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营造出一种假象。
我们又重新审视房东的口供和他在案件中的种种表现。
房东声称最近只来找过死者两次收租,但却在自来水管等多处留下痕迹,这对于一个声称和死者不熟的人来说,实在过于频繁。
尤其是自来水管上的指纹,这就证明了,房东当天进去了死者的房间,而且是最后一个使用自来水管的人。
而且房东脾气暴躁,之前还因房租问题与死者发生过激烈争吵,他有着强烈的作案动机。
为了证实我们的推测,我们再次调查房东的行踪。
发现案发当天在死者死亡时间前后,房东并没有不在场证明。
我们走访了房东的邻居、朋友和同事,询问他们在案发时间段房东的行踪,然而,没有人能提供确切的不在场证明。
小区楼下,我和老李正准备再次勘查现场周边环境,试图寻找更多遗漏的线索。
这时,死者邻居家的小孩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好奇与紧张。
他扯了扯我的衣角,稚嫩的声音响起:“叔叔,我跟你们说,那天下午我听到隔壁有开锁的声音。”
我和老李对视一眼,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兴奋与警觉,赶忙蹲下身,亲切地问小孩:“小朋友,你能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听到的吗?”
小孩歪着头,努力回忆着,脸上露出苦恼的神情,“时间我不记得了……我就记得我当时趴在猫眼上看了一眼,看到是那个房东叔叔。”
得到这个关键信息后,我们马不停蹄地再次找到了房东。
当房东打开门看到我们时,他的眼神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佯装镇定。
他下意识地扯了扯衣领,试图掩盖住自己微微颤抖的双手。
我和老李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靠近房东。
老李的眼神犀利如鹰,紧紧盯着房东的一举一动,而我则故意放缓脚步,看似随意地打量着房间,实则留意着房东的反应。
当房东打开门看到我们时,他的眼神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佯装镇定。
然而,他下意识遮挡住手臂的动作,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房东先生,我们还需要你配合做些调查。”
我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和,但话语中的严肃却难以掩饰。
房东干笑了两声,“警察同志,我不是都已经说清楚了吗?”
可他那飘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