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沈战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抄家王全局》,由网络作家“生活趣事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崇祯要想守住北京城,首要任务是选拔一个得力的兵部尚书。没有这样一位专业人士统筹调度全国兵马,想打好一场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纯是痴人说梦。前任兵部尚书告老还乡时推荐史可法接任自己的职位,崇祯皇帝拒绝了。新乐侯刘文炳代替崇祯皇帝巡视江南。他回到京城后向崇祯推荐了史可法,夸赞此人德才兼备且忠贞不二。崇祯再次拒绝,然后刚愎自用地推自己看着顺眼的张缙严上位。结果张缙彦并不看好大明的未来,在利益的驱使下他秘密投了李自成。张缙彦通敌叛国,崇祯被啪啪打脸。如果崇祯到此时仍不知悔改,那么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大明。崇祯沮丧地说道:“之前是朕错了!史可法忠心可鉴,做事能力突出。朕却因为听信谗言将他贬到南京兵部去养老。朕这就下旨任命史可法为兵部尚书!”“陛下英明...
《大明抄家王全局》精彩片段
崇祯要想守住北京城,首要任务是选拔一个得力的兵部尚书。
没有这样一位专业人士统筹调度全国兵马,想打好一场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纯是痴人说梦。
前任兵部尚书告老还乡时推荐史可法接任自己的职位,崇祯皇帝拒绝了。
新乐侯刘文炳代替崇祯皇帝巡视江南。
他回到京城后向崇祯推荐了史可法,夸赞此人德才兼备且忠贞不二。
崇祯再次拒绝,然后刚愎自用地推自己看着顺眼的张缙严上位。
结果张缙彦并不看好大明的未来,在利益的驱使下他秘密投了李自成。
张缙彦通敌叛国,崇祯被啪啪打脸。
如果崇祯到此时仍不知悔改,那么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大明。
崇祯沮丧地说道:“之前是朕错了!
史可法忠心可鉴,做事能力突出。
朕却因为听信谗言将他贬到南京兵部去养老。
朕这就下旨任命史可法为兵部尚书!”
“陛下英明!”刘文炳和巩永固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史可法有能力是有能力,但缺点也很明显。
他的缺点就是不会做人。
面对手握大权的贪官污吏史可法从来不给对方好脸子看。
这种行为说好听点叫嫉恶如仇,说难听点叫情商低。
你去看看沈战是怎么做人的。
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无能无德,东厂都督王之心心狠手辣且贪婪,他们都是沈战厌恶之人。
结果沈战却对二人恭敬有嘉,每次得了好处还不忘给二人送上一份厚礼。
这是什么,这就是高情商。
维护好了这两个顶头上司沈战才能安心发育,否则他就会寸步难行。
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史可法永远都做不到沈战这样。
刘文炳心中仍有许多担忧,于是提前给崇祯打起了预防针。
“陛下,史可法清正廉明、性格刚直。
臣担心他入朝后触碰某些人的利益。
从而导致朝臣在陛下面前抹黑、诋毁他。
到时恐怕……”
崇祯无奈地摆了摆手,道:“新乐侯尽管放心。
无论是朝臣进谗言,还是史可法当面顶撞朕。
只要他的意见和想法对大明有利,朕都会忍他让他。
大不了等打退了流贼和建奴朕再把他赶回南京去养老!”
“呃,这……,陛下圣明!”刘文炳还能说啥,崇祯能让步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崇祯:“王承恩,速速拟旨。
任命史可法为兵部尚书。
命其即刻前往京师赴任!”
“喏!”王承恩躬身答道。
兵部尚书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支援周遇吉守住宁武关的问题。
宁武关是李自成大军进入山西腹地的咽喉要道。
只要宁武关还在大明的手里,后面的大同镇总兵姜镶和宣府镇总兵王承胤就不敢轻易投降。
否则明军来个南北夹击,很可能将大同镇和宣府镇给包了饺子。
上一世,周遇吉在宁武关死守不退,斩杀李自成的大顺军十七万多人。
这一战差点将李自成给打自闭,李自成甚至滋生了放弃攻打北京的想法。
最后还是兵部尚书张缙彦在朝中使坏帮了李自成一把。
他先是隐瞒了周遇吉被困宁武关的战报,接着又掐断了周遇吉的援军和物资。
最终导致周遇吉兵败身死。
周遇吉战死,宁武关失守。
后面的大同镇、宣府镇、居庸关整条防线集体投降。
李自成的大军仅用十七天便从宁武关绕了一大圈直抵北京城下。
崇祯被李自成的闪电战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才有了李自成两天破北京的名场面。
这一世,既然崇祯提前听到了风声,他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现在北线防御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兵宁武关,让周遇吉死死地钉在那里。
巩永固举贤不避亲,张口就推荐了一个自家人。
“陛下,臣推荐左都督刘文耀率军支援宁武关。
刘文耀武艺高强,精通兵法。
如果让他率军一万支援宁武关。
顺便再给周遇吉带过去十万石粮草。
那么微臣相信李自成不付出三十万人以上的代价绝无可能破关!”
