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云宜妃的现代都市小说《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全局》,由网络作家“一枚老卤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见状,大皇子李源也来了兴致。他大手一挥,豪气干云道:“叶云,你若真有这般本事,本宫重重有赏!”“除了一千两白银,再赏你皇室专供的云锦十匹,如何?”安宁公主美眸流转,笑盈盈地凑趣道:“叶云,你要是真能让大家见识到这马镫的厉害,本公主也另有赏赐!”叶云闻言,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殿下,公主,赏赐暂且不急。”“小的先将这马镫的设计图画出来,让诸位大人过目。”说罢,他便向军器监正要来纸笔,凝神静气,开始作图。众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看着叶云手中的笔尖在纸上游走。叶云神情专注,笔走龙蛇。很快,一副构造精巧的马镫设计图便跃然纸上。只见图上所绘,乃是一对呈U型的铁器,底部平坦,两侧向上弯曲,顶端还有一个小孔,似乎是用...
《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全局》精彩片段
见状,大皇子李源也来了兴致。
他大手一挥,豪气干云道:“叶云,你若真有这般本事,本宫重重有赏!”
“除了一千两白银,再赏你皇室专供的云锦十匹,如何?”
安宁公主美眸流转,笑盈盈地凑趣道:“叶云,你要是真能让大家见识到这马镫的厉害,本公主也另有赏赐!”
叶云闻言,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
“殿下,公主,赏赐暂且不急。”
“小的先将这马镫的设计图画出来,让诸位大人过目。”
说罢,他便向军器监正要来纸笔,凝神静气,开始作图。
众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
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看着叶云手中的笔尖在纸上游走。
叶云神情专注,笔走龙蛇。
很快,一副构造精巧的马镫设计图便跃然纸上。
只见图上所绘,乃是一对呈U型的铁器,底部平坦,两侧向上弯曲,顶端还有一个小孔,似乎是用来穿绳子用的。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奇怪的物件。
一时间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是工部员外郎,名叫张让。
今日来军器监,是有一批加急的军械需要核对。
可他刚一进门,就看到眼前这幅奇怪的景象。
大皇子、安宁公主、武敏将军,还有军器监正等一众官员,竟然都围着一个小太监,一个个神情专注,仿佛在看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张让顿时愣住了,他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满腹狐疑,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你们这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武敏凌厉的眼神给打断了。
武敏见有外人闯入,秀眉微蹙,立刻转头对大皇子说道:“殿下,此人来的蹊跷,不如先将他拿下审问。”
“再派人封锁军器监,以免长臂弓的机密泄露。”
李源闻言,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当即下令,让身边的侍卫将张让拿下,暂时关押起来。
随后,他又从自己府上调来一百名精锐亲卫,将整个军器监团团围住,严禁任何人出入。
那工部官员张让一脸无辜,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被五花大绑,关进了小黑屋。
军器监这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很快便被锦衣卫的眼线所察觉。
一名锦衣卫密探,火速赶回皇宫,向锦衣卫指挥使禀报此事。
锦衣卫指挥使不敢怠慢,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宣帝。
宣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朱笔。
他眉头微皱,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神色。
长子李源和女儿安宁,怎么会突然跑到军器监去了?
还带着一个小太监,调兵封锁整个军器监?
宣帝心中充满了好奇,他放下手中的奏折,对身旁的太监总管吩咐道。
“去,派个人到军器监那边打探一下,看看源儿他们在搞什么鬼。”
“老奴遵旨。”
太监总管高胜躬身领命,立刻安排了一名得力的小太监,前往军器监一探究竟。
......
与此同时。
军器监演武场内。
安宁公主身着一袭白色紧身戎装,脚踩新鲜出炉的马镫,稳稳地骑坐在一匹枣红色汗血宝马上。
这马镫正是叶云方才所献图纸上的样式,由军器监的工匠们当场赶制而成。
“驾!”
