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来谏言,皇帝你乖乖听我话 番外

我来谏言,皇帝你乖乖听我话 番外

历史咖啡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这天,方孝孺没等朝会通知,自个儿来了。天还没亮透,他就已经站在了奉天殿外,静静地候着。半个时辰后,朝臣们陆陆续续地到了。“咦?方先生?”“方孝孺?他怎么来了?”“不是说一直在家种地吗?”郑赐、张忱等人,远远地看见方孝孺的身影,顿时愣住了。一个个面面相觑,满脸的惊讶和疑惑。“奉和,这是……”郑赐快步走上前去,拱手施礼。方孝孺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这……”郑赐更加疑惑了。他看了看方孝孺,又看了看紧闭的奉天殿大门,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奉和,这,你这是又要……谏?”张忱也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问道。“莫非……又要进谏?”方孝孺依旧笑而不答。“这……”张忱和郑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担忧。“奉和,可千万要三思啊!”郑...

主角:朱棣道衍   更新:2025-03-17 20: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道衍的其他类型小说《我来谏言,皇帝你乖乖听我话 番外》,由网络作家“历史咖啡”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天,方孝孺没等朝会通知,自个儿来了。天还没亮透,他就已经站在了奉天殿外,静静地候着。半个时辰后,朝臣们陆陆续续地到了。“咦?方先生?”“方孝孺?他怎么来了?”“不是说一直在家种地吗?”郑赐、张忱等人,远远地看见方孝孺的身影,顿时愣住了。一个个面面相觑,满脸的惊讶和疑惑。“奉和,这是……”郑赐快步走上前去,拱手施礼。方孝孺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这……”郑赐更加疑惑了。他看了看方孝孺,又看了看紧闭的奉天殿大门,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奉和,这,你这是又要……谏?”张忱也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问道。“莫非……又要进谏?”方孝孺依旧笑而不答。“这……”张忱和郑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担忧。“奉和,可千万要三思啊!”郑...

《我来谏言,皇帝你乖乖听我话 番外》精彩片段


这天,

方孝孺没等朝会通知,自个儿来了。

天还没亮透,他就已经站在了奉天殿外,静静地候着。

半个时辰后,朝臣们陆陆续续地到了。

“咦?方先生?”

“方孝孺?他怎么来了?”

“不是说一直在家种地吗?”

郑赐、张忱等人,远远地看见方孝孺的身影,顿时愣住了。

一个个面面相觑,满脸的惊讶和疑惑。

“奉和,这是……”

郑赐快步走上前去,拱手施礼。

方孝孺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这……”

郑赐更加疑惑了。

他看了看方孝孺,又看了看紧闭的奉天殿大门,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奉和,这,你这是又要……谏?”

张忱也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问道。

“莫非……又要进谏?”

方孝孺依旧笑而不答。

“这……”

张忱和郑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担忧。

“奉和,可千万要三思啊!”

郑赐连忙劝道。

“如今皇上……皇上他……”

“唉,你这?”

郑赐欲言又止,满脸的无奈和苦涩。

两人叹了口气,对视一眼,只好默默让到一边。

他们也都知道,方孝孺这牛脾气,是谁也拉不回来的,他要谏,就让他谏吧……反正作死拉倒就是了……

……

内殿里。

朱棣听了锦衣卫的禀报,顿时吓了一跳。

“什么?!”

“方孝孺又来了?!”

“他……他又想干什么?!”

朱棣的声音,带着一丝惊恐和不安。

“皇上,方孝孺……他……他就在奉天殿外候着……”

锦衣卫低着头,小声说道。

“这……”

朱棣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猛地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

“他……他有没有带什么东西?”

朱棣的声音,有些颤抖。

“有没有……有没有抬棺材?!”

“回皇上,没有……”

锦衣卫连忙说道。

“方孝孺……他……他什么也没带……”

“只是……只是一个人站在那里……”

哦哦,

朱棣长出了一口气,稍稍安心了一些。

“没有抬棺材就好……”

“没有抬棺材就好……”

朱棣定了定神,迈步朝外走去。

……

朝会开始了。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朱棣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臣,杨荣,有本启奏!”

