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眼前的崔寄,我很难将他和少时的寒衣公子联系起来。
崔寄的出身并不算好,父亲崔阁老原是南梁名将。
却在两国交战时临阵倒戈,带着手下兵士投靠北齐。
崔阁老的这一举动让南梁元气大伤,对北齐来说是好事。
不过北齐需要崔阁老带来的利益,却不需要一个不忠于自己国家的将军。
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再叛变第二次呢?
秉着优待降臣的原则,父皇给他安排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
纵使崔阁老的投诚给两国带来了数年的安定,可人们并没有领他的情。
北齐朝堂街巷含沙射影地骂他是南蛮子,不屑与之为伍。
南梁更是容不下他,多次叫嚣着要拿崔阁老的血祭旗。
崔阁老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子崔寄。
崔阁老下葬时崔寄举目无亲,家丁们见他年少好欺,也硬气了起来。
宣称宁可被逐出府去做乞丐也不愿给一个南蛮子抬棺。
那是只有八岁的崔寄挨家挨户去求父亲的老部下,磕破了头,膝盖磨出了血。
终于将崔阁老草草下葬。
崔寄没有惩罚那些不听话的下人,而是发了狠地惩戒自己。
他昼夜不歇地读书、练剑、习礼,踩着旁人的不屑与嘲讽一步步爬上去。
在十三岁那年夺得科举榜首,被父皇选为太子侍读。
十五岁,成了名扬天下的寒衣公子。
十七岁,崔寄成为北齐史上最年轻的丞相。
从此之后,崔寄不再是叛臣之子,崔寄只是崔寄。
那时的他少年意气也眼见苍生,自诩风流也心怀大义。
天之骄子当如是也。
可命运何其不公,总想让痛苦的人更痛。
3握着酒杯的手指节泛白,我强压着自己内心翻滚的情绪。
可当我的皇兄呈上那用他最擅长的瘦金体写就的降表,朝着拓跋宏俯首称臣时。
我还是忍不住落了泪。
父皇痴迷长生,偏爱幼子,不问政事,朝堂之上风谲云诡,边境邻国虎视眈眈。
为了求得一抹安逸,不断的割地、赔款、和亲。
临终之际,看着北齐这个烂摊子无人收拾,匆匆传位于薛景。
而那做了十余年太子的薛君泽却得以乱世偷生,在封地继续做他的天潢贵胄。
薛景即位之时,能带走的都被薛君泽带去了封地,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下无可调之兵,上无可用之将。
不出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