子,然后伸了个懒腰,将曼妙身躯展现得淋漓尽致,可惜此时阁内并无他人,也就没人能有幸能目睹这难得的迤逦画面。
她整理了一下衣衫,重新恢复了平日的端庄模样,然后轻轻拍手。
一名侍女悄然走进阁内,双手自然下垂,在小腹处交叠。
女子轻声道:“准备一下,该回去了。”
“诺。”侍女应了一声。
女子想了想,接着道:“端木玉那边就不要理会了,让他在西北好好多玩几天。至于墨书大姑姑那边,还是知会一声吧,免得她又唠叨。”
侍女一一应下。
待到凌风阁内只剩下女子一人后,她换成了用手托着下巴的姿势,又开始陷入沉思,或者说怔怔出神。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轻微响动惊醒了女子。
女子回过神来,轻声唤道:“斑斓?”
波澜不是什么人,而是一只猫,一只祖传三代的波斯猫。
时至今日,女子仍是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老祖宗要给通体雪白的波斯猫取一个虎皮猫的名字。
斑斓,斑斓猛虎?
不过她曾听父亲说起过,叔祖倒是养了一只虎皮猫,唤名阳春,阳春白雪的阳春,与斑斓互为死敌,直到叔祖远渡重洋去了卫国,家里才变成了斑斓自己独大。而白猫斑斓这个侍奉过祖母和母亲的“三朝老臣”,没了大敌之后,变得越发慵懒随意起来,就是对待自己这个新主人也是爱搭不理的,活脱脱一幅目无余子且倚老卖老的权臣做派,以至于许多侍女在背地里都称呼它为斑斓大人。
片刻后,一道雪白的身影轻车熟路地从房梁上跳下,径直落到女子身边。
一双蓝色眼睛幽幽地打量着四周,竟是透露出几分人性的追忆感伤神色。
甲子之前,这儿是它的家。

入夜,青墨色的夜幕下,道观灯火依稀,重重黑影涌动其间。
一名老道人自九层楼阁的一楼正门缓步走出,手持一柄白玉银丝傅尘,神情凝重,正是老观主坐化之后的崇龙观第一高手青叶道人。
老道人抬头了眼头顶夜空。
无月也无星,竟是个乌云遮天的光景。
下一刻,一连串密密麻麻的机簧声音响起,足有近百枝弩箭一起激射向老道人。
青叶道人神情不变,仅仅是一卷袍袖,漫天弩箭便如同倦鸟归林,被他尽数收入袖中,然后再一挥袖,袖中弩箭原样倒飞而回,瞬间将十几名来不及躲闪的暗卫射成刺猬。
五名全身覆甲的黑甲士从黑暗中大步走出,只有两眼露在外面,如同两点猩红,双手持铁枪。
青叶道人望向这五名甲士,脸上表情转为惊讶,喃喃道:“就连内侍卫都出动了,看来这次陆沉真是铁了心要灭我崇龙观满门啊。”
所谓内侍卫,又称殿庭卫士,也就是百姓口中的大内高手,是位于王朝军伍武力顶端的大高手,总人数大约有五百余人,其中一等内侍卫二十余人,二等内侍卫百余人,剩余为三等内侍卫。平日里有拱卫皇帝及皇宫之责,隶属于暗卫府麾下,但没有皇帝手谕,即便是暗卫府的三位都督也不敢轻动,陆沉只是一名代都督佥事,远没有资格调动内侍卫,这五名二等内侍卫是由暗卫府三驾马车之一的傅都督亲自调来,为的就是对付青叶道人。
青叶道人实力高绝,按照俗世境界划分,便是一品境界,不过这五名二等内侍卫也不是庸手,每人都有二品修为,再辅以寻常兵刃难伤分毫的符篆玄甲,如此五名二品高手对战一名一品高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五名甲士结成一个圆阵,五柄长枪如林,朝着青叶道人大步前行。
老道人冷哼一声,手中拂尘一刷,拂尘上的银丝竟是迎风而涨,转瞬间便有十几丈之长,朝着五名内侍卫席卷而去。
五名内侍卫不惊不乱,只见为首的内侍卫轻喝一声,位于圆阵侧翼的两名内侍卫猛然加快速度,手中两杆铁枪如同两条孽龙,枪影漫天,水泼不进,将漫天银丝挡在三尺之外。