只见安宁公主轻轻一夹马腹,那枣红马便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阵阵清脆马蹄,在空旷的演武场上回荡。
安宁公主策马扬鞭,兴奋莫名,在场上留下一串银铃般的娇笑声。
她操控着缰绳,驾驭着骏马在场上来回奔驰。
或急或缓,或左或右。
那枣红马仿佛与她心意相通,每一次的转向、加速、减速都配合得天衣无缝。
安宁公主感受着风驰电掣的速度,只觉得无比的畅快。
这马镫果然神奇,让她可以轻松地掌控平衡,如履平地一般。
突然,她眼神一凝,目光锁定在了远处的一个箭靶上。
“咻!”
安宁公主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在长臂弓上。
她深吸一口气,凝神静气,拉弓如满月。
在骏马疾驰的颠簸中,她稳稳地瞄准了箭靶的红心。
手指一松,羽箭破空而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奔目标而去。
“咚!”
一声闷响,羽箭稳稳地钉在了红心之上,箭尾还在微微颤动。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大皇子李源瞪大双眼,犹如活见鬼一般。
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个妹妹骑术水平的。
平时骑术低劣,上马后战战兢兢,根本不敢快跑,更别说在马上射箭了。
现在用上马镫,骑术简直脱胎换骨啊!
一旁的武敏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她出身将门,自幼习武,骑术自然不在话下。
但正因如此,她才更清楚在高速奔驰的马上,射中靶心有多难。
这不仅需要极高的骑术,更需要极强的臂力和精准射术。
而安宁公主,一个平日里连马都骑不稳的娇娇女,竟然做到了!
这马镫......当真有如此神奇?
武敏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看向叶云的眼神也变得越发复杂起来。
这个小太监,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
“吁——”
安宁公主勒住缰绳,身下的红色骏马嘶鸣一声,稳稳地停了下来。
她轻盈地翻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哪还有半点平日里不善骑术的模样?
“哈哈,这马镫真是太神奇了!”
安宁公主兴奋地拍了拍马背,美眸中满是惊喜。
“我感觉自己就像长在了马背上一样,操控自如,平稳无比!”
“叶云,你这马镫,真是个大宝贝啊!”
李源大步走到叶云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之情。
“说吧,除了刚才本宫答应你的奖励,你还想要什么赏赐?”
“只要本宫能办到的,统统满足你!”
叶云心中暗喜,这大皇子果然上道!
他故作谦虚道:“殿下过奖了,小的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赏赐不赏赐的倒无所谓,只要能为殿下效力,为我大宁王朝廷效力,小的就心满意足了!”
“好!好一个忠心耿耿的奴才!”李源哈哈大笑。
“你放心,本宫绝不会亏待你的!”
说完,李源从腰间解下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递给叶云。
“这块玉佩,你且收好,日后在宫里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本宫!”
“只要不是谋逆造反,本宫甚至母后,都给你兜着!”
第二天,御书房内一片肃穆。
宣帝端坐在龙案之后,面色沉静,目光威严。
大皇子李源和二皇子李泽分立两侧,神色各异。
两人身后,十几位文武重臣屏息凝神,静候圣裁。
今日,宣帝召集众人,是为了商议如何应对日益猖獗的突厥等北边蛮族。
就此制定大宁王朝未来十年的具体国策。
顺便考校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人的学问。
“父皇,这是儿臣这几天冥思苦想撰写的《靖边策》,请父皇御览。”
二皇子李泽率先捧着一份奏折,自信满满地呈递给宣帝。
宣帝微微颔首,示意内侍接过奏折。
他展开细细阅览,目光在字里行间缓缓移动。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宣帝翻阅奏折的轻微声响。
良久,宣帝放下手中的《靖边策》,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淡淡地评价道:“不错,四平八稳,考虑周全。”
“谢父皇!”
