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那边...用白糖抵运费?”
他食指的老茧摩挲着纸面,“像八九年换棉布那样?”
陆卫国没答话,把1973年的物资调拨本拍在桌上。
**石家庄前线**平安夜的霓虹灯映红雪地时,建军正在解放大厦前支摊。
军用帐篷里挂着泛黄的剿匪地图,每卖出一件棉服就贴颗红星。
醉醺醺的顾客问是不是抽奖,他灌了口衡水老白干:“这是老子的行军图!”
凌晨两点,最后一趟公交碾过冰碴。
建军蜷在帐篷里数钱,忽然发现纸币间夹着张字条:“赵在辛集。”
字迹用红墨水写的,和父亲三等功证书上的师长批注如出一辙。
**春运特快**绿皮车厢的煤烟呛得人流泪,建国却盯着托运单傻笑。
三十吨白糖换来的六个车皮,正载着加厚棉服北上。
餐车飘来红烧带鱼的味道,让他想起1988年那个改变命运的除夕夜。
列车驶过黄河大桥时,他摸出父亲塞的牛皮信封。
里面是1951年的剿匪日记复印件,某页用红笔圈着:“腊月廿九奇袭成功,因备足姜糖御寒。”
**决战时刻**大寒前一天,石家庄街头突然冒出二十个迷彩帐篷。
红色条幅上“木棉花温暖工程”的毛笔字,是陆卫国用通条蘸墨写的,撇捺间还带着拼刺刀的力道。
建军裹着军大衣吆喝,唾沫星子瞬间结冰。
他学着父亲当年在供销社摆摊的模样,把棉服叠成弹药箱形状。
有个老干部模样的顾客突然立正敬礼:“同志,这立领设计像我们老钢盔!”
**庆功宴**除夕夜的梧州港烟花满天,糖厂仓库的投影仪却播着黑白纪录片。
荧幕上的年轻陆卫国正带兵冲进土匪寨门,画外音铿锵:“大瑶山剿匪胜利,保障了土改工作...”红英忽然指着画面惊叫:“爸的绑腿!”
众人望去,只见战士脚踝处的绑法,与他们缝在棉服内衬的防风带一模一样。
建军醉眼朦胧地摸向怀中——那个卷款逃跑的赵老板,此刻正在辛集县公安局的审讯室里,冻僵的手指还粘着白糖颗粒。
陆卫国独自走到仓库天井,江风掀起将校呢大衣的下摆。
对岸新开的百货商城霓虹闪烁,映得江面如同当年燃烧的红河。
他摸出铁皮烟盒,取出片木棉花瓣放进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