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寄故国明月拓跋宏薛景全文+番茄

寄故国明月拓跋宏薛景全文+番茄

酒未道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看着眼前的崔寄,我很难将他和少时的寒衣公子联系起来。崔寄的出身并不算好,父亲崔阁老原是南梁名将。却在两国交战时临阵倒戈,带着手下兵士投靠北齐。崔阁老的这一举动让南梁元气大伤,对北齐来说是好事。不过北齐需要崔阁老带来的利益,却不需要一个不忠于自己国家的将军。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再叛变第二次呢?秉着优待降臣的原则,父皇给他安排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纵使崔阁老的投诚给两国带来了数年的安定,可人们并没有领他的情。北齐朝堂街巷含沙射影地骂他是南蛮子,不屑与之为伍。南梁更是容不下他,多次叫嚣着要拿崔阁老的血祭旗。崔阁老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子崔寄。崔阁老下葬时崔寄举目无亲,家丁们见他年少好欺,也硬气了起来。宣称宁可被逐出府去做乞丐也不愿给...

主角:拓跋宏薛景   更新:2025-03-19 16: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拓跋宏薛景的其他类型小说《寄故国明月拓跋宏薛景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酒未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着眼前的崔寄,我很难将他和少时的寒衣公子联系起来。崔寄的出身并不算好,父亲崔阁老原是南梁名将。却在两国交战时临阵倒戈,带着手下兵士投靠北齐。崔阁老的这一举动让南梁元气大伤,对北齐来说是好事。不过北齐需要崔阁老带来的利益,却不需要一个不忠于自己国家的将军。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再叛变第二次呢?秉着优待降臣的原则,父皇给他安排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纵使崔阁老的投诚给两国带来了数年的安定,可人们并没有领他的情。北齐朝堂街巷含沙射影地骂他是南蛮子,不屑与之为伍。南梁更是容不下他,多次叫嚣着要拿崔阁老的血祭旗。崔阁老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子崔寄。崔阁老下葬时崔寄举目无亲,家丁们见他年少好欺,也硬气了起来。宣称宁可被逐出府去做乞丐也不愿给...

《寄故国明月拓跋宏薛景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看着眼前的崔寄,我很难将他和少时的寒衣公子联系起来。

崔寄的出身并不算好,父亲崔阁老原是南梁名将。

却在两国交战时临阵倒戈,带着手下兵士投靠北齐。

崔阁老的这一举动让南梁元气大伤,对北齐来说是好事。

不过北齐需要崔阁老带来的利益,却不需要一个不忠于自己国家的将军。

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再叛变第二次呢?

秉着优待降臣的原则,父皇给他安排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

纵使崔阁老的投诚给两国带来了数年的安定,可人们并没有领他的情。

北齐朝堂街巷含沙射影地骂他是南蛮子,不屑与之为伍。

南梁更是容不下他,多次叫嚣着要拿崔阁老的血祭旗。

崔阁老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子崔寄。

崔阁老下葬时崔寄举目无亲,家丁们见他年少好欺,也硬气了起来。

宣称宁可被逐出府去做乞丐也不愿给一个南蛮子抬棺。

那是只有八岁的崔寄挨家挨户去求父亲的老部下,磕破了头,膝盖磨出了血。

终于将崔阁老草草下葬。

崔寄没有惩罚那些不听话的下人,而是发了狠地惩戒自己。

他昼夜不歇地读书、练剑、习礼,踩着旁人的不屑与嘲讽一步步爬上去。

在十三岁那年夺得科举榜首,被父皇选为太子侍读。

十五岁,成了名扬天下的寒衣公子。

十七岁,崔寄成为北齐史上最年轻的丞相。

从此之后,崔寄不再是叛臣之子,崔寄只是崔寄。

那时的他少年意气也眼见苍生,自诩风流也心怀大义。

天之骄子当如是也。

可命运何其不公,总想让痛苦的人更痛。

3握着酒杯的手指节泛白,我强压着自己内心翻滚的情绪。

可当我的皇兄呈上那用他最擅长的瘦金体写就的降表,朝着拓跋宏俯首称臣时。

我还是忍不住落了泪。

父皇痴迷长生,偏爱幼子,不问政事,朝堂之上风谲云诡,边境邻国虎视眈眈。

为了求得一抹安逸,不断的割地、赔款、和亲。

临终之际,看着北齐这个烂摊子无人收拾,匆匆传位于薛景。

而那做了十余年太子的薛君泽却得以乱世偷生,在封地继续做他的天潢贵胄。

薛景即位之时,能带走的都被薛君泽带去了封地,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下无可调之兵,上无可用之将。

不出三月
,拓跋宏的军队就来到了王都城下。

薛景在死战和投降之间选择了后者。

……北齐的新君如今安安分分的跪在地上,等着拓跋宏的封赏。

离得太远,我看不清薛景面上的表情。

却真真切切的瞧见了那些北齐大臣脸上的愤怒。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一国之君不战而降,是为耻。

不只是那些大臣,我也是愤怒的。

我甚至在想,倘若薛井死在了北齐皇宫之内,以后在青史上也能有他一名。

如今这样,苟且偷生,弃颜面于不顾。

会让他在以后的千千万万年被钉进耻辱柱中。

也是我们北齐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做人当真能贪生怕死到如此地步吗?