巩永固的说法毫不夸张。
宁武关建于两山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对于攻城方来说不付出十倍的代价根本就没有破关的可能。
上一世周遇吉打出来的战损比是多少?
答案是1:17,李自成差点没哭死。
刘文耀的亲大哥刘文炳赶忙阻止道:“不妥,不妥。
文耀身为皇亲国戚带兵出征。
臣恐朝中大臣指责陛下任人唯亲!”
“呵呵,朝中大臣!”崇祯冷笑。
朝堂上的大臣十个里有八个不是好东西。
崇祯也是从罪臣张缙彦口中得知了很多辛密。
户部左侍郎、晋党党魁党崇雅勾结八大晋商向流贼和建奴出售物资。
谁给的价格更高他们就把东西卖给谁,丝毫不顾忌大明的死活。
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陈演为二十三家商号提供便利。
这些商号用重金贿赂陈演后明目张胆地做起了走私生意。
类似的大蛀虫还有好几个,崇祯之所以没跟这些人清算是因为时机不对。
当务之急是打赢跟流贼之间的战争,大战之前不宜内乱。
溜号过后的崇祯立刻有了决定。
“命京营总督李国祯组织一万精锐士兵候命。
命户部紧急采购十万石粮食。
购粮的20万两白银由朕的内帑来出。
命左都督刘文耀十五日后率军出征。
大军直达宁武关,宁武关防守事宜仍由山西总兵周遇吉负责。
刘文耀不得干预周遇吉的作战部署。”
“陛下圣明!”刘文炳和巩永固同时说道。
崇祯难得清醒了一回。
他派出自己的心腹刘文耀率军出征。
这可以保证援军和物资全部顺利抵达宁武关,否则这一路上麻烦事少不了。
崇祯怕周遇吉久战断粮,不惜自掏腰包给周遇吉张罗了十万石粮食。
这笔抄家得来的钱崇祯还没捂热乎呢,一下子就花出去二十万两。
要说崇祯不心疼那肯定是假话,他心里已经在滴血了。
崇祯最英明的地方在于不准刘文耀干扰周遇吉的指挥思路。
刘文耀是正一品的大都督,周遇吉是正二品的边关总兵。
从官职上来看刘文耀比周遇吉的官更大。
但刘文耀是京官,疏于战事。
而周遇吉作战经验丰富,由他指挥宁武关的防御显然更为恰当。
对于经常犯糊涂的崇祯来说,能把这些事情全都捋明白实属不易。
估计崇祯也是被亡国的威胁给逼的,人只有到了退无可退的时候才会突破和成长。
京师北线的防守总算是有眉目了。
不过几人现在只能在纸上谈兵。
等宁武关那边真的打起来,战况的惨烈程度简直无法想象。
一旦刘文耀的兵马和粮草到位,周遇吉便拥有了两万精兵和充足的粮草。
届时李自成不死掉三十万以上的士兵很难啃下宁武关。
问题是李自成如果真的在宁武关城下损失三十万大军。
那么他还有能力一口气打通关大明的北部防线吗?
这个可不好说,非常地不好说。
对于李自成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北线的防御暂时有眉目了,崇祯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京师南线的防御问题!
大朝会结束之后,大明帝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
李国祯在京营里给刘文耀挑选精兵良将。
这是好听点的说法,真实情况是李国祯只能在矬子里拔大个。
名册上有八万人的京营实际上只有四万人。
就这还有一半人连火枪都没碰过,一些老弱连弓都拉不开。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是贪腐!
