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的猜测。
虽然贾不为也不愿意这样去想,但是当初在山外楼,那些食客对于贾六的惧怕确是真的。
况且,对贾家知根知底的除了自己与老太爷,也就只有贾六了。
但他想不明白的是,贾六在自家生活了多年,从未亏待于他,他说没有任何动机的。
贾不为听到老太爷发话,也只能就坡下驴。
“既然是巧合,那便是我多心了,不过最近六子叔还是尽量不要出去的好。
有些事我可以相信,但是外面的人不一定信。
如今出了这许多事,这个档口上不能再出什么误会了。”
说罢,贾六退了出去。
贾不为看着贾六的身影,喃喃自语道:“莫非真是我想多了?”
说起这个贾六也是贾家的老人了,大概二十多年前,贾家还不在栖霞镇。
当时贾家的祖上在京师为官,致仕之后由于祖上染病身亡,一时间贾家被京师的权力争斗所裹挟。
没了庇佑的贾家又无力自保,退无可退才举家搬迁至如今的栖霞镇。
当时在搬迁途中还出了些许波折。
由于贾家有皇帝御赐牌匾,同时还有赏赐的青龙玉。
据说青龙玉价值连城,乃是皇帝在潜邸时期偶然所得,皇帝念及贾家的功劳,才将青龙玉赐予贾家。
所以世人只知御龙匾,不知青龙玉。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就有人盯上了青龙玉。
贾家雇佣了当时最好的镖师护送,行至半道,忽有人杀将出来劫镖。
一众镖师尽数殒命,贾老太爷在一名女镖师的殊死搏斗之下才捡回来一条命。
结果是,那女子镖师也香消玉殒。
幸存的贾老太爷最终在一处田埂上醒来,旁边坐着灰头土脸的老农贾六。
也就是在哪个时候,将贾六带了回来,这一晃眼就是二十一年。
二十一年来,贾六勤勤恳恳,为了贾家忙里忙外,硬生生的帮贾家挣下一份家业,可谓是功不可没。
尤其是对于贾不为,大小事情都亲自过问照料。
但是对于贾六的身世却从未过问,只当是忠实的奴仆。
贾六离开以后并未回自己的房间,反而是出了城。
没有人知道的是,贾六并没有乘马车,也没有骑马。
只用了大概一个时辰的功夫,就来到了距离栖霞镇六十里之外的深山。
原来贾六还是一个江湖高手,轻功卓绝。
深山埋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