二皇子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他身后的户部尚书周鼎,更是喜笑颜开,连连点头。
其他二皇子一派的官员,也都纷纷露出欣喜之色。
他们认为,皇上这句“不错”,便是对《靖边策》的肯定,对二皇子的赞赏。
今日的策问考校,二皇子已然稳操胜券,胜过大皇子不过是板上钉钉之事。
二皇子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得意,转头看向大皇子李源。
他故作关切地问道:“大哥,为何迟迟不见你呈上文章?”
“莫非是这几日天天抓耳挠腮,也未能憋出一个字来?”
“唉,这也不能怪大哥。”
“大哥自幼习武,四肢发达,喜武厌文,本就不擅舞文弄墨。”
“这等军国大事,确实是为难大哥了。”
二皇子话音刚落,他一派的官员们便爆发出一阵低低哄笑。
笑声中充满了对大皇子的嘲弄和轻视,仿佛已将大皇子踩在脚下。
大皇子一派官员,个个愁眉苦脸。
镇北大将军武牧更是唉声叹气,神色沮丧。
显然,对于大皇子,他们没有抱任何希望。
因为平常大皇子痴迷武道军事,对文臣不屑一顾。
朝中文臣,都偏向二皇子。
关键时刻,无人愿意相助。
这次大皇子肯定输定了。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大局已定之时。
大皇子李源却上前一步。
从容不迫地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
双手捧着,恭敬地呈递给宣帝。
“父皇,儿臣的文章也已完成,请父皇御览。”
宣帝微微抬眼,看了大皇子一眼。
内侍连忙上前,接过奏折,呈到龙案之上。
大皇子呈上的奏折,正是叶云所写的《平虏策》。
看到大皇子终于呈上文章,二皇子李泽嘴角的轻蔑笑意更浓。
他摇摇头,阴阳怪气道:“大哥,你现在才呈上文章,莫非是知道自己必输无疑,想要挣扎一番,做最后的努力?”
“不过,我劝大哥还是省省力气吧。”
“在我的《靖边策》面前,大哥的文章不过是垂死挣扎,浪费纸张!”
大皇子李源瞥了二皇子李泽一眼,有恃无恐道:“二弟,稍安勿躁。”
“文章好坏,父皇自有评断。”
“现在说这些,未免为时过早。”
“还是等父皇看完再说吧。”
李泽冷哼一声,不再出声。
在他看来,今天自己赢定了。
老大李源不过是在嘴硬而已。
御案前。
宣帝刚展开大皇子李源的奏折,便轻咦出声。
随后,宣帝的眼神,便再也没有离开这份奏折。
目不转睛。
聚精会神。
仿佛在场朝臣通通不存在。
完全沉浸在《平虏策》之中。
宣帝越看越是入神。
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仿佛在随着文章的思路,一同思考,一同谋划。
在宣帝看来,这《平虏策》对北边蛮族的剖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提出的针对性策略,更是高屋建瓴,切中时弊。
不仅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更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堪称完美。
宣帝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蛮族的弱点,被犀利指出。
破敌之法,被清晰呈现。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军出征,横扫草原,永除边患,凯旋而归的场景。
宣帝看到精彩处,忍不住连连拍桌叫好,响彻御书房。
“好!此处真是精妙绝伦!”
“这篇《平虏策》,立意高远,见解深刻。”
“宛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其中提出的许多策略,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却又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令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相比之下,二皇子的《靖边策》,就显得黯然失色。
《靖边策》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看似周全。
实则毫无亮点,平庸至极。
就像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毫无新意。
与《平虏策》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一个犹如皓月当空,光芒万丈。
一个却似萤火之光,微不足道。
二皇子李泽,原本还洋洋得意。
此刻,却如同被人当头棒喝,瞬间呆愣在原地。
脸上的笑容僵住,变得无比难看。
他完全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父皇对大哥李源的文章,竟然如此赞赏?
这怎么可能?