三个月之前京营总督还是成国公朱纯臣。
这孙子平时只干两件事。
第一,虚报京营人数,欺骗皇帝吃空饷。
第二,克扣军饷,中饱私囊。
至于说平日的操练那是一点都没有。
士兵出操就要多吃粮,练习射击就要浪费火药和弹丸。
训练=耗费银子,朱纯臣会过着呢!
左都督刘文耀有自己的想法。
等一万“精兵”到了他手里之后,他肯定会好好操练一番。
在此之前,刘文耀的任务是拿着崇祯给的二十万两银子四处买粮食。
这事儿不能交给户部去办,否则又要被贪掉小一半儿。
招黄得功跟史可法进京的旨意已经发出去了,二人不日就会动身。
当下最棘手的一件事情就是筹集二十五万两白银给山东总兵刘泽清送过去。
唯如此才能招山东兵进京防守。
大朝会之后,吴孟明和沈战奉旨进宫。
乾清宫。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崇祯满脸忧愁地坐在龙椅上。
“两位爱卿,朕要让你们去做两件事情。
一件跟成国公有关,一件跟被罢黜的首辅陈演有关。”
“请陛下吩咐,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吴、沈二人躬身说道。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先说成国公的的事情。
他给朕上了奏本,表示愿意上缴二十万两白银作为参与走私的罚款。
沈战,你去帮朕把这笔银子收回来,朕急用!”
“微臣领旨!”沈战躬身答道。
一旁的吴孟明暗呼侥幸。
去成国公府上要银子,这可不是人干的活儿。
三个月以前成国公朱纯臣还是正经八本的京营总督。
人家的府上有一品高手坐镇,有枪有弩。
东厂都督王之心都碰了一鼻子灰,锦衣卫到了成公府又算个屁!
崇祯将吴孟明的怂样看在眼里,他的心里对吴孟明多了一丝厌恶。
锦衣卫是皇帝的刀,刀不利要来何用!
换掉吴孟明需要机会,崇祯不急于一时。
“吴孟明,朕要锦衣卫全力收集成国公违法犯罪的证据。
他杀了东厂70多个番子,这就是在打朕的脸。
此事绝对不能轻易揭过。
半个月之内,朕要看到真凭实据。
二十天之内,锦衣卫必须踏平成国公府。
要是做不到,下场你自己想!”
“微臣领旨!”吴孟明的额头上瞬间开始冒汗,这不是人干的活儿。
“陛下,成国公府有一品武者坐镇。
锦衣卫并没有同等战力。
微臣担心此人逃脱后生出祸端。
您看……”
吴孟明的意思很明白,什么枪手、弩手的我都可以拿人命堆死他们。
但是这个一品武者我可搞不定,让他跑了对大家来说都是个麻烦。
皮球再次踢回到崇祯这里,崇祯看向吴孟明的眼神里全是怒其不争。
“锦衣卫强攻成国公府之日朕会派曹化淳出手。
届时必不能使一人逃脱,否则唯你是问!”
“谢陛下!”吴孟明猛擦脑门上的汗珠。
他心里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就让沈战带兵进攻,自己必须躲得远远的。
沈战将曹化淳的名字记在心里。
关于如何打下成国公府,他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说完朱纯臣的事情后崇祯又咬牙切齿地提起了陈演。
“陈演这个狗东西以为无官一身轻就完了。
岂不知张缙彦已经将他的罪行全部告诉了朕。
陈演任户部尚书和首辅期间为23家商号提供庇护。
这些商号向流贼和建奴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
吴孟明,朕命令锦衣卫全力收集陈演的犯罪证据。
一旦证据落实立刻给朕抄了陈演的家。
金银珠宝、商铺、土地全给朕抄干净。
这些文官统统该死!”
“微臣领旨!”吴孟明躬身答道。
在崇祯看不到的地方,吴孟明满脸无奈。
陈演在今天早上的时候还是文官之首。
这种手眼通天的人真是自己能抄家的吗?
一旦他吴孟明带兵把陈演的家给抄了。
那么可以想象,明里暗里的报复必然会一波接一波找上他。
朝堂上的抹黑、陷害,江湖上的暗杀。
哪一样都不是他吴孟明能抗得住的。
出了皇宫,吴孟明心有余悸地看向沈战。
“沈战,刚才陛下说的话你都听清楚了吗?”
