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春竹姚翠兰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就断亲,不给娘家当血包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风挽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叮,前方发现马齿苋,请问小主,要不要?”“要,要!”姜春竹刚站起身,就听见耳边传来商城客服的声音。这家伙真架势啊,关键时刻给力,要不然,漫山遍野地找,多费力气。“春雨,景河,快点,这边好多马齿苋,够咱们吃好几顿了,”马齿苋虽然比不上野生黑木耳值钱,但是好吃啊,可以做成菜坨,包包子,可以凉拌着吃,辣椒爆炒,蒜蓉马齿苋,还可以做成马齿苋菜饼,好吃的花样可多了。想到这里姜春竹就想流口水,奶奶姜老太太活着的时候,经常给她做马齿苋菜坨,吃不完的马齿苋晒干了,等到冬天做成马齿苋干菜包子,也是好吃的很。
《开局就断亲,不给娘家当血包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叮,前方发现马齿苋,请问小主,要不要?”
“要,要!”姜春竹刚站起身,就听见耳边传来商城客服的声音。
这家伙真架势啊,关键时刻给力,要不然,漫山遍野地找,多费力气。
“春雨,景河,快点,这边好多马齿苋,够咱们吃好几顿了,”
马齿苋虽然比不上野生黑木耳值钱,但是好吃啊,可以做成菜坨,包包子,可以凉拌着吃,辣椒爆炒,蒜蓉马齿苋,还可以做成马齿苋菜饼,好吃的花样可多了。
想到这里姜春竹就想流口水,奶奶姜老太太活着的时候,经常给她做马齿苋菜坨,吃不完的马齿苋晒干了,等到冬天做成马齿苋干菜包子,也是好吃的很。
要是再回去,那岂不是又回了狼窝?搞不好,以后会被姜大勇给卖到醉春楼去。
“好闺女,婶子就是问问你的意思,本来婶子想着等你及笄,够了年龄,再去明媒正娶接你过来,哪成想,出了这事儿,既然他们一家子容不下你,那就跟着婶子吧,虽然咱家穷,只要婶子有口饭吃,就不会饿着你!”
姜春竹听了心里暖暖的,眼眶湿润,“婶娘,谢谢你,以后你就是俺的娘亲,这里就是俺的家了,”
周景山皱了皱眉。“娘,要是姜家日后再找上门咋办?他们可是不讲理的恶人!”
会不会到时候姜家倒打一耙,说周景山勾引姜春竹离家出走,这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真要是找上门来,娘就去找村里里正刘大叔出面主持公道,”
余秀英正色道,她向来与人为善,在平时一些邻里小事上,不争不抢,能忍则忍,能让则让,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有自己的原则。
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好的姑娘,被恶毒后妈和赌鬼兄长给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
“娘,村里人会不会说闲话?”周景山还是有些犹豫,
“这也不打紧,对外就说春竹是为娘的干闺女,正好和春雨俩做个伴,”
周春雨羡慕别人都有姐妹作伴,她没有,他们家又住在山脚下,离村里还有好长的一段路程,村里的小姐妹很难过来找她玩。
“这样好呀,春竹姐,以后你就是俺的亲姐了!”
周春雨高兴地拉着姜春竹的小手,开心地蹦高。
“那娘,”周景山还想说什么,余秀英打断了他的话,
“行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眼下最要紧的是想法子,咋着度过这个荒年!”
年成不好,春天蝗灾,夏天淹,秋天旱,家里仅存的一些苞米和糙米,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新米下来。
周景山是个大孝子,他听娘的话,
外面大雪封山,家里的糙米也不多了,唯一的鸡蛋也吃了,余秀英着急怎么给姜春竹补补身子。
想要身体好的快,吃的方面必须跟上,家里没有粮食了,他们可以吃点野菜糊糊,糙米粥,甚至喝点清可见底的稀饭,能撑过去这个冬天,可姜春竹那小身子骨够呛,摸着就是皮包骨。
“娘还有根银簪子,要不拿到镇上当铺去换点白面来,可是这大雪的天,也没法出门,”
余秀英焦急地看着外面没脚脖子深的大雪,去镇上来回要两个时辰,今儿个是不行了。
“娘,我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打点野味来,”周景山说着,戴上门外房檐下挂着的旧蓑衣就要上山。
“哎,雪这么大,你小心点,”余秀英担心山上太危险,大雪封山,山里野兽也一样没吃的,它们出来觅食,难免会伤人。
“没事,娘,你放心好了,这山就和咱家一样,我熟得很,”周景山从小就在大山里乱窜,对于眼前的这座山来说,就和自家院子一样,熟门熟路。
周景山迈开大步走得急,余秀英跛着脚,根本就跟不上,眼看着周景山的身影快要消失在门外,干着急。
这家人的日子真是快要过不下去了,大哥,不,相公为了救自己宁愿冒着危险去大山里,姜春竹听了心里既感动又着急。
看洋柿子小说里,别人穿越到古代荒年,都会自带金手指啊,自己咋就这么点背,没有呢?
