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徽宗脸色一沉,心中暗恨。
他想起自己平日里喜好书画、修建园林,耗费了大量钱财,如今竟在关键时刻捉襟见肘。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跑上殿来,神色慌张:“陛下,大事不好!
金军已攻破真定府,正向汴京方向急速推进!”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惊恐万分。
宋徽宗猛地站起身来,双手颤抖:“这……这可如何是好?”
与此同时,开封城的百姓们也听闻了真定府失陷的消息,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街头巷尾,人们奔走相告,哭声、骂声此起彼伏。
一些百姓开始拖家带口,试图逃离京城,城门口挤满了人群,混乱不堪。
城外的黄河渡口,宋军士兵们正在紧张地修筑防御工事。
寒风中,他们的手脚早已冻僵,但仍咬牙坚持。
一位将领站在高处,望着滔滔黄河水,心中满是忧虑:“金军若渡过黄河,开封城便危在旦夕,咱们拼死也要守住这渡口。”
夜幕降临,开封城灯火稀疏。
宋徽宗独自在御花园中徘徊,望着漆黑的夜空,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他知道,大宋的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而自己却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找不到方向。
这倒数第六天,在朝堂的混乱、百姓的恐慌和战争的逼近中悄然度过,大宋王朝的命运悬于一线,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
第三章:困局谋变宣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天色破晓,开封城在一片慌乱中苏醒。
晨雾笼罩着这座古老的都城,却遮不住那扑面而来的危机感。
<宋徽宗一夜未眠,天刚蒙蒙亮就起身前往崇政殿,紧急召集几位心腹大臣商议要事。
他坐在龙椅上,神情憔悴,声音沙哑:“金军一日千里,汴京危在旦夕,朕意传位太子,令其监国,主持抗金大局,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
少宰张邦昌率先反应过来,连忙跪地:“陛下圣明,太子年轻有为,若能登基,定可振奋军心民心,带领我大宋抵御外敌。”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跪地附和。
唯有李纲,眉头紧锁,上前一步道:“陛下,传位太子,确实可凝聚人心。
但此刻局势危急,传位之事需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