“回指挥使大人,下官听清楚了!”沈战抱拳说道。
吴孟明瞬间开启无赖模式。
“好,本官命你在二十天之内将事情全部办妥。
京师五个锦衣卫千户只有你的兵马最盛。
本官相信你一定能将陛下交代的差事办好。
你可千万不要让本官失望!”
吴孟明手下五个千户。
沈战的兵力是满额1120人,其他四个千户手下都是500人出头。
这跟崇祯的旨意有关,最关键还是沈战用银子把吴孟明给喂饱了。
银子还真是个好东西。
“卑职领命!”沈战抱拳说道,脸上无任何的不快。
“好好好,本官看好你,哈哈哈!”甩锅之后吴孟明便大笑着离去。
沈战看着吴孟明的背影心中没有太多的怨念。
皇帝自身不硬,锦衣卫自然就不硬。
吴孟明一不敢得罪勋贵,二不敢得罪朝臣,在沈战看来这都情有可原。
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否则会死得很惨!
废材吴孟明对生存之道理解的很透彻。
回到千户所后沈战捋了捋思路,然后着手布置针对成国公和陈演二人的抄家计划。
抄陈演的家很容易,他的府邸一没有顶级高手坐镇,二没成建制的精锐士兵。
唯一的问题就是沈战敢不敢动文官集团的利益。
答案是沈战真的敢!
沈战靠抄家系统立足于明末的乱世。
不抄那些贪官污吏的家沈战还混个屁!
至于说陈演主持走私,私通流贼和建奴的证据。
呵呵,张缙彦早就跟沈战说得清清楚楚了。
只要把几个商号掌柜抓回来一顿大刑伺候,想要什么证据没有!
成国公朱纯臣则比陈演棘手得多,他是勋贵。
朱纯臣的武力和势力都很庞大,如果不能一次性拔除干净必定后患无穷。
尤其是那个一品武者,必须当场格杀。
否则沈战以后的日子就不用过了。
一品武者又称千人敌。
要是不能在战斗一开始就压制对方,沈战怕自己承受不起巨大的损失。
对方的一品高手必须格杀,沈战又不想过早暴露自身的真实实力。
那就只有花钱请人了,请谁?
一品高手曹化淳。
一品高手王之心。
曹化淳是太监,此人最爱银子。
王之心就不用说了,简直视财如命。
“凡是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情!”沈战在心里说道。
至于说王之心手臂上的伤。
呵呵,一个轻微骨裂而已,有真气护身的一品高手没那么脆弱。
沈战在系统里查找了一下合适的药品。
宿主购买两瓶疗伤圣药,消耗20个系统点!
疗伤圣药:可快速治疗非致命伤害!
“搞定!”沈战捻了一个响指。
随后,沈战带上疗伤圣药和银子直奔王之心的府邸,再就是曹化淳的府邸。
请动这两位大神之后,成国公府的覆灭便在旦夕之间。
前内阁首辅陈演的府邸。
府内的护卫首领赵大海正在组织防御力量。
他的手下有四十个弩手,还有四十个刀盾兵。
这些人的战斗力堪比军中精锐,全都是陈演用银子砸出来的私兵。
赵大海本身拥有二品武者的实力。
光是他一个人就能灭杀100名普通士兵。
大明的文臣武将们豢养私兵成风,想抄他们的家没那么容易。
陈演的管家正在苦口婆心地向他进言。
“老爷,现在让大海带着人杀出去还来得及。
朝阳门有咱们的人,您搁那出城不会有人拦着。
出了北京城让大海他们直接护送您回老家。
到了咱们自家地头谁也拿您没办法!”
管家的建议很明确,那就是让陈演赶紧突围、跑路!
“唉!”陈演根本就听不进去管家的话。
京城的府邸里有他这些年积累下来的银子,足足210万两。
攒了一辈子的财富说放弃就放弃,陈演着实舍不得。
再说说他的老家四川,那也不是个安稳的地方。
张献忠的农民军正盘踞在入川的通道上。
根据陈演得来的情报,滑头张献忠大概率是要攻打四川了。
中原腹地张献忠也不是没惦记过。
富庶的江南更是张献忠梦寐以求的地盘。
但事实证明他张献忠没那个能力。
连续几次被明军打得抱头鼠窜之后张献忠明白了一个道理。
农民军最大的优势在于流动性。
说白了就是明军哪里的防守空虚农民军去哪里就对了。
跟精锐明军硬碰硬绝对是愚蠢的行为。
府上的银子舍不得丢弃。
四川老家有农民军想回回不去。
此时的陈演更倾向于硬扛。
他就不信了崇祯小儿还真敢对他这个前内阁首辅动武。
文官集团就是大明的半边天。
没有通敌叛国之类的证据他崇祯也不能乱杀。
沈战:巧了,你说的这类证据我还真就有!