杨荣迈步出列,躬身施礼。

“讲!”

朱棣冷冷地说道。

“臣以为,四年靖难之役,之所以迁延日久,都是因为有一批死硬罪将!这些人抗拒天威,顽抗到底,才致使天下凶凶数岁……臣以为,对这些罪将,必须要严惩!”

杨荣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充满了愤怒

话音落处,几乎是人人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这些罪将,实乃罪大恶极,罄竹难书!”

“臣恳请皇上,将他们全部处以极刑!”

“以儆效尤!”

“……”

朱能、张武、张辅等人,立刻出列附和。

“臣等附议!”

其他武将们,也纷纷出列,齐声高呼。

“这……”

郑赐、张忱等建文旧臣,却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吭声。

他们知道,杨荣所说的“罪将”,指的就是铁铉等人。

这些人,都是忠于建文帝的将领。在战场上,他们英勇作战,宁死不屈。

而如今,成王败寇,自然就要被扣上“罪将”的帽子,处以极刑了。

但他们这些建文朝臣,本来也是戴罪之身,又怎么敢吭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嗯……”

朱棣点了点头,正要开口答应。

忽然,

一个熟悉,但让人提心吊胆的声音,再次在奉天殿上响起来——

“臣,方孝孺,有本启奏!”

……

“臣,方孝孺,有本启奏!”

这声音,不轻不重,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每个人的心头炸响。

朱棣的脸色,瞬间又是一变。

他刚刚放下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又……又来?!”

“这方孝孺,他……他到底想干什么?!”

朱棣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他死死地盯着方孝孺,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一丝难以言说的恐惧。

“这……”

文武百官们,也都惊呆了。一个个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

刚刚的紧张气氛,再次弥漫开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方孝孺的身上。

这一刻,他仿佛又成为了天地间的焦点。

“方孝孺……你今日到底干什么?”

道衍的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看着方孝孺刚正不阿的脸,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郑赐、张忱等人,更是紧张得手心都出了汗,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几乎要掐出血来。

“奉和啊奉和,你真的不能消停吗……”

“……”

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方孝孺的下文。

“皇上……”

方孝孺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沉稳。

“臣……今日不是来进谏的……”

“哦?”

朱棣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不是进谏?”

“那……那是……”

朱棣的心中,涌起一丝疑惑和……一丝淡淡的希望。

而与此同时,

“呼……”

文武百官们,也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刚刚的紧张气氛,瞬间消散了大半。

人人心里在想——

不进谏就好……

真的不能再谏了,

谏不得了!

额,

咳咳,

朱棣壮着胆子,忽然问:“方……方爱卿,你……你到底想说什么?”

“臣……”

方孝孺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静。

“臣今日,是来……献策的!”

“献策?”

哦……

朱棣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下来,这时才把屁股坐稳了。



“方爱卿,你……你有何良策?”

“皇上……”

方孝孺微微一笑说:“皇上,实不相瞒……臣……这段时间,一直在家,其实是种了一样东西……”

哦?

“种东西?”

朱棣一下有点好奇了。

“方爱卿,所种何物?”

文武百官们,也都愣住了,一个个面面相觑,眼巴巴地看着他,心里全是懵圈的——

“方孝孺,他……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种地?他……他真的会种吗?”

“不知道啊……”

“难道,还有什么稀奇的?”

“不会吧?”

“……”

咳咳,

这时,

方孝孺也不卖关子了,大声说:“皇上……臣种的,是土豆!”


那一刻,

他竟然……竟然感到了一丝害怕。

这种感觉,很奇怪。

他张辅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什么场面没见过?

什么人没杀过?千军万马,他都不怕。可偏偏,面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他竟然……怕了?