他精心准备的《靖边策》,在父皇口中,不过是“不错”而已。
而大皇子随意拿出的文章,却让父皇忍不住连连叫好?
这巨大的落差,让他完全无法接受。
二皇子李泽身后的户部尚书周鼎,面色凝重,惊诧不已。
其他二皇子一派的官员,也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疑惑。
他们搞不懂。
大皇子李源,这个在他们眼中头脑简单,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家伙。
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精彩绝伦的策论?
他背后,究竟是哪位高人指点?
大皇子一派的官员,则如同久旱逢甘霖,扬眉吐气。
刚才还愁眉苦脸的镇北大将军武牧,此刻也挺直了腰杆,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们窃窃私语,对大皇子夸赞有加。
“大皇子殿下真是深藏不露啊!”
“是啊,没想到大皇子殿下竟然还藏有后手,不知从哪请来高手捉刀润色!”
“看来,这次策问考校,我们赢定了!”
武敏冷哼一声,满脸不甘,悻悻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武敏一向愿赌服输,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尽管提便是!”
叶云却是一副惫懒模样,仿佛对这场赌约的胜利毫不在意。
“嗯......这个嘛,小的暂时还没想好,等以后想好想让武将军干什么,到时再说也不迟。”
“你......”武敏气得柳眉倒竖,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傲娇地扭过头,“谅你也不敢跟我玩什么花样。”
安宁公主则欢呼雀跃,像只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来到叶云面前,一双美眸弯成月牙。
“哈哈哈......”
“叶云,本公主打死也想不到,今天竟然能赢过表姐!”
“要知道,她可是军中赫赫有名的第一女将啊!”
她之前还以为叶云是在故意吹牛,没想到这复合弓真的这么厉害!
大皇子李源也是满脸难以置信。
他大步上前,一把抢过安宁公主手中的复合弓,跃跃欲试:“让本宫试试!”
他深吸一口气,瞄准远处,松开弓弦。
“咻!”
箭矢如闪电般飞射而出,精准地命中了一百五十步外墙头的一根树枝!
要知道,他原本只能拉两石弓,射七十步远。这复合弓,竟然让他的射程增加了一倍还多!
“好弓!真是好弓啊!”
李源兴奋大喊,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有了这个,明天本宫一定能赢过老二,在父皇面前大出风头!”
军器监正等人惊呼连连,纷纷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想要一睹这神奇的复合弓。
“这......这简直是神兵利器啊!”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有了这弓,我大宁边军的战力,岂不是要提升一大截?”
众人围着叶云,七嘴八舌地询问,这复合弓的奥妙之处。
武敏看着众人兴奋的样子,心痒难耐,也想试试这复合弓的威力。
于是,她轻咳一声,故作矜持道:“那个......叶云,这弓能不能也给本将军试试?”
叶云瞥了她一眼,似笑非笑地将复合弓递给了武敏。
“武将军请便。”
武敏俏脸微红,瞪了叶云一眼。
随即接过复合弓,动作利落地弯弓搭箭,同样瞄准远处院墙。
“咻!”
箭矢带着惊人的速度飞射而出。
精准命中了两百步外的一棵柳树枝!
“好!”
大皇子李源一拍大腿,兴奋得满脸通红,高声叫好。
他几步上前,一把抓住叶云的胳膊,激动得语无伦次。
“叶云!你小子果然没诓骗本宫,确实能文能武,才华出众!”
“这长臂弓,简直是神兵利器!”
“有了它,我大宁将士,从此再也不惧,突厥蛮子在草原对射!”
他仿佛已经看到,大宁将士手持长臂弓,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将突厥骑兵射得人仰马翻的场景。
心中那叫一个畅快!
安宁公主也跟着欢呼雀跃,看向叶云的眼神中,异彩连连。
这个家伙,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不仅能吟诗作赋,还能想出如此稀奇古怪,却又威力惊人的军国重器?