崔寄是这样。

薛景也是这样。

我苦笑着饮尽了杯中的酒。

这酒——,我不禁瞪大了眼睛。

4“爱妃,这酒如何啊?”

“听说这酒是你们北齐独有的,朕怕爱妃思念家乡,特意让他们带了这酒来。”

拓跋宏的语气里尽是揶揄,面上却没什么表情。

这是屠苏酒,新年时北齐家家户户都会喝的屠苏酒。

以避瘟疫,敬贺新朝。

拓跋宏此时让我喝这酒,羞辱的意味溢于言表。

我没说话,目光却忍不住看向崔寄。

可他却像是没听见一样,波澜不惊。

也是,本就不该奢望些什么的。

转念一想,自己也是幸运的。

既然北齐已经不在,我这个和亲的公主也没必要再去讨好奉承拓跋宏了。

于是,我拎起桌上的酒壶,迈着盈盈的步子来到拓跋宏身边,巧笑倩兮。

“自然是好喝的,妾身多谢陛下,此酒是臣妾少时最爱,陛下也尝一些吧?”

崔寄离我是那样近,近到我可以清晰的闻到他身上凛冽的清香。

我闭上了眼睛,深深嗅了一口那股让我安心的味道。

眼里是少时桃花树下静立的少年。

永别了,崔寄,我在心里默默的想着。

拓跋宏少见我这低眉顺眼的样子,有些诧异地挑了挑眉,没有拒绝我递过来的酒杯。

走近他的那一刻,我用了最快的速度拔下头上的金钗,朝着拓跋宏的心口扎去。

5杀了拓跋宏的这个想法在我心里已经存在很久了。

扪心而问,和亲的这三年,拓跋宏待我极好,可我们之间,是国恨。

我是公主,是北齐公主。

之前不能,因为和亲公主的一举一动都涉及到两国之间
侍卫也开始动手。

拓跋宏挥手叫来自己的暗卫反击。

我嗅到铁锈味在尘土中蔓延,山巅传来巨石滚动的声响,仿佛有千钧巨兽在肆无忌惮地啃食着岩层。

寒刃相击的声音格外刺耳,暗卫们围在我和拓跋宏的周围尽力拼杀。

可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没能成功地离开山脚处。

他们铁了心要将我们困在这里。

后面的山上全是乱石,地动再严重些便会倾泻而下。

不能再拖下去了,拖下去的后果就是我们都要死在这里。

我好不容易等来今日,我不能死在这里。

拓跋宏似有所感,不知哪来的力气,紧紧将我护在怀里,一路驾马朝着前面宽阔的平野跑去。

我想抬头看看外面的情况,拓跋宏却死死按着不让我动。

“小、小月儿。”

拓拔宏的声音已经挂不上什么力气了。

“好像等不到跑完了,现在就告诉你吧。”

“其实——”我没有听到下文。

一只箭矢朝着我的方向射过来,拓跋宏察觉后猛的掉转了马头,用自己的身体替我挡下了这一箭。

我听着他的闷哼声,知道这伤不轻,玄色衣襟上已经泅开暗红色的血迹。

他压着我的手也没有力气了,更加严重的地动让我们身下的马匹躁动不安。

拓跋宏脱下了手中的扳指塞进我手中,动作有些急切,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抱着我下了马。

然后朝着他的暗卫下令“护好悦贵妃,太子出生后,晋、晋皇后,监国。”

说完之后,拓跋宏彻底没了力气,倒在了地上。

围杀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暗卫带我离开。

我想着拓跋宏刚刚替我挡箭的样子,心底涌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另一边,拓跋宏看着我离开的方向,大口大口的血迹喷涌而出,在心里补上了那一句——其实,朕第一次见你是在北齐的猎场。

十五岁的薛明月叽叽喳喳地跟在崔寄身后,似乎猎场上的一草一木都能提起她的兴趣。

少女的身影在拓跋宏心中挥之不去。

明月悦目,一眼倾心。

本以为不会再相见,可老天垂怜。

永乐三年春,惊鸿照影来。

相伴数载,无憾矣。

25端王为这次“意外”做了完全的准备,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他的人,不杀了我不罢休。