剩下的三名内侍卫则是趁此时机欺近青叶面前,三人一起出枪,简单直接,没有丝毫花哨,显然是出自军中的杀人之术,又经过多年厮杀磨练,在二品境界中已然趋于无懈可击。三柄长枪化作连绵不绝更甚雨势的急速残影,带出剧烈的刺耳声响,就连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也被三人长枪所带起的劲风挂出一道道细痕。
被三人围攻的青叶道人脚下步伐不断变化,整个人在一道道枪影之中好似闲庭信步,总在毫厘之间躲过刺来的长枪,同时空闲的左手不断结出一个个手印,意图打开身后九层楼阁中的大阵。
正所谓久守必失,虽然五名内侍卫的修为都不及于他,但凭借五人的同心协力,稳扎稳打,拖到最后,最先力竭的肯定是青叶道人,而且他也没有预料到暗卫会如此行事,没能事先打开大阵,只能在此刻行险一搏。
只见他身后的九层楼阁内有一盏盏金灯依次亮起,不一会儿的功夫,第一层楼阁已经是一片光明,只要九层万盏金灯全亮,那么老道人便可依此而守,同时也可传信给道宗祖庭。
此时此地,暗卫府对此自然早有预料布置。
一直在远远观战的巡察使伸出手,立刻有随从将一张等人高的血色大弓和一支漆黑羽箭递到他的手中,他深吸一口气,左手握住大弓,稳如山岳,右手则是将黑色羽箭搭在弓弦之上,然后他衣袖下的整条右臂青筋暴现,缓缓拉满弓弦,如满月。
下一刻,黑色羽箭悄无声息地破空射向被围攻中的青叶道人。
这一箭非是寻常之箭,箭头上镶嵌有专破高手罡气的玄铁精金,箭身上则刻有符篆,箭尾以鸠羽制成,以暗卫秘法射出,号称神仙之下无人能挡。
道门中虽然不乏“仙人”高手,但青叶道人显然距离仙人境界还有一步之遥,就在大阵即将开启的关键时刻,这一箭直接破开青叶道人的护体罡气,洞穿了他的胸口,将他的中丹田气府搅成粉碎。
原本正在缓缓开启的大阵戛然而止。
青叶道人缓慢低头。
几名暗侍卫毫不留手,将青叶道人直接钉死在墙壁上。
另一边,徐北游在那名暗卫高手的攻势下只能苦苦支撑,如今的徐北游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六品境界左右,面对足足高出自己三品的暗卫高手,虽然他爆发出足以媲美四品境界的强悍战力,但只是从负剑老人手中学到一点皮毛的他,还是没能如何威胁到这名久经战阵的暗卫高手。若不是天岚剑上有剑气自生,触之必伤,让那名暗卫颇多顾忌,恐怕此刻徐北游和知云早已变成刀下亡魂。
这名暗卫的实力虽然比不得巡察使和五名二等内侍卫,但也是实打实的高手,停留在三品境界多年,无论是杀人手段还是对敌经验,都是同僚中一等一的存在,只是这次遇到了徐北游这个怪胎,竟是久攻不下,再想到巡察使大人定下的时限,让他不由得生出几分恼怒之意。
越是恼怒,他下手也就越快越狠。
若是与同等实力的敌人交手,这种出手方式自然不甚可取,因为极容易被别人找到破绽,可惜徐北游与这人在根本实力上差得太多了,很多破绽他看得见,却抓不住,所以他支撑得越来越艰难。
又是一声金石之音。
天岚与绣春刀相撞之后,只见锦袍暗卫突然将身子一拧,全身上下好似柔若无骨,如同一条柔软长蛇,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绕过天岚,来到徐北游的身侧,然后一刀刺向徐北游的肋下。
这一刀来得十分突然,甚至已经超过了徐北游的想象,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人竟然可以将自己的身体扭曲到如此程度,虽然他已经竭尽全力闪避,但还是受伤了。
目睹了这一幕的知云忍不住啊的尖叫一声,满脸惊慌。
徐北游一手捂住自己的伤口,拄剑而立,剧烈的疼痛让他大口喘息着,说不出话来。
锦袍暗卫没有急着要了徐北游的命,而是一脚踢在他的胸口上,将徐北游整个人踢向一旁的角落,轰然撞墙,然后将目光移向如受惊小兔一般的知云,双眼眯起如同择人欲噬的冷血毒蛇,阴冷笑道:“反正你也要死了,不如在死之前让本官享受一下?”