武敏虽然同样惊叹于长臂弓的威力,但她毕竟是行伍出身,考虑得更加长远。
她眉头微蹙,上前一步,提醒道:“殿下,这长臂弓在平地上固然威力惊人,但北边蛮夷精通骑射,来去如风,我大宁将士虽有此弓,恐怕依然难以抗衡。”
她这话一出,就像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
李源脸上的兴奋之色顿时消退了几分,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叶云在一旁看着,心中暗笑。
这武敏,还真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
不过,她说的倒也没错。
他发明的复合弓虽然厉害,但没有另一样东西配合,在马上使用时,效果会大打折扣。
“叶云,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眼看气氛沉闷,安宁眼神希冀地看向叶云。
在她眼中,仿佛叶云已经成了,无所不能的天下奇才似的。
“呵呵。”
叶云淡然一笑,“殿下似乎忘了,小的之前提过,除了发明长臂弓外,还有一样军国重器,要献给殿下。”
“你说的那什么马镫?”大皇子李源语气急切道。
“马镫?”武敏满脸狐疑。
“这东西是什么?能有什么用?”
军器监正等人也是满脸好奇,围着叶云七嘴八舌地询问着,这马镫究竟是何物,有何妙用。
众目睽睽之下,叶云不慌不忙,慢悠悠地开始解释起马镫的功效。
他详细地描述了马镫的形状、材质,以及如何安装在马鞍上。
“有了此物,骑兵在马上便可以解放双手,获得身体平衡,从而大幅提升骑射的准头和威力。”
“甚至连不会骑马的人,只要稍加练习,也能借助马镫,很快掌握骑马的技巧。”
“只要大宁军队装备上马镫,骑兵的战斗力将突飞猛进,骑射本领能很快超过突厥等蛮族,天下无敌!”
这番话,听得众人面面相觑,半信半疑。
毕竟,骑马作战可不是儿戏,岂是加装个小小的马镫就能彻底改变的?
武敏更是眉头紧蹙,她虽然震惊于复合弓的威力,但对这所谓的马镫,却持怀疑态度。
作为在边疆经历过和蛮族血战的将军。
她深知骑兵作战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岂能如此轻率断言?
她率先出声质疑,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叶云,你这马镫真有如此神奇?”
“不会是信口开河吧?”
军器监正等人也跟着附和,纷纷表示需要亲眼见证才能相信。
毕竟,这马镫听起来太过匪夷所思,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叶云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笑眯眯地盯着武敏,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武将军,既然你不信,那咱们再打个赌如何?”
武敏心中一怵,想起之前打赌输给叶云的经历,她不禁有些犹豫。
但她那傲娇要强的性格,又不允许她在众人面前示弱。
于是,她强装镇定,冷哼一声:“哼,赌就赌!”
“本将军还怕你不成?”
“好!”叶云击掌一笑,“那咱们就赌,这马镫是否真如我所说的那般神奇。”
“如果我输了,任凭武将军处置。”
“但如果我赢了......”
叶云故意拖长了声音,眼神在武敏身上来回游走。
“你赢了又如何?”武敏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没好气道。
“如果我赢了,武将军就再答应我一个要求,如何?”
叶云笑眯眯道。
“这......”
武敏心中一紧,她隐约感觉到,叶云这要求恐怕不怀好意。
但话已出口,她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好!本将军就再答应你一个合理要求!”
“但你可别想耍什么花招!”
叶云不卑不亢,拱手答道:“回禀陛下,正是奴才所作。”
宣帝点了点头,又问道:“策中所言,分化草原部落,以夷制夷之策,你且详细道来。”
叶云朗声说道:“回禀陛下,草原各部,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内部矛盾重重。”
“各部族为了争夺草场、水源、牛羊,时常发生冲突......”
