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有些题型用高中知识要苦思冥想,但用高数定理却很简单。
跟之前很多次一样,送考的陆砚舟又开始啰嗦:一般来说,竞赛题前面都可以用高三学过的知识拼一拼,后面的你实在不会就试试套定理。
我认真点头,嘴里念叨着:“柯西……拉格朗日……泰勒……”陆砚舟无奈,许知忆!
公式公式!
谁让你背人名了!
我呆呆的走进去时,陆砚舟一脸凉凉,感觉小姑娘已经学傻了。
开考时我才发现,薛晚晴坐我右边,穆辞坐我左边。
真是无语,考个试座位这么糟心……但是当铃声响起时,我依然认真开始答题。
竞赛的题量倒不多,但是大题非常需要思路和技巧。
前面都比较顺利,写到最后一题时我卡住了。
这道题25分,按照往年的成绩来看,一般在80以上的能进决赛。
最后一题就是分数线的分水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题。
更何况……这道题好像是陆砚舟讲过的,怎么写来着?
监考老师提醒距离考试还剩下30分钟,大家都目不转睛盯着卷子沉思,除了一个人。
薛晚晴是真不会,来参加考试也是意外。
上次期末考她专门找了个人作弊,谁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数学成绩还挺高,就被叫来参赛了。
如果这次成绩太差被老师怀疑,上次作弊的事情就包不住了。
她的位置离许知忆不远,偷瞄了好几道题,不过最后一题许知忆总是磨磨唧唧不写,薛晚晴有些心烦。
我按照之前的思路先写了一遍,然后放下笔继续思考。
陆砚舟上次说有个地方特别容易错,我得想想…薛晚晴这个角度刚好看见许知忆的卷面,见许知忆写完,她迅速抄下最后一题,然后放心补觉了。
我没注意到这些,也不再回想陆砚舟说的话,自己重新审题。
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很相似,但他们之间差一个条件:区间端点是否相等。
想通这一点,我把之前的作答过程一划,在旁边重新开始写。
铃声响起,监考老师收卷,学生们齐刷刷走出教室。
我冲着陆砚舟一挑眉,比出个“ok”的手势。
他一下笑出声,鼓励道:我们一一真棒。
竞赛改卷效率极快,下午就出了成绩。
班主任李老师在讲台上吐沫横飞的表达了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