丹霞寨,在西北这个贫苦地界,勉强算是数一数二的地方,可相较于中原的花花世界,就难免相形见拙,甚至是不值一提。
今天有一支马队带着来自繁华世界的高高在上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总共六人六马,可身上那股子气焰,却比六百披甲骑兵还要目中无人。
若是有识马之人在此,就会明白这六人为何会有如此气焰,三匹明显就是出自军中的天字号甲等战马,非将领不能骑乘,一匹宝竺国的“天马”,一匹出自草原的乌骓,最后一匹则更了不得,呈现出燕紫之色,竟是与传说中的飒露紫十分相像。马匹尚且如此,这些马的主人更不必多说,身份已经不能用一个“富”字来形容,必然要在“富”后面加上一个“贵”字才行。
领头的一名白衣公子,面若冠玉,乍一看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难免要心生亲近,可他座下那匹仅次于飒露紫的“天马”,却无时不刻都在提醒着旁人,这位贵公子绝不会是寻常的官宦子弟,甚至是寻常百姓一辈子都难以触及的“天上”人物,足以让一般人望而生畏,继而却步。
三匹战马上的是三个面容极为肖似的年轻男子,一举一动都带着极为浓重的军伍烙印,腰间更是堂而皇之地佩有军中制式佩刀,这几位也许不是军中之人,但肯定与军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骑在乌骓上的男子算是本地的地头蛇,他家老太爷是陕州都指挥使,位列三司,乃是掌握一州权柄的三位大佬之一,他本人虽然文不成武不就,可依仗着自家老子的威风,在西北地界上也是能横着走的角色。
至于最后那位骑着飒露紫之人,却是披了一件宽大袍子,兜帽遮挡了面容,依稀可以看出是名女子。
骑乘“天马”的贵公子瞧着和气,实际骨子里傲气十足,对其余几人有些爱答不理的意思,唯独对那名骑着飒露紫的女子异常热心。就在他跟女子轻声交谈的时候,那名骑着乌骓的地头蛇对三名佩刀男子中的一人用了个眼色,然后又朝白袍公子那边轻轻努嘴,小声问道:“李兄,这位是什么来头,好大的架子。”
被称作李兄的人露出一丝淡淡笑意,手指往上方轻轻一指,轻声道:“上头下来的大人物,伺候好了,没坏处。”
地头蛇暗暗咋舌,这几日,他与这位李兄算是相谈甚欢,虽然还没到无话不说的地步,但也隐约察觉到这位李兄的家世未必会比自家低了,要知道自家老爹已经是手握兵权的三品封疆大吏,再往上可就是真正能身着朱袍的二品公卿,这样的人物,跺跺脚,一州之地便要震三震,那位白衣公子能被李兄视作大人物,其中意味可就要让人细细斟酌思量了。
难不成是宗室子弟?