姜春竹躺在被窝里,急得出了一身汗。余秀英站在门口,也是急得团团转,
周景河和周春雨吓得不敢说话,平时家里都是娘说了算,但是这个大哥,犟脾气上来,连娘的话他也不听了。
“砰!”一声巨响,把所有人都给惊呆了!
“娘,这是啥东西?”
一只灰色的大鸟从天上飞过来,不偏不倚,一头撞到了堂屋的门框上,
死了,正好落在周春雨的脚边,周春雨吓得赶紧跳开。
“山鸡,好大的山鸡!”周景河认得山鸡,他经常跟着大哥去山里摸鸟蛋。
“这是老天保佑,老天开眼!菩萨保佑!”
余秀英喜极而泣,正发愁没吃的,这么大一只山鸡,够全家人吃两三天了,炖鸡汤正好给春竹补补身子。
“快去把你大哥叫回来,把山鸡杀了!”
“哎,好嘞,”周景河听了娘的话,撒开脚丫子去追周景山,“大哥,快回来,家里有吃的了!”
周景山应声而回,看着这只足足有7-8斤重的灰色山鸡,惊喜不已。
“景河,春雨,你俩去烧热水,咱们晚上就炒山鸡肉,炖山鸡汤!”
“好嘞,娘,你不用去,陪着春竹姐姐吧,”
景河和春雨激动地跑去厨房干活,陪着大哥一块儿杀鸡。
姜春竹看着这一家人,相亲相爱,心里暖暖的,这样的家庭氛围多好呀,即使日子过得穷,但全家人一条心,齐心协力,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杀鸡这事儿不用余秀英操心,周景山那是手到擒来,自从八年前,他们爹周有福被抓去当壮丁,失去音信后,这个家,就靠着周景山给支撑了起来。
周景山有力气,会打猎,家里还有6亩水田,余秀英这身子也干不了多少活,其他两个孩子小,全指望着周景山养家糊口了。
余秀英也不肯闲着,拿出鞋底开始做鞋,她看到姜春竹那脚上的鞋子都烂的不能穿了。
哎,天可怜见的,这娃儿脚都冻伤了,听说山鸡的脑子能治疗脚冻伤,赶紧让周景山把山鸡脑子留出来。
“景山啊,你把山鸡的脑子留出来,给娘送来,娘给春竹抹冻疮!”
以前谁家小孩冻手动脚冻脸,下雪天就在院子里支起来一个大箩筐,下面撒上小米,箩筐一边用半截长小木棍支起来,木棍上拴着一根绳子,远远看见小麻雀下来觅食,钻进箩筐底下,随即用手拉绳子,就把麻雀给扣在了箩筐底下。
接下来把麻雀脑子弄出来,趁着热乎,抹在脸上手上冻伤的地方,接着再生把火,小孩把麻雀给烤吃了。
冬天日子清苦,山村里的孩子都会想着法子找吃的,如今家里米粮都快断了,谁家也不舍得撒小米去抓麻雀。
“来了,娘,你快给春竹姐姐抹上吧,”
但是古代30多岁女人生娃,就是比较晚的事了,不过,对于男人来说无所谓,到了七老八十一样可以生孩子,更何况,老三周有强也才35岁。
他们再接着要个儿子,完全没问题。
“婶娘,你把手伸出来,”
姜春竹示意薛素芳伸出右手,她小时候跟着村里的老中医学过号脉,略通医术。
薛素芳半信半疑地把手伸出来,她听说二嫂家,自从这个锦鲤儿媳进了门,家里好事一桩接一桩,发了财,还要盖新屋。
要是自己能跟着沾点福气也是好的。
姜春竹抓住薛素芳纤细的手腕,认真地号了号脉,然后问她,
“婶娘,你平时月事啥样,正常不?”
薛素芳听了后,脸微微红,小声说,“不正常,有大半年没来了,”
姜春竹明白了,“俺这三叔,也是大半年没回家了吧?”
周有强出去做工,年头年尾回来一两趟,也是害怕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宁愿外出做事赚钱,落得清净。
“哎是啊,他也是心烦,你奶看见他回来,就会叨叨这件事,”
姜春竹听完,噗嗤就笑了,
“婶娘,这男人不在家,你咋着能生娃?”
“这话说的倒也是,可是,俺都这把年纪了,还能生吗?”
