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巷口的初逢广州的城中村,犹如城市脉络中独特的毛细血管,密密麻麻地分布在繁华都市的边缘。
狭窄的巷道两旁,握手楼比肩而立,将天空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
这里充斥着浓郁的市井气息,三轮车、小吃摊、杂货铺杂乱却又有序地排列着,演绎着别样的生活百态。
林华,刚过不惑之年,身形略显消瘦,长期的操劳让他的脊背微微有些弯曲。
他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蓝色工装,头发凌乱地散在额头,眼中透着疲惫与无奈。
此时的他,正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在巷子里四处张望,寻找着搭客的机会。
摩托车发出“突突”的声响,仿佛也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林华每月拿着5千的微薄工资,对于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大哥林威,55岁,创业失败后被巨额债务压得抬不起头,整天浑浑噩噩;弟弟林峰,45岁,靠着打临时工做木工,收入勉强糊口。
父亲早逝,母亲年迈体弱,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林华的肩上。
为了维持生计,他不仅要借短期贷款,下班后还得出来跑摩的。
蔡玉婷,一个年轻的女孩,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却已满是生活的沧桑。
她身形单薄,穿着一件不合身的旧外套,头发随意地束在脑后。
此时的她,刚从一家小餐馆兼职下班,怀里紧紧抱着给奶奶带的饭菜。
她一边匆匆走着,一边警惕地留意着身后,生怕那些催收员突然出现。
“姑娘,要搭车吗?”
林华看到蔡玉婷,停下摩托车问道。
蔡玉婷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林华那满是疲惫却又透着朴实的脸。
她犹豫了一下,看着天色渐晚,想到行动不便的奶奶还在家等着,便问道:“去福祥街,多少钱?”
“十块。”
林华回答,眼神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关切。
蔡玉婷咬咬牙,坐上了后座。
一路上,蔡玉婷紧紧抓着林华的衣角,一言不发,而林华专注地开着车,偶尔偷偷打量一眼后座满脸忧虑的女孩,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
第二章:各自的生活泥沼林华回到家,那间狭小昏暗的出租屋里,母亲正坐在旧沙发上,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疲惫。
“华儿,今天回来这么晚,没出什么事吧?”
母亲的声音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