张辅摇了摇头,试图把这种奇怪的感觉,从脑海中驱逐出去。可是,那种感觉,却像跗骨之蛆一般,挥之不去。

他忽然觉得,方孝孺这个人,远比他想象的要可怕得多。

一念至此,

他猛地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可那种莫名的恐惧,却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久久不散。

……

京城,

也在一夜之间炸开了锅。

茶楼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唾沫横飞。

“嘿!要说这方先生,真乃神人也!”

“朝堂之上,一番‘反谏’,骂得那叫一个痛快淋漓!”

“油炸铁铉?皇上怎么可能干这种事?谁信谁傻!”

“可不是嘛!这事儿,肯定是有人造谣,故意抹黑皇上!”

“嘘!小声点!你想死啊?!”

“不过话说回来,方先生这招,也忒狠了点……”

“是啊!那是直接把皇上架到火上烤了……”

“唉,要我说,这事儿,本来就是真的……”

一个圆脸老者叹了口气,缓缓说着,

“你们也不想想,皇上要是不想油炸铁铉,方先生怎么会骂得那么起劲?”

“这……”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嗯嗯,

“妙啊!实在是妙!”

另一位红脸老者捻着胡须,赞叹不已。

“方先生这一招‘反谏’,真是出人意料!直接把皇上给逼到了墙角……”

“原本,皇上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堵住方先生的嘴,让他没法劝谏……”

“可没想到,方先生竟然来了这么一出,直接把皇上给将死了!”

“这下,皇上是进退两难喽!”

“哈哈……”

几位老者相视一笑,眼中都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一番谈吐,听得众人一愣一愣。

这时,

一位老者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不过……”

“方先生这次,恐怕是要惹祸上身了……”

是啊……

说到这里,

茶馆里立刻安静下来,人人都有点提心吊胆。

……

乾清宫内,暖意融融。

朱棣与道衍相对而坐,手谈博弈。

棋盘之上,黑白交错,杀机暗藏。

“大师,这棋局,正如人生啊……”

朱棣拈起一枚黑子,缓缓落下。

“每一步,都需深思熟虑,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道衍微微一笑,捻起一枚白子,轻轻放在棋盘上。

“皇上所言极是。”

“不过,人生,却比棋局,更为复杂。”

“棋局,尚有规则可循,人生,却往往出人意料。”

朱棣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是啊,就像那铁铉……”

“原本,朕以为,油炸了他,便可震慑群臣,以儆效尤。”

“可谁曾想,方孝孺竟然来了这么一出……”

“反谏……”

朱棣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无奈和苦涩。

“唉……”

道衍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皇上啊,事已至此,如今之计,唯有……斩首示众了。”

“斩首……”

朱棣沉吟片刻,似乎有些犹豫。

这时,

一个太监突然急匆匆跑进来。

“报……”

“皇上!皇上!出大事了!”

小太监的声音,尖细而急促,带着一丝惊恐。

“何事如此慌张?!”

朱棣眉头一皱,厉声喝问。

“回……回皇上……”

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颤抖。

“东昌……东昌……”

“东昌的百姓,给……给铁铉……立了生祠!”

啊?

什么?

朱棣猛地站起身来,眼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

“生祠?!给铁铉立生祠?!”

“反了!”

“全反了!”

道衍也惊呆了,捋着胡须的手,僵在了半空中,一脸的难以置信。

完了!

“生祠……”

他绝不是一般人,一下就看到了危机——

这是对皇上油炸铁铉的抗议!


郑赐的府邸,大门紧闭,门上挂着一块写着“谢客”二字的牌匾。

院子里,静悄悄的,连一声鸟叫都听不到。

几个家丁垂头丧气地站在门口,像几尊石雕一样,一动不动。

“老爷吩咐了,闭门谢客,一只苍蝇也不能放进来!”

一个家丁小声地对另一个家丁说道。

“唉,老爷也是怕了……”

另一个家丁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能不怕吗?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儿啊!”