看着逐渐体力不支的暗卫,我从袖中掏出了信号烟花。

这是我和崔寄事先商
齐一举攻入南梁国都本就元气大伤,两国来势汹汹,双方在边境上纠缠了大半年。

薛复想打到底,可一贯对他唯命是从的裴满也因旧疾复发拒绝了领兵出征的旨意。

百姓官员们好容易换来和平的日子,没人愿意再去打仗。

薛复只能无耐收兵。

三国签下条约,百年互不侵犯,不动干戈。

尘归尘,土归土。

时间的风沙无情侵蚀着所有人,那些鲜活的、热血的、真挚的记忆也只存留于活在过去之人的心中。

裴满卸甲归田之前,来公主府看过我一次。

我们都是被历史抛弃的人,自作聪明自作多情自以为是的北齐人。

我放下乘着崔寄遗骨的盒子,缓缓开口。

“裴将军也有白发了。”

“我们都不年轻了。”

裴满轻笑一声,“如今这样,也算圆满了。”

我不置可否:“皇帝自诩傲世之才,那份约定不知能管得住他几年。”

“该做的都做了,我这把老骨头也管不了这么多喽。”

裴满看得很开。

“公主啊,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得过且过吧。”

我盯着一个虚无的点,好久才回“裴将军说的是,是我较真了。”

裴满不便在这多待,起身欲走,到门口处却停了下来。

“对了,想起个事儿。”

裴满回身朝我笑了笑,我恍惚看见了少年将军策马啸西风的样子。

“什么?”

我心不在焉地应道。

“之前你到南梁和亲,我看寒衣消沉了好久,忍不住问了一句,问问他对你到底是什么想法。”

裴满卖了个关子“你猜他说的什么?”

听到崔寄,我一下子站了起来,有些急切地看着他。

“他说什么!”看出我的认真,裴满不再啰嗦,清清楚楚地说了一句:“怜见寒寒天,忽至皎皎月,寄念欲私,心甚依依。”

裴满说完这句话,没有等我的回复,同我道别:“公主珍重,以后我也不方便看你啦,就此别过。”

裴满信步走出宫门,身影隐于红墙之外。

我擦掉眼角的泪水,缓缓笑了。

模糊的记忆里是崔寄扬唇浅笑的样子。

红尘千万人,相逢已不易。

得君如此,不负相知。

崔寄大笨蛋,下辈子你要早点儿来找我啊,一个人好冷。

我伸手轻轻抚摸着崔寄的尸骨,带着笑意倒了下去。

北齐年冬,明月长公主薨,只携素衣白骨作陪。

其实应该
有亏,不如一死了之还能落个好名声。

却忽略了薛景若是活着,不仅给了北齐喘息的机会,也让裴满之辈有了报国的方向。

一人担骂名,一人享乐果,千夫救社稷。

原来,原来。

我们没有一个人放弃过故土。

兄长也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守着自己的国家。

宋颜看着厚厚的抄书,疯癫迷茫的眼神里透出一丝清明。

一滴眼泪滚落而下。

31薛景和崔寄一同葬在南梁城郊,在北齐国都的方向立了碑。

宋颜不肯离开薛景最后的住处,终日抱着他的衣裳不肯撒手,最后留在了南梁国都。

南梁事毕,薛复的人也来接我们回北齐都城。

我盼了这么久的日子真的来了,我却开心不起来。

我带着做好的糕点,来到薛景和崔寄的坟前。

眼前的景象让我生生呕出了血。

崔寄的棺椁大开,尸身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面目,身上穿好的衣服也被扒开。

城郊之处野兽游离,崔寄的尸骨被那些畜生啃食殆尽。

连骨头也拼不出一份完好的身躯。

风声呜咽,乌鸦悲鸣,残骨无依,何至于此!看着一旁薛景完好无损的坟墓。

我心中有了答案。

知晓崔寄葬身之处的人不多,除了裴满便是——薛复派来的人。

我忤逆了皇帝的旨意打掉那个孩子,这是他给我的警告。

这就是我们一心复国尊上去的君主。

没意思透了。

做公主没什么好的。

我抱着崔寄的尸骨踏上了归途,看看我们心心念念想要回的家。

一轮明月高悬,周边繁星作伴。

北齐国都静静矗立眼前。

百姓欢呼雀跃,带着一雪前耻的痛快。

那些战乱、屈辱、谋划、血泪都在一声声呼喊中湮于尘土。

故国三千明月夜,最终只照一人归。

32薛复早早地等在城门接我,亲热地唤我姑姑。

他封我做长公主,赐金银珠宝无数。

转头将我幽禁于公主府。

本以为能靠着我腹中的孩子拿下南梁其余属城,却不想我忤了他命令。

薛复看我不顺眼是应当的。

但他不知道的事,那些属城真正听命的,终究还是拓跋宏这个名正言顺的皇帝,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遗腹子。

回北齐的路上,我做了一件事。

带着拓跋宏留下的扳指一一拜访南梁守城官员。

不久,薛复在早朝上听到了南梁剩余城池于西戎结盟的消息。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