他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利用草原部落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
如何扶持亲近大宁的部落,打击敌对势力。
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叶云的声音抑扬顿挫,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听得宣帝频频点头,眼中精光闪烁。
宣帝又陆续问了几个关于《平虏策》中的细节问题,叶云都一一作答,对答如流,毫无滞涩。
听完叶云的回答,宣帝龙颜大悦,忍不住拍案叫好。
“好!此策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实乃平虏安邦之上上策!”
大皇子李源闻言,喜形于色,激动地说道:“父皇,叶云乃当世奇才,此人能为我大宁所用,实乃朝廷之福啊!”
二皇子李泽的脸色,则更加阴沉了。
什么朝廷之福?
我看是你李源之福吧?
周鼎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他原本以为,凭借二皇子的《靖边策》,必定能够获得宣帝的青睐。
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叶云,将他们的计划彻底打乱。
武牧则是满脸兴奋,大声说道:“皇上,叶公公此策,若是能够实施,我大宁边疆,百年无忧矣!”
其余文武重臣,也都纷纷附和,对叶云的《平虏策》赞不绝口。
御书房外,安宁公主听到里面的动静,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哼,这个坏家伙,还好没让自己失望。”
“按照那些大人的想法,本公主作为叶云这小子的伯乐,岂不是大宁平定边患的第一功臣?”
想到这里,安宁公主美眸弯成月牙,心里美滋滋的。
宣帝的目光在叶云身上停留良久,眼中赞赏之意愈发浓郁。
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叶云,你献策有功,朕心甚慰。”
“即日起,擢升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协理奏章,参赞机务。”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司礼监秉笔太监,那可是内廷之中,仅次于掌印太监的要职!
负责批阅奏章,草拟圣旨,权力之大,足以影响朝政!
叶云才入宫多久?
竟然连升数级,一跃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等恩宠,简直前所未有!
众人看向叶云的目光,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有羡慕,有嫉妒,有震惊,有不甘......
叶云也是微微一愣,随即心中狂喜。
他连忙跪倒在地,叩首谢恩:“奴才谢主隆恩!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宣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另赏赐黄金百两,绸缎十匹,以彰其功。”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赏赐也太丰厚了吧?
站在宣帝身旁的掌印太监刘喜,脸色微微一变。
他原本以为,叶云虽然昨天得到宣帝圣宠,最多也就是个五品宫中行走,没想到,竟然一跃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岂不是说,叶云日后,将成为他在内廷中的最大对手?
刘喜心中暗自警惕。
看向叶云的眼神中,多了一丝阴鸷神色。
大皇子李源则是喜形于色,激动不已。
叶云高升,对他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他仿佛已经看到,太子之位在向自己招手。
二皇子李泽的脸色,则是一片惨白。
他身后的周鼎,眉头紧锁,死死盯着叶云。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叶云竟然能够得到如此圣眷!
如此一来,二皇子想要争夺皇位,平添助力,难上加难!
其余文武重臣,也都心思各异,暗流涌动。
叶云的崛起,彻底打破了宫中平衡。
夺嫡之争,以后恐怕会愈发激烈。
......
御书房朝会散了。
大臣们三三两两地退了出去,各自揣摩着今日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叶云被大皇子李源和安宁公主李乐薇围在了中间,两人热情向他道贺。
李源拍着叶云的肩膀,满脸兴奋,仿佛是他自己升官了一般。
安宁公主则叽叽喳喳地好奇询问有关《平虏策》的细节,想知道叶云写文章的水平到底有多厉害。
就在叶云应付着两位贵人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喜,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
他先是向大皇子和安宁公主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转向叶云,态度无比热情。
“叶公公,恭喜贺喜!”