薛素芳看着大女儿都快要说婆家了,脸上更红了。
“这有啥,婶娘还年轻着来,就是身子骨有点弱,你这月事也不正常,赶明下个大集,你跟着俺还有俺娘一块去镇上,龙圩镇西门那块,有个出名的老中医,姓秦,专门看这不孕不育可管事了,”
姜春竹想着下个大集带着余秀英去龙圩镇换膏药,再找丁大夫开点活血的药,她娘的腿轻了好多,一鼓作气接着治,说不准到了热天,就能治好了。
反正就是受寒受凉,没大事。
龙圩镇的老中医开中药制剂,先把月事调理好了,等三叔有空多回几趟家,这孩子说不准就能怀上了。
反正这男人不在家,单凭女人怀孕生娃,那是没门的事。
原本薛素芳对生儿子这件事,都不抱希望了,听了姜春竹的话,心里又燃起希望来。
余秀英也劝她,“弟妹,但凡有一线希望都不能放弃,再试一把呗,你们还年轻。”
薛素芳感激地热泪盈眶,连连点头,“行,二嫂,春竹,下个集上,就麻烦你们带着俺去。”
她也真是受够了婆婆和大嫂的白眼,自己觉着在村里也抬不起头来,活得憋屈。
“行了,别哭了,心情不好,对身子也有影响,”
余秀英说完喊着姜春竹和周春雨回家,周春雨还没有玩够,不想走。
“要不你们就在俺家吃饭吧,咱们中午炖鸡吃,”
薛素芳笑着说,正好婆婆给了她一只鸡不是。
“嗐,俺们这不也是有吗?”姜春竹笑着拍拍自己手里的鸡,这鸡被她拍得咯咯直叫。
“春雨,咱们回家,也炖鸡吃!”
周春雨一听就乐了,拉着余秀英的胳膊笑着问,
“娘,嫂嫂,俺奶咋舍得给咱们鸡吃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余秀英佯装生气地拍着女儿的手背,“你这孩子,咋说话呢?你奶不是一直很疼你们吗?”
甭管自家人怎么窝里斗,闹别扭,但是在外面,余秀英非常维护周家的门面,整个周家在村里给外人的印象,那就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族。
这样的话,她们孤儿寡母一家人,也不至于在村里受人家的欺负。
余秀英犹记得薛素芳刚嫁过来的第二年,村里有户人家和周家因为争地边儿闹矛盾,周有强年轻气盛被人家打了,周老太王凤兰二话不说,第二天就带着三个儿媳妇闹上门去,堵着对方的家门,骂了整整一天。
吃过饭,一家人坐在屋里休息,余秀英和孩子们商量起盖房的事。
“景山,景河,你奶说了,北山脚下那片宅地,就归咱家!”
“真的吗?娘,那可太好了!”
周景山听完大喜过望,他喜欢山脚下的房子,离村子远,过得清净,还可以经常上山打猎。
“不过,春竹觉着怎么样?会不会太偏了点?”
周景山回头看看姜春竹,好像在征求她的意见。
“相公,我没意见,我也喜欢那边的房子,”姜春竹欢欣雀跃地说,能顺利要的一套宅地,已经是万幸的事了。
“等明天去请张里正,立个文书,你奶这样口说无凭,立个文书还是有保证的,”
余秀英担心赵艳芹变卦,到时候再使出什么幺蛾子来,又有的麻烦。
“娘,我以后要是娶媳妇的话,去哪里盖房?”
周景河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余秀英问。
“哎呦,你这小子,这才多大都想到娶媳妇的事了?”
余秀英被老二逗得笑起来,“景河,以后这处老宅,就留给你了,真有了媳妇,咱就在这个老宅子上起新屋就是了,”
余秀英心下满足,想着两个儿子都有了宅地,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不,娘,我不愿意留在这边,我要跟着嫂嫂过!”周景河嘟着嘴说,
“好啊,景河,等以后咱们再在山脚下寻一处宅地,给你盖房,以后娘跟着咱们,就可以两家轮着住了,”
姜春竹听周景河说要跟着自己,心里觉着暖暖的,她现在看着周景河和周春雨,就和自己的亲弟亲妹一样。
“俺也要跟着嫂嫂过,嫂嫂,你们盖了新房,有没有俺的房间?”
周春雨拉着姜春竹的胳膊,撒娇地说。
“你这孩子,越发没大没小了,以后你就不嫁人啦?”
余秀英嗔怪地看了周春雨一眼。
“以后你和景河,每人一个房间,嫂嫂答应你们!”
姜春竹笑着答应他们。
“娘,青砖和木头,龙圩镇南边就有一家青砖窑,我去看看,木头的话,林地里那些木头够用吗?咱们还打不打一些家具?”