由于沈战兵分三路,抄家两个商号跟围困陈演府同步进行。
所以被围了大半天的陈演还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大型商号已经被沈战给抄了。
他更不知道商号掌柜和管事们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否则陈演肯定会毫无犹豫地让家中死士护着他突围。
就在陈演犹豫不决的时候,沈战带着皇帝的旨意回来了。
“参见千户大人!”守在陈府正门的百户王忠立刻上前见礼。
沈战手下十个百户,除了心腹杜寒和张伟之外,只有王忠是二品武者。
其余的七个百户全部都是三品武者。
可见二品武者在大明军队里还是很稀有的。
沈战有意给王忠一个表现的机会,总不能所有的好处都让杜寒和张伟占去吧。
带兵是一种艺术,有好处让下面的人雨露均沾才是正道。
“王忠,带着你的人给我扫平陈演的府邸。
我会调50个连弩手给你。
要是这都拿不下以后就不用跟着我了!”
“卑职领命,谢千户大人栽培!”王忠神色激动。
沈战的大方是出了名的。
谁要是能抢到抄家的任务,事后沈战对他的赏赐肯定少不了。
任务下达,下人搬来椅子,沈战坐在陈府的大门口看戏。
“上墙,探!”王忠开始指挥战斗。
一个身形灵活的锦衣卫顺着梯子爬上了院墙。
他只探出半个脑袋快速地扫视了一圈,然后立刻将头缩了回来。
内阁首辅陈演公开叫板崇祯皇帝,表示不会在圣旨上用印。
原因是崇祯选定的新兵部尚书史可法触动了陈演走私集团的利益。
崇祯出人意料地硬刚陈演,表示对方不支持自己的意见就让他滚蛋。
大臣们震惊,陈演更震惊。
崇祯一个无兵、无钱、无粮的三无皇帝哪来的勇气跟文官集团叫板?
明末的文官集团已经跟士绅地主、巨富商贾死死地焊在了一起。
他们的手里有土地,有银子,有私兵,整体实力一点也不比皇帝差,甚至更强。
官员给地主和商贾充当保护伞,帮着他们偷税漏税,压榨百姓。
地主和商贾出资供官员的后代读书,科举的胜利者永远都是同一伙人。
所以说,文官集团不怕皇帝,反而皇帝更应该怕文官集团。
想明白这些之后,陈演来了一招以退为进。
“臣无力辅佐陛下中兴大明。
臣请辞去朝中一切职务。
望陛下恩准!”
“首辅大人不可!”
“此事不可儿戏呀!”
陈演的话音刚落朝臣们立刻接二连三地站出来阻止。
崇祯大概数了一下,至少有二十人的样子。
看来这些人就是围绕着陈演的利益集团了!
崇祯默默地巡视了一遍,将为陈演出头的人都记在了心里。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接下来的剧本应该是崇祯顺应民意极力挽留陈演。
然后陈演深感皇恩浩荡,感动之余不得不继续留在首辅的位置上为大明出力。
然而,剧本总是会变的。
待小丑们表演得差不多了,崇祯这才开口。
“朕素闻首辅日夜为朝堂之事操劳以致身虚体弱。
现首辅年事已高(50刚过),理应回家安享晚年。
朕不忍首辅继续因国事而折损阳寿。
首辅的请求朕准了,快快回家享福去吧!”
“微臣遵旨,谢陛下体恤!”陈演表情麻木地说道。
摘下官帽,陈演潇洒地走向宫外。
文官们并不惧怕丢掉乌纱帽。
官职没了,土地、银子、产业都还在,怕个鸟。
崇祯看向陈演的背影,他的眼里全是冷漠。
陈演啊陈演,你以为拿罢官将朕一车事情就算完了吗?
勾连二十八家商号向流贼和建奴贩卖军资,朕怎么可能放过你!
