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声音终于再次响起。
“等着。”
说完这两个字,对方就很快挂断了电话。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那串陌生号码,我咬了咬嘴唇,呼出一口浊气,重振了下精神,随即便走到客厅打开了所有的灯光,希望光亮能让我的头脑更清醒些。
坐在沙发,我将手机放置在面前的茶几上,静静等待。
同时,也在拼命思考对于这次事件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疑问。
“为什么目标会是我,罪犯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图财,我的家庭也不只过算是小康,一般绑匪应该不会选择我这样的家庭。
那么罪犯的动机要么就是报复。”
“报复……叮。”
<想到这,手机响起了短信的提示音。
我赶忙拿起手机查看,只见一段视频被以彩信的形式传了过来。
打开视频,我瞳孔一怔,瞬间就愤怒到了极点,一拳狠狠打在了大理石做的茶几上。
视频中,没有展露多余的背景,只有我儿子昏迷的脸庞。
我的鲜血顺着手指滴在了地上,我对罪犯的恨意也在这一刻被点燃。
我在心里默默发誓,“我一定要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坐在沙发上,我十指紧扣,盯着手机一言不发。
我在等,也在思考。
从心理学来讲,这就好比猫抓老鼠的过程,我们双方都扮演着猎人与猎物的角色,所以作为猎物,我不能先露出破绽。
而在刚刚的第一次通话中,我也是做了一次实验。
对方作为先打破双方不语局面的人,他这个猎人,要比我更缺乏耐心。
且如果说罪犯的犯罪动机是报复的话,我觉得我已经有了些眉目。
报复的产生原因首先是接触,如果是这样的话。
要说与这类罪犯产生过近距离接触,那就只能是三个月前被监狱邀请过去为犯人做心理辅导的那次经历了。
回想那次经历,记得有一个犯人尤其让我记忆深刻,因为他当时在跟我沟通时,就把我当作了一个猎物。
那个犯人性格自傲,以为能骗得了所有人,于是在跟我沟通时,对我说了很多诈骗的话术,企图让我相信他是无辜的。
不得不说,那个犯人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都伪装的很好,作为一名心理师,我都差点信以为真,但直到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漏洞。
可记得被我戳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