“咱家奉皇上口谕,特来助你乔迁上任。”
刘喜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叶云心中一凛,明白这位掌印太监,号称内廷九千岁,绝非表面上看起来这般和善。
他连忙躬身行礼,谦逊地说道:“小的多谢老祖宗费心。”
刘喜亲切地扶起叶云,拉近乎般地说道:“哎,叶公公如今可是正四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了,只比咱家低一级,不必如此客气。”
“以后大家在宫里同殿为臣,要紧密合作,共同伺候好皇上才是。”
“什么老祖宗的称呼,以后可不许再叫了,显得生分。”
“叫一声刘公公,或者刘伴伴,都使得。”
叶云心中暗笑,这刘喜变脸之快,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他面上却恭敬地应道:“是,刘公公。”
刘喜满意点头。
带着叶云来到他之前刚搬进去的屋子。
一挥手,跟随他来的几个小太监麻利上前,帮叶云收拾行李。
说是行李,其实叶云在宫中也没什么私人物品,不过是几件换洗的衣物和一些简单的日用品。
很快收拾妥当,刘喜便亲自引着叶云,离开了原本居住的偏僻院落,往内廷核心区域而去。
“叶公公,这里便是你日后办公和居住之所了。”
“内廷十二监,各有自己的院落,秉笔太监位高权重,自然要住得舒适体面。”
叶云抬眼望去,只见院落宽敞,青砖铺地,院中栽种着几株翠竹,更显清幽雅致。
院落分为正房、厢房、耳房等几部分。
正房高大气派,雕花门窗,朱红立柱,一看便是主人起居会客之所。
厢房则相对朴素一些,但窗明几净,显然是办公之用,想必是用来处理奏章,存放文书的地方。
耳房则位于院落两侧,较为狭小。
刘喜介绍说是供伺候叶云的六名杂役太监居住和储物之用。
这里与之前叶云居住的拥挤不堪的通铺耳房,以及宫中行走那个大单间相比。
简直是天壤之别!
犹如从后世城中村老破小,直接搬到了核心区豪华别墅。
御书房内,人头涌涌,气氛却凝重如铅。
宣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下方,十几位文武重臣分列两侧,一个个神情肃穆,却又各怀心思。
原来,刚刚兵部呈上八百里加急军情:大宁边军在玉门关,与突厥铁骑发生了一场激战。
虽然边军奋勇杀敌,击退了突厥一万先锋部队,但自身也损失惨重。
消息传回大宁首都洛城,举朝震惊。
更让人愤怒的是,突厥可汗匈利,一面亲率十万铁骑,屯兵玉门关外,虎视眈眈。
一面派遣国师班布路,率领使团,大摇大摆地进入大宁都城,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议和条件。
班布路态度嚣张,言辞狂妄,狮子大开口。
要求大宁每年向突厥进贡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粮食百万石,布匹百万匹。
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大宁送去一千名精通各种技艺的工匠,以帮助突厥发展生产。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班布路竟然厚颜无耻地提出,要让宣帝的长女,大宁最尊贵的安宁公主,远嫁突厥,与可汗匈利和亲!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羞辱!
是可忍,孰不可忍!
宣帝当即召集文武重臣,商议对策。
御书房内,群臣激愤,争论不休。
“陛下,突厥狼子野心,贪得无厌,此等屈辱条件,万万不能答应!”
“是啊,陛下,我大宁乃天朝上国,岂能向蛮夷低头?”
“想让我大宁和亲纳贡,他们简直是痴心妄想!”
以二皇子外公,户部尚书周鼎为首的主和派,却持不同意见。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与突厥议和,以避免战火蔓延,生灵涂炭。”
他身后的一群文臣纷纷附和。
“周尚书所言极是,突厥兵强马壮,我大宁边军新败,士气低落,此时开战,实为不智。”
“陛下,小不忍则乱大谋,暂时的屈辱,不算什么,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还请陛下三思!”
大皇子的舅舅,镇北大将军武牧,闻言怒目圆睁,厉声喝道:“尔等一派胡言!”
“突厥蛮夷,茹毛饮血,与他们议和,无异于与虎谋皮!”
“我大宁将士,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陛下,臣请战!”
