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资源和专业律师的帮助,她整理出了一份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让李媛面临刑事指控。
然而,在将证据递交给警方后,张静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撤回刑事自诉。
心理咨询室里的那场激烈对峙后,张静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她意识到,单纯的私人复仇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更不能改变像李媛这样被阶级困境束缚的人的命运。
她找到学校领导,郑重地提出:“我希望学校能启动心理干预机制,不仅仅是针对李媛,而是针对所有在阶级差异中挣扎的学生。”
她深知,李媛的行为是长期心理问题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律的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心理疏导和制度性的关怀,才能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校长被张静的想法所打动,同意了她的提议。
11在张静推动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后,李媛虽然参与其中,可内心的自我厌恶却如野草般疯长。
虚假人设崩塌后的她,整日被愧疚与绝望笼罩,每一次面对同学的目光,都像是被千万根针扎刺。
这一天,李媛决定退学,她默默收拾着行李,宿舍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她的呼吸声。
当她拿起那只高仿香奈儿包时,金属链突然勾住了张静的真丝床帘,只听“嘶啦”一声,床帘被撕开一道大口子,李媛呆呆地看着撕裂的床帘,大脑一片空白。
那床帘上的图案是伊卡洛斯坠海壁画,此刻,撕裂处正好在伊卡洛斯坠落的身影上,就像是命运无情的嘲讽,伊卡洛斯不听父亲的劝告,凭借蜡做的翅膀飞向太阳,最终因蜡翼融化坠入大海。
李媛觉得自己就如伊卡洛斯一般,盲目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虚假的人设武装自己,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她看着地上的仿包和撕裂的床帘,心中的自我厌恶达到了顶峰。
曾经那个伪装成自信、洒脱模样的自己彻底破碎,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悔恨与绝望。
她想,自己是如此不堪,伤害了张静,也毁掉了自己的生活,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未来。
在极度的痛苦与迷茫中,李媛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自杀。
她觉得只有结束生命,才能摆脱这如影随形的痛苦,才能让一切都画上句号。
她缓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