陈演走了,文官集团的势力还在。
他们对崇祯的误导和阻碍一刻都不会停止。
户部侍郎王正治再次出列道:
“陛下,臣认为向宁武关派驻援兵一事十分不妥。
其一,山西总兵周遇吉并未向朝廷发出求援信号。
这说明他很有可能凭借手中现有的兵马守住宁武关。
其二,从京营调集一万人马驰援宁武关必将耗费钱粮无数。
户部账面上只有四万两白银。
根本支撑不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臣附议!”户部督饷左侍郎沈维炳出列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沈维炳代表的是东林党的意志。
他一开口立刻有七八个东林党官员出言附和。
崇祯眯着眼睛看向出列发言的一众大臣,他的心里一片冰凉。
过去十五年的时间自己就是被这样一群人玩弄于股掌之中,何其悲哀!
崇祯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自成会亲率50万大军攻打山西,进而从北线威逼京师。
而周遇吉守住天险宁武关是这场防御战的重中之重。
周遇吉只有一万兵,他拿个鸡毛守住宁武关啊。
顶天了周遇吉也就是多杀伤一些流贼士兵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朝臣们还在想方设法阻止崇祯给周遇吉增兵。
理由更是千奇百怪,有的说差事儿,需要周遇吉主动求援才行。
有的说差钱儿,为了省钱不宜妄动刀兵。
崇祯深深体会到一句话的含义:文人误国!
崇祯细想想,这些年大明打了无数的败仗,死了无数的武将。
貌似每一次失败都跟文官的胡说八道有关系。
当然了,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耳根子软、缺乏判断力才是失败的关键因素。
崇祯将目光投向左都御使李邦华,这是为数不多知兵的朝臣。
“李爱卿,对于出兵增援周遇吉一事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李邦华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列答话。
“回陛下,若贼首李自成真的亲率50万大军进攻山西。
那么周遇吉是断然守不住宁武关的。
所以臣认为增援周遇吉宜早不宜迟。
战争形势瞬息万变,等周遇吉发出求救的文书再动员。
臣恐怕到时黄瓜菜都凉了!”
“李邦华,你不要危言耸听,误导陛下浪费钱粮!”王正治立刻对李邦华开炮。
李邦华是都察院的话事人,堂堂正二品大员。
他才不会虚一个正三品的户部侍郎呢。
“王正治,你对兵事一无所知,满脑子就知道钱粮。
面对百万规模的流贼大军你有什么资格对陛下的军事部署指手画脚。
陛下,臣参户部侍郎王正治欺君之罪!”
“臣附议!”
“臣附议!”
一看自家老大发威了,都察院的御史们立刻对王正治群起而攻之。
“呵呵!”崇祯笑了,总算有一个敢说真话的明白人站出来啦,不容易啊。
“不要吵了,王爱卿身为户部侍郎考虑钱粮之事很正常。
朕不会治他的罪,但是也不能采纳他的建议。
李邦华乃知兵之人,提出来的建议深得朕心。
事情就这么定了,京营尽快组织一万精兵待命。
开拔银两就从朕的内帑出,暂时先发五万两白银。
另外再给刘文耀拨二十万两银子采购粮食。”
“臣遵旨!”
“臣遵旨!”
京营总督李国祯和左都督刘文耀同时出列领旨。
这二人都对皇家忠心耿耿,自然不会违背崇祯的意志。
崇祯逆着朝臣的意思定下了增兵宁武关的事情。
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调黄得功和刘泽清进京勤王的事情。
这个事儿讨论起来就相对轻松一些。
李自成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
朝中大臣谁也不想去赌城破后李自成到底会不会杀自己。
所以说,增加京师的防卫力量对于每一个不想改朝换代的大臣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黄得功是勇卫营统帅之一,勇卫营是崇祯的保镖队伍。
所以调驻扎在滁州的黄得功回援京师没有任何问题。
山东的刘泽清则不同,他很可能不听皇帝的调遣。
户部侍郎党崇雅出列说道:“陛下,山东总兵刘泽清视财如命。
朝廷现在还欠着山东兵四个月的军饷。
臣恐怕军饷到位之前刘泽清未必会听从陛下的调遣!”