武牧单膝跪地,抱拳请命,声若洪钟,震耳欲聋。
他身后的一众武将,也纷纷请战,群情激昂。
“臣附议!”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
“与突厥决一死战!”
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执一词,争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丞相张启年,老成持重,刚刚一直默不作声。
此时,他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战与和,皆有利弊,不可一概而论。”
“不如先与突厥使团接触,探明其真实意图,再做定夺。”
众人意见不一,莫衷一是。
宣帝听着耳边的争吵声,只觉得头痛欲裂,心烦意乱。
就在这时,站在宣帝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喜,低声禀告。
“陛下,大皇子殿下带着安宁公主,护国将军武敏,军器监正赵文元等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太监总管小心翼翼地跪在地上,禀告道。
宣帝眉头皱得更紧了,不悦地挥了挥手。
“朕在这边和群臣商议军国大事,他突然带这么多人过来干嘛?”
“让他和安宁进来。”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显然对被打断朝议感到不满。
御书房的大门缓缓打开,大皇子李源率先走了进来。
他身穿锦袍,面容沉稳,目光坚定。
安宁公主紧随其后,她一身华服,明艳动人,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得意。
两人对着宣帝躬身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儿臣参见父皇。”
宣帝面色不善地看着他们,语气严厉地质问道。
“源儿,朕正在与众臣商议国事,你为何突然求见?”
“还有,你为何私自调兵封锁军器监?”
“又带着安宁在那边胡闹什么?”
大皇子神色一凛,正要开口解释。
安宁公主却抢先一步,噔噔跑到宣帝面前,娇声撒起娇来。
“父皇,儿臣和皇兄可不是胡闹!”
“我们是给父皇带来好东西了!”
她拉着宣帝的衣袖,满脸兴奋,犹如找父母邀功请赏的小孩子。
“叶云,就是宫里那个小太监,他可厉害了!”
“他发明了一种长臂弓,射程可远了,威力也大!”
“还有他发明的马镫!有了这个,连儿臣都能在马上稳稳当当,轻松骑射,可好用了!”
“有了这两样大杀器,我们大宁将士,从此以后,再也不惧北边蛮族,很快就能横扫草原,彻底根除边患!”
安宁公主叽叽喳喳,语速飞快。
将叶云发明的长臂弓和马镫吹嘘的天上少有,地下无双。
御书房内,群臣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武牧眼睛一亮,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身后的武将们也纷纷面露喜色,似乎看到了扭转战局的希望。
“真的有如此神器?”
“若是如此,我大宁军队岂不是如虎添翼?”
“太好了!真是天佑我大宁!”
以武牧为首的主战派,兴奋不已,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宁军队纵横天下,战胜突厥等塞外蛮族的畅快场景。
户部尚书周鼎却嗤之以鼻,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他身后的文臣们也纷纷摇头,显然不相信安宁公主的话。
“安宁公主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军国重器?”
“没错,区区一个小太监,大字不识,能发明什么厉害武器?”
“突厥铁骑天下无敌,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战胜的?”
安宁公主见众人不信,气得直跺脚,白皙的脸蛋涨得通红。
“你们懂什么!叶云发明的长臂弓和马镫,就是厉害!”
“不信你们可以亲自去试试!”
“保证让你们大吃一惊!”
宣帝看着女儿气鼓鼓的样子,目光落在大皇子李源身上。
“源儿,安宁所言,可是属实?”
大皇子李源躬身回答道:“父皇,安宁所言,句句属实。”
“叶云是儿臣在宫中发掘的奇才。”
“他所发明的长臂弓和马镫,儿臣亲眼所见,威力巨大,妙用无穷,远超寻常兵器。”
“护国将军武敏,军器监正赵文元,皆在场亲眼见证。”
“父皇若是不信,可宣他们二人进来,当面询问。”
宣帝略一沉吟,便点头道:“宣武敏、赵文元觐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