“嘘……别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张忱、黄福、尹昌隆等人的府邸,也都是一样的景象。

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严令家人不得外出,不得多嘴。

毕竟,连黄子澄、齐泰这样的重臣都难逃一死,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唉,这世道……”

张忱坐在书房里,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长长地叹了口气。

“方奉和……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他的声音很轻,轻得几乎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

他知道,方孝孺是他们这些建文旧臣唯一的希望。

……

道衍、杨荣、杨士奇三人,则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整日派人四处巡逻,监视着京城内的一举一动。

“给我盯紧了那些建文旧臣,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异动!”

道衍站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对身边的几个心腹说道。

“是,大师!”

几个人齐声应道,转身离去。

杨荣和杨士奇,则负责搜集各种情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探着京城内的各种消息。

“大人,听说百姓们都在议论,说皇上太残暴了……”

一个手下向杨荣禀报道。

“哼,一群愚民!”

杨荣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

“他们懂什么?皇上这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

……

街头巷尾,百姓们的议论声,也渐渐地传开了。

“听说了吗?黄子澄、齐泰他们要被处死了!”

“唉,早就料到了……”

“朱棣这个人,太狠了!”

“嘘……小声点,别让人听见了!”

“怕什么?反正都是死路一条!”

“唉,这世道,真是没法活了……”

“也不知道方先生怎么样了……”

“方先生?他可是天下第一御史啊!”

“那又怎样?还不是……唉!”

“希望方先生能平安无事吧……”

“是啊,方先生可是咱们的希望啊……”

百姓们的议论声中,充满了恐惧、无奈和绝望。但同时,也夹杂着一丝丝的希望。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方孝孺的身上,希望方孝孺能够再次站出来,为他们争取一线生机。

……

方孝孺的府邸,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与京城其他地方的紧张气氛不同,这里显得格外平静。

家丁们来来往往,忙碌着各自的事情,脸上并没有太多惊慌的表情。

“老爷可是天下第一御史,谁敢动咱们?”

一个年轻的家丁,一边擦拭着门前的石狮子,一边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那是,除非他自己作死……”

年长的家丁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在他们看来,方孝孺就是建文旧臣的保护伞,只要方孝孺不倒,方家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家老爷,此时正在作死。

书房内,方孝孺正襟危坐。

烛光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墙上,显得有些孤寂。

“常威。”

方孝孺轻声唤道。

“属下在。”

一个黑影闪身而入,单膝跪地,正是方孝孺的贴身护卫常威。

“你去,传我密令。”

方孝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让那些义士们,明日行刑之前,闹出点动静。”

“是,主公!”

常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这是主公要开始反击了。

“记住,闹出动静即可,更不要伤及无辜。另外,留下一千死士,明日冒充百姓,随侍在吾左右!”

方孝孺叮嘱。

“属下明白。”

常威抱拳领命,身影一闪,消失在了夜色中。

方孝孺看着常威离去的方向,目光深邃,出神一会儿,他又轻轻喊了一声:

“方升,方平。”

方孝孺再次开口。

“老爷。”

两个小厮应声而入。

“把我的棺材抬出来。”

方孝孺淡淡地说道。

“啊?”

两个小厮顿时愣住了。

“老爷,这……这是……?”

方升结结巴巴地问道,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解。

“明日,我要抬棺死谏!”

方孝孺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老爷!”

方平和方升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老爷,万万不可啊!”

“老爷,您这是何苦呢?”

两个小厮声泪俱下,苦苦哀求。

“这是为了天下,为了大明!为了天下人有一点尊严!”

方孝孺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和悲壮。

“你们不必多言,快去准备吧。”

“老爷……”

两个小厮还想再劝,却被方孝孺挥手打断。

“去吧。”

方孝孺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方升和方平无奈,只得含泪退下。

很快,方家上下都知道了方孝孺要抬棺死谏的消息。一时间,整个府邸都笼罩在一片悲伤和恐惧之中。

“老爷这是怎么了?”