“呃,这个……”崇祯顿时被党崇雅给整无语了。
山东总兵刘泽清贪墨军饷,杀良冒功,强抢民财,视财如命。
这些肮脏事儿崇祯早有耳闻,只是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现在经党崇雅这么一提醒崇祯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想让刘泽清的大军动地方首先要补足他的军饷。
其次还要提前发一部分开拔银子。
不给家里的老婆孩子留足吃饭钱,那些山东兵怎么可能去京师给崇祯皇帝卖命呢!
山东兵欠饷高达18万两,开拔银子大概要7万两,全都加起来就是25万两白银。
崇祯通过抄家得来的九十多万两银子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目前还剩下九万八千两。
那么,想让山东兵进京就必须搞到新的银子。
银子去哪里搞,崇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抄家小能手沈战!
十一月初七,沈战带着100名锦衣卫去成国公府取银子。
成国公朱纯臣之前上书崇祯皇帝,表示自己愿意支付二十万两白银。
这笔钱相当于是朱纯臣参与张缙彦走私案的罚款。
按照朱纯臣的意思交了这笔钱之后,崇祯就不可以再找他的麻烦了。
作为老牌勋贵,朱纯臣这么办事没毛病,谁让他是特权阶层呢。
但是他错就错在不该杀东厂番子。
杀东厂番子等于啪啪打崇祯皇帝的脸,朱纯臣在下令杀人那一刻便走上了不归路。
只能说朱纯臣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也太不把崇祯这个皇帝当回事了。
听到锦衣卫来人了,朱纯臣决定将领头的叫过来问问话。
于是,沈战有幸来到了国公府的三进院子。
“卑职锦衣卫千户沈战参见成国公!”沈战不卑不亢地向朱纯臣行礼。
从一进院子到三进院子沈战不停地在观察地形。
这对十七日的抄家行动很有帮助。
“来人,给沈千户看茶,沈千户坐下说话。”朱纯臣淡淡地说道。
“卑职站着回话就好!”
“让你坐你就坐!”
“是!”
套路过后,朱纯臣问起了正事。
“沈战,吾来问你,陛下在此事上是什么态度?”
“卑职不敢妄议陛下!”沈战演戏演全套。
朱纯臣面露鄙夷之色,然后向下人招了招手。
“把礼物拿上来!”
两名下人立刻抬着一个小箱子进来。
“啪!”箱子打开,里面是整整一千两白银。
在朱纯臣看来这些钱问一个锦衣卫千户几句话应该够用了。
“吾再问你一次,陛下在此事上是什么态度?”朱纯臣趾高气昂地说道。
这次沈战很上道儿,立刻抱拳答话。
“回国公爷的话,陛下很生气!”
“噢,陛下因何而生气?”朱纯臣追着问道。
沈战继续回道:“回国公爷,陛下因两件事情生气。
其一是陛下急等着银子发给山东兵。
否则刘泽清刘总兵就不会带兵入京。
而国公爷承诺的银子却没有及时送进宫里,这让陛下很恼火。
其二是国公爷命人打死了70多个东厂番子,还打伤了王厂督。
陛下为此又要赔上好大一笔银子。
您也知道陛下的内帑根本就没有多少……”
“哈哈哈!”朱纯臣闻言大笑。
沈战想表达的意思朱纯臣听懂了,崇祯小儿因差钱儿而生气。
要是自己交了二十万两的罚款,再适当赔偿东厂点银子,这事差不多就过去了。
“行了,你回吧。
赔偿给陛下的二十万两银子你现在就拿走。
另外我会差人给东厂送过去五万两银子。
这笔钱就当是吾赔给东厂的医药费和抚恤费。”
“是,卑职告辞!”沈战起身行礼,然后拿着属于自己的一千两银子告辞离去。
“哼哼!”朱纯臣用极为不屑地眼光看向沈战的背影。
崇祯皇帝也好,东厂也好,锦衣卫也好。
这些人在朱纯臣眼里就是一群穷鬼。
从张缙彦走私、通敌、叛国的案子里将自己摘出来只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
在朱纯臣看来这就是毛毛雨。
如今的大明,有钱能使鬼推磨!
