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当然可以,像你这小孩子,嗯,也没啥阅历,就写日记就可以了,呃~把你生活中学校里看到的听到的,写里面就可以了,还锻炼了文笔,提高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丰富了你…这个那个童年的…经历~咳~记忆…”他想了想这意义已然足够非凡。
所以呢:“大英子,写好了,唉~(三声),先不说多好,起码拿了~保底,你怎么感谢我呢?
…嗯?”
“怎么感谢?
你想要啥呢?”
英子直言不讳道。
“一提啤酒两盒烟,外加一箱牛奶,呃~酸奶…不要纯的。”
“真赚了钱两箱都行。”
“好,豪气!
按我说的,保准错不了。”
一起回家的路上,英子沉思良久问何欢小孩子咋写才能写好?
何欢说他此时似乎成了迟暮老人,用起了关心下一代的语重心长的满腹感慨的语气道:“小孩子怎样写才好?”
他也挠着头寻找灵感:“真实,对,小孩子嘛,就得真实,怎么想就怎么样写。
唉~写就是了。”
据说英子略有所悟,缓缓重重点头。
随即英子又问董叔叔为什么懂这么多,董叔叔说她姓董,自然懂这么多。
英子似懂非懂,却真有些深信不疑。
清明回家,何欢拜读了英子的大作。
董何欢,董何欢,第一次明白了“懂何欢”的真正含义。
作品名如下:《大英子的创作日记》( 据说她跟她哥为小英子还是大英子做了一番争执讨论,英子谦和想用“小”字,她哥说既然想写好,赚大——钱,就得用“大”字,写一篇大大大的文。
)作品如下:我是一位小学一年级一年级下半年—奥—不对—下半学期的小学生,初来乍到,不知道写什么好,我就写写我的日常经历吧。
“嗯?
你怎么把“下半年”也打进去了?”
“这样不是显得写的真实吗?”
可以的吗?
“赶紧吧,一会我还得打和平精英呢。”
“好…好…”那我接着说,是我认识的一位叔叔高速我的,这叔叔人很好,很有学问。
说我还小,没经历过什么,就写生活里…嗯…学校里听到看到的一些事情就可以了,他还说只要写够字数就能拿到钱。
我告诉他拿了钱肯定给他买一箱酒一箱奶…还有两盒烟。
昨天是2月18,我想着白天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