“难道,老爷真的要作……”

“唉,这世道,真是没法活了……”

家丁们窃窃私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和不安。这个老爷啊,刚说不要作死,现在又要作死了。

……

次日清晨,天色未亮,紫禁城内已是一片肃杀之气。

朱棣猛然惊醒,翻身下床,披上一件外袍,便急匆匆地朝外走去。

“来人!”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几个太监应声而入,跪倒在地。

“皇上,有何吩咐?”

“更衣!准备铠甲!”

朱棣一边说,一边大步流星地朝前走去。

他要去亲自监斩黄子澄等人。

他要让天下人看看,与他作对的下场!

太监们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手忙脚乱地为朱棣更衣。

一件件冰冷的铠甲,被套在了朱棣的身上。

他的心,也随着铠甲的加身,变得越来越冷酷。

武英殿内,气氛凝重。

朱棣高坐龙椅之上,身着铠甲,威风凛凛。

他双目如电,扫视着下方跪着的文武百官,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传旨!今日朕要亲自押着人犯游街示众!”

“而后,推至午门斩首!”

朱棣猛地站起身,声音充满了无限威严。

“遵旨!”

殿内太监应声而去,声音尖细而刺耳。


所有人一阵懵圈——

这?

什么啊?

骂谁啊?

话音落处,

所有人都看着他,满脸都是便秘之色。

接着,

方孝孺挥斥方遒,厉声呵斥:

“谣言!”

“全都是谣言!”

方孝孺义愤填膺,指着张辅等人的鼻子,破口大骂。

“皇上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谁说皇上要油炸铁铉,那就是陷皇上于不义!”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此陷皇上于不仁不义,简直禽兽不如!”

方孝孺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掷地有声。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这是什么情况?

方孝孺不是应该死谏吗?

怎么……怎么还帮着皇上说话了?

朱棣也懵了。

他呆呆地看着方孝孺,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这方孝孺,

他……他吃错药了?

道衍也傻眼了,捋着胡须的手忽然僵住,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这不按套路出牌啊!

张辅、朱能等人,更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他们原本以为,方孝孺肯定会跳出来死谏。可没想到,方孝孺竟然……竟然说这种怪话?还是反话?

他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啊?

郑赐、张忱等建文旧臣,也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疑惑。

这……这方孝孺,他到底想干什么?

“方…方爱卿……这?”

朱棣终于回过神来,他看着方孝孺,试探着问道。

“你……你这是何意?”

“皇上!”

方孝孺转过身来,对着朱棣躬身一拜。

“臣以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皇上乃是圣明之君,怎么可能做出如此残暴之事?”

“铁铉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天下所共知!”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难得的将才,若是能为我大明所用,岂不是一件美事?”

“皇上深仁厚德!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要是干了这种事,那岂不是昏暴之君?”

“难道皇上是昏暴之君吗?”

方孝孺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正气。

“你!你们!你们几个!

他指着张辅、火真,顿了一下,又指着杨士奇、杨荣,继续厉声质问:

“你们说,皇上是不是昏暴之君?”

“你们捕风捉影,妄议油炸火烹!”

“要是传出去,天下人怎么看咱们的朝廷?怎么看咱们的皇上?”

“你们说!你们是不是把皇上看成了昏君、暴君?”

啊?

这?

全场一片懵逼。

所有人都没缓过来,但都感觉自己骂得狗血淋头,一脸的不是人!

此时,

朱棣也感觉灰头土脸,好像句句都是在骂自己,却又抓不到把柄……

句句诛心,字字杀人!

道衍也一脸不是人,只感觉自己的八代祖宗的棺材板都已经压不住了……

张辅、张武、火真等人,更是一脸痴呆,感觉骂得是自己,但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又像是……骂皇上?!

奉天殿上,一片寂静。

落针可闻。

文武百官们,一个个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胸口剧烈起伏。

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是压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

方孝孺刚才那一番痛骂,虽然骂得人差点气死,但其中的道理却没法辩驳……

难道能说他是错的吗?

显然不能!

人家“方正人”,处处维护朝廷,维护皇上,字字句句,根本就没有私心啊!