说起盖房大家就兴奋,还有好多事要考虑。
“景山哪,明儿个咱们去镇上,正好到了镇北面你姥爷家,让你姥爷帮忙去买青砖,正好拜托你姥爷和大舅二舅找几个村里的瓦匠,给咱们盖房就成,说不准还能省一点银钱。”
余秀英腿脚不便,所以这几年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周景山出面办理,在她眼里,毕竟还是个孩子,担心他上当受骗,所以这些买砖买料找工匠的活儿,就让娘家人帮忙料理。
这边周家老大周有财那是指望不上的,三叔周有强还可以,但是常年在外跑生意,他也忙得很。
“行,娘,今儿个早点歇息,明天咱们早早地去镇上,顺便拐到姥爷家去看看,”
去镇上来回就要两个时辰,所以,明天一大早就要赶去。
姜春竹想起来三婶娘看病的事,提醒周景山,“相公,明儿个三婶跟着咱们一块去,等下让春雨去和三婶打声招呼,明儿个早早过来。”
周景山说,“那正好,明天也要借三婶娘的板车,我这就过去,顺便和三婶说一声。”
他起身要去,姜春竹拉住他的手,示意让春雨去说。
周春雨会意,站起身,撒开脚丫子,噔噔噔就跑出门去。
她就喜欢跟着堂姐周玉花堂妹周如荣在一块玩,姐妹仨有说不完的话。
“对了,三婶娘去镇上做什么?难不成也要看病?”
所以,在古代就更不用说了,女人社会地位低下,嫁人全凭靠赌,要是有幸嫁给品质好,心地善良的人家,男人也懂得疼爱老婆,那么,女人就已经算很幸福了。
要是嫁给那样婆婆刁钻,男人又不护着自家媳妇的,结局会落得很惨,还有不少公婆重男轻女,儿媳生了女儿就不管不问,冷眼相看,哎,这样的女人都成了悲剧。
后世的姜春竹刚刚还听说了一件闹得轰轰烈烈的家暴案件,男的把女的家暴,打得终身都要佩带尿袋,差一点死了,可是打官司男人就盼了十一年,家里有权有势,估计过几年减减刑,人就出来了。
在后世现代社会,女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大夏国的古代社会了。
姜春竹有时候就和周春雨聊这些话题,让她学会以后如何保护自己。
姜春竹觉着自己挺幸运的,嫁到婆家,虽然日子过得拮据,但是婆婆心地善良,周景山对自己也很好,因为看她年龄小,现在还没有圆房,但是她从心里就已经认定周景山了,他就是自己以后的夫君了, 不离不弃,白头相守一辈子。
周春雨以后可不知道会怎么样,不知道能不能和自己一样,嫁到这么好的人家,哎女人啊,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全凭运气。
姜春竹和周春雨一路说笑着,陪着余秀英去奶奶王凤兰家里,余秀英的腿脚好了很多,但是她依然走路比较慢,要不是等着她,姜春竹和周春雨早就跑到奶奶家了。
“娘,不着急,你慢慢走,这条腿,现在觉着有劲儿了吧?”
自从听了丁大夫的嘱托,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姜春竹和周春雨都会轮流给余秀英帮忙按摩小腿,防止腿上的肌肉萎缩。
余秀英觉着有两个这么孝顺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她看着姜春竹就像自家大女儿一样,不,比看着周春雨还要贴心。
是不是老天看着她年纪轻轻守寡,男人没有了,带着几个孩子苦哈哈地过日子,老天怜悯她,所以,给她这么几个孝顺懂事的儿女,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当初她刚刚生下小女儿周春雨,周有福就没有了音讯,有人说他在战争中死了,要不是看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她真的想跟着自家男人就走了。
为了这几个孩子,她也得努力坚强起来,打起精神,养好身体,好好过日子,以后,她还要给景山和春竹帮忙带娃呢。
奶奶王凤兰就经常和儿媳们念叨,带大自己的孩子,那不叫没心事,完成任务了,要等着把孙子辈给带大了,才算是完成老一辈的任务,可以安享晚年了。
奶奶王凤兰这么说,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从年轻时开始,她就帮着老大家,给赵艳芹一手带大了三个儿子,老二家周景山周景河也是她帮忙看大的,那时候都是儿媳们下地干活,她在家里看着几个娃儿。
不过,到了生下周春雨的时候,余秀英的腿在冬天坐月子受了寒,不能下地干重活了,所以她就在家里看着周春雨,周春雨算是余秀英亲自带大的,和娘的感情特别深。
至于老三家薛素芳的两个闺女,奶奶王凤兰还是有点儿重男轻女,前面五个孙子都是她带大的,老三家要是生个男娃,她还能帮着带,可是,看薛素芳一下子生了俩丫头,而且薛素芳自己看孩子娇,不放心让年纪大了的婆婆带,所以,她亲自养大了两个女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