地头蛇悚然一惊,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转而说道:“近几日随着这位爷奔波,着实辛苦,听说琼脂楼的张妈妈最近梳拢了几个雏儿,等回去之后,小弟做东,还要请李兄不吝赏光。”
两人相视一笑,笑容中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暧昧,似如知己相逢,一切尽在不言中。
丹霞寨占地很大,但真正让它声名鹊起的,却是在几十年前的一场骑军大战,那场大战由两位成名多年的大都督亲自领军,两支当世最为精锐的骑军在丹霞寨杀得天昏地暗,乃至伏尸遍地,血流成河,留下的古战场至今还荒无人烟,传说大批战死士卒的冤魂不散,汇聚成一队队阴兵盘踞此处,使这儿变成了一块死地。
这一行六人的目的地正是被视作死地、凶地的古战场,去看一看先辈们曾经浴血拼杀过的地方。不过沧海桑田,如今的丹霞寨经过几番变迁,已经远离了古战场,甚至知道那片古战场准确位置的人都已经很少很少,即便有人知道,也未必敢去。
这几名明显是世家出身的男女,不知什么缘故并未携带随从,所以许多事情就要亲力亲为,在抵达丹霞寨之后不久,地头蛇便开始张罗着找带路的向导,只是因为以上原因,竟是没能找到一个,这让一心讨好佳人的白衣公子分外恼火,脸上虽然不显,声音却是微微低沉下来。
地头蛇不断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已经把雇佣向导的价码开到了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银子能做什么?可以在江南买十亩上等田地,至于西北这种苦寒之地,二十亩也是有的。
一个寻常之家,攒够二十亩田地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也许是五代,也许是六代,也许是永生难及。
即便如此,还是没有人来。毕竟民畏官如虎,这几位明显就是官家子弟的做派,又有几个不开眼的敢往前凑?银钱虽好,能不能到自家手里还是两说,即便能到手中,可去那个死地,还有命去花吗?
这天底下的人,出身会不一样,那都是命。可除了脑子不好使的,又有几个真的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衣公子的脸色终于是阴沉下来。
地头蛇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在他耳边响起,对他而言几乎不亚于天籁之声。
“你们要去古战场?我知道。”一名大约二十岁的青年出现在一行人的面前。
他出现的很突兀,好像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也很自然,好像他一直就站在这儿,只是被旁人无意地忽视掉了。
这种落差,让骑着飒露紫的女子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一身干干净净的青布衣衫,身后背着一个用棉布细细裹好的长条状物事,身材适中,清竣的面容上挂着干净且自然的笑容,正如这西北的天空,辽阔而高旷。
对于女子来说,她在这些年见过很多优秀男子,就说她现在身边的这位白衣公子,也是一表人才,心机手腕样样不缺,眼前的青年与白衣公子相比,无疑算不得英俊优秀,甚至有些不起眼,可他的身上却有一股势,让人耳目一新。那是好像在西北旷野里纵马驰骋的感觉,一往无前的势。
面庞藏在兜帽下的女子抿嘴一笑,好像看到了有趣的风景。
然后她收回了视线,兜帽下的面容连同心绪一起归于平静。
对于这个从小就见识了天有多高的女子来说,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却还不能让她感兴趣,更不能让她去好奇深究,甚至在心底留下痕迹。
毕竟世上的优秀男子实在太多太多了,眼前的男子就像森林中的一棵茁茁青木,纵然有些许不同之处,总归还是要泯然于莽莽森林之中。
即便是面对六位高门贵子,这名青年脸上的笑容也没有变化分毫,不卑不亢地说道:“一百两银子,不还价,我带你们去,包去包回。”
地头蛇从袖中扯出一块白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没好气道:“只要能带我们过去,少不了你的银子。”
就在这时,白衣公子忽然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语气中有着毫不掩饰的居高临下。
青年不在意地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牙齿。
“徐北游。”
一个与这方寨子格格不入的名字。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