沈战的演技彻底欺骗了朱纯臣。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纯臣的警惕开始放松,距离他真正的死期则越来越近。
十一月初八,沈战的屠刀再次举起。
这一次的行动针对的是前内阁首辅陈演。
锦衣卫百户杜寒率200人突袭了京城的顺裕商号以及他们在通州码头的货仓。
顺裕商号自掌柜以下123人被捕,另有35名反抗的护卫被杀。
千户所里,杜寒正在向沈战汇报战果。
“禀千户大人,此次抄家共得白银83万两,另缴获粮食七万石。”
沈战闻言面露喜色,银子着实不少,粮食更加令人惊喜。
“三万两的零头你拿去给参与抄家的弟兄们分了。
八十万两的整数送到我这里来。
七万石粮食全部转移到咱们自己的仓库。
等打起仗来这玩意立马变成稀罕物!”
“喏,卑职领命!”杜寒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200人分三万两银子,这一波太肥了!
自从跟了千户大人,这日子比以前好了十倍。
沈战有节奏地敲着桌子,问道:“都招了吗?”
杜寒回道:“招了,三轮酷刑下来六个管事人员全招了。
陈演就是顺裕商号的幕后东家。
顺裕商号的主要业务就是向建奴走私粮食。
我们刚刚缴获这批粮食就是为建奴准备的!”
“全都该死!”沈战将拳头攥得咯咯直响。
建奴入关后屠了多少城,杀了多少汉人?
有人说多尔衮的建奴大军屠杀了5000万汉人。
也有人说实际上屠杀了9000万汉人。
无论哪一个数字都足够触目惊心!
大明朝向建奴走私物资的人绝对当得起一声“汉奸”。
面对这些汉奸沈战杀他们十次都不嫌多。
在杜寒大开杀戒的同时,张伟也奉命突袭了另外一家商号:兴隆商号。
这家商号主营的业务是铁和盐。
这两样是比粮食更重要的战略物资。
杜寒退去后,张伟回来跟沈战复命。
“禀千户大人,兴隆商号内共抄得白银73万两。
铁一万斤,盐三万斤。
主要管事人员均已招供。
商号的幕后东家正是陈演。”
“好得很,陈演啊陈演,我看你怎么活!”沈战冷笑道。
“三万两银子的零头拿去给参与抄家的弟兄们分了。
七十万两的整数送到我这里。
一万斤铁不要动,等候陛下发落。
三万斤盐送入我们自己的仓库。”
“是,卑职遵命,谢千户大人!”张伟的激动之情一点都不逊色于杜寒。
作为锦衣卫办案和杀人都不是重点,抄家才是重点!
顺裕商号和兴隆商号是陈演的直属产业,沈战抄它们抄得很彻底。
还有21家跟陈演有关系的商号沈战没有动。
大明边军需要这些商号输送物资,一下子全抄了沈战担心崇祯玩不明白。
陈演在京城的府邸已经被沈战派去的400多名锦衣卫团团包围。
只要沈战轻轻一挥手,锦衣卫立刻就会对陈演的府邸举起屠刀。
还不能杀,沈战还要进宫请示一番。
陈演毕竟是前内阁首辅。
他在文官集团的地位举足轻重。
想动他,首先要崇祯下定决心才行。
乾清宫。
崇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地翻看着沈战的密报。
沈战目不斜视地站在一旁候命。
待将密报全部看完之后,崇祯一把将密报扔在了地上。
“好,好的很呐。
粮食,铁器,盐,缺什么送什么。
难怪建奴越打越强,都是这群蛀虫在助纣为虐!”
抄家得来的150万两银子沈战给崇祯留了50万两。
一万斤铁沈战全额上交,这玩意他用不上。
粮食和盐沈战全都象征性地漏了一点给崇祯。
主要是得让崇祯知道陈演的走私项目具体有哪些。
虽然50万两银子和一万斤铁看得崇祯两眼冒绿光。
但陈演卖国资敌所带来的愤怒情绪还是占据了上风。
趁着崇祯正在气头上,沈战及时添了一把火。
“陛下,陈演的府邸已经被臣给围了。
此人在文官集团里地位很高。
动了他怕是会激起文官集团的不满。
臣不敢擅做主张,您看……”
“不满,谁敢不满,凭什么不满,他们有什么资格不满?”
灵魂三问之后崇祯积累了足够的气势,然后大手一挥。
“去给朕抄了陈演的家。
凡反抗者杀无赦。
凡干扰抄家者杀无赦!”
“微臣领旨!”沈战低头行礼,他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