本来,众人都觉得油炸铁铉不是什么大事,但此时此刻,忽然觉得很不妥……

大家都有一种感觉——

方孝孺虽然不是在劝谏,但字字句句,那就是谏啊!

而且,

谏得……让人毛骨悚然……

一时间,

所有人都觉得,这些话太对了,要真是这样,这大明朝的天,就要塌下来了。

……

朱棣更是浑身绷紧,像一根拉满的弓弦,紧紧地握着龙椅的扶手,指节都捏得发白了。


他两眼圆瞪,死死地盯着方孝孺。那眼神,像是要把方孝孺给生吞活剥了一般。

朱棣只觉得,自己的心肝肠肺,在寸寸碎裂!

那些话,每一句都把自己骂得天昏地暗!

每一个字,都像钉子,打在了心肝肠肺上!

他好几次想冲上去,把方孝孺一顿痛打,立刻下令凌迟处死……

可是,

他却找不到任何理由!

毕竟,

方孝孺只是在针对流言,最多是在针对张辅他们几个。至少名义上,他没有针对自己……

指桑骂槐!

狠啊!

太狠了!

最可恨的是——

方孝孺的话,处处站在公理大义上,每一个字都挑不出毛病……

但,人人也都知道——

他是在骂皇上!

骂得惨不忍睹……

一念至此,朱棣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死过去。

……

沉默良久。

一声干咳打破了死寂。

“咳咳……”

道衍干咳一声,缓缓上前一步,对着方孝孺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地说:

“方先生啊,多虑了……”

“此事,并未发生啊,纯属子虚乌有!”

“皇上,又怎么会做出如此残暴之事呢?”

“方先生,不必动气。”

道衍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尴尬。

他心里,也是一阵发苦——

这方孝孺,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原本,他们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试探一下方孝孺的态度。

可没想到,方孝孺竟然来了这么一出。

这下好了,直接把他们给架到火上烤了!

“哦?!”

方孝孺猛地转过头,怒视着道衍。

那眼神,像是两把锋利的刀子,直刺道衍的心窝。

“这么说,大师认为这是在开玩笑咯?但是!这种玩笑,。能开吗?!”

“皇上的圣明,岂能被如此玷污?!”

方孝孺的声音,再次拔高,充满了愤怒和质问。

“本朝立足未稳,百废待兴!”

“值此艰难之际,竟然还有人散布如此谣言,中伤皇上!”

“这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此等谣言,一定要彻查!”

“一定要追根溯源,严惩不贷!”

“还皇上一个清白!”

“还朝廷一个清白!”

嗡……

方孝孺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震得人耳膜发疼。每个人的脑门都开始充血……

他们只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已经彻底崩塌了——

他这哪里是劝谏,直接就是杀人诛心啊……

他真的不知道这是大家的意思,也是皇上的意思?

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

他这是……是另一种死谏啊!

只不过,

死的人不是他,是大家和皇上啊……

……

这时,

朱棣喉咙里开始发出呃呃的声音,但却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胸口像是堵了一大团脓痰,憋闷得喘不过气来……

“你……你……”

终于,

他口齿里挤出一个字来……

但却什么也说不下去!

毕竟,

方孝孺这些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至公至正!

无懈可击!

这时,

朱棣心潮起伏,老血上冲,眼中布满血丝……

道衍暗叫一声糟糕,看出来朱棣已经动怒了,立即悄悄走到跟前,低声说:

“皇上,不可啊……”

“皇上若是动他……不就坐实了流言吗……”

“到时候……”

呼……

朱棣一念警醒,终于缓过一口气来,黑惨的脸色慢慢恢复血气……

他重重点头,摆了摆手,艰难地吐出两个字——

“退朝……”

……

乾清宫,后殿。

朱棣直挺挺地躺在罗汉床上,双眼圆睁,死死地盯着房梁。像是要把那雕梁画栋,都给盯出个窟窿来。

良久,

他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胸口的郁结,稍稍舒缓了一些。

“呼……”

“不谏之谏……”

“反谏……”

朱棣猛地坐起身来,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