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现代都市 > 结局+番外大明:朱元璋穿越,带回现代皇长孙朱元璋朱允炆

结局+番外大明:朱元璋穿越,带回现代皇长孙朱元璋朱允炆

灯火阑珊处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想要让百姓都吃饱饭,高产作物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要进行土地还有税法的改革。摊丁入亩还有官绅一体这些政策,必须要在大明施行起来。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在大明初期,土地兼并还不是很严重。先要想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土地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另外还有一些基础建设的事情,看样子要好好列一个计划出来才行。”想着朱雄英就来到了电脑桌旁。打开了自己在二手市场中淘来的一个笔记本电脑。搜索起自己想要的信息。整理出一个大概以后,朱雄英看一眼时间,已经是晚上的十点了。一想到明天凌晨四点就要起来,去参加大明的早朝。他就头疼得很。然而朱元璋已经交代了,他也没有办法。洗了一个澡,躺在床上,朱雄英久久都无法入睡,主要是这一天多的经历,似乎太匪夷所思了。...

主角:朱元璋朱允炆   更新:2025-03-27 14: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的现代都市小说《结局+番外大明:朱元璋穿越,带回现代皇长孙朱元璋朱允炆》,由网络作家“灯火阑珊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想要让百姓都吃饱饭,高产作物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要进行土地还有税法的改革。摊丁入亩还有官绅一体这些政策,必须要在大明施行起来。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在大明初期,土地兼并还不是很严重。先要想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土地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另外还有一些基础建设的事情,看样子要好好列一个计划出来才行。”想着朱雄英就来到了电脑桌旁。打开了自己在二手市场中淘来的一个笔记本电脑。搜索起自己想要的信息。整理出一个大概以后,朱雄英看一眼时间,已经是晚上的十点了。一想到明天凌晨四点就要起来,去参加大明的早朝。他就头疼得很。然而朱元璋已经交代了,他也没有办法。洗了一个澡,躺在床上,朱雄英久久都无法入睡,主要是这一天多的经历,似乎太匪夷所思了。...

《结局+番外大明:朱元璋穿越,带回现代皇长孙朱元璋朱允炆》精彩片段

想要让百姓都吃饱饭,高产作物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要进行土地还有税法的改革。
摊丁入亩还有官绅一体这些政策,必须要在大明施行起来。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好在大明初期,土地兼并还不是很严重。
先要想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土地问题可以慢慢解决。
“另外还有一些基础建设的事情,看样子要好好列一个计划出来才行。”
想着朱雄英就来到了电脑桌旁。
打开了自己在二手市场中淘来的一个笔记本电脑。
搜索起自己想要的信息。
整理出一个大概以后,朱雄英看一眼时间,已经是晚上的十点了。
一想到明天凌晨四点就要起来,去参加大明的早朝。
他就头疼得很。
然而朱元璋已经交代了,他也没有办法。
洗了一个澡,躺在床上,朱雄英久久都无法入睡,主要是这一天多的经历,似乎太匪夷所思了。
大脑还在极度兴奋之中
更关键的是因为,朱雄英发现他似乎比原来精神头好多了,而且让玉佩认主以后。
仿佛身体也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
刚开始这个变化还不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自己浑身的力气已经增长了许多。
尤其是躺在床上之时,整个人放松一下,这个感觉就更加明显了。
“难道这玉佩,还能改造我的身体?”
“至少也给可以给我改造成顶级武林高手那样的体质吧。”
想到这个玉佩有这么神奇的能力,朱雄英就有些憧憬起来了。
一晚上都几乎没怎么睡觉,等到凌晨四点多的时候,朱雄英就开始穿戴起朱元璋给他准备好的蟒袍。
还有戴上那个假发。
折腾半个小时后,一切准备好了,他开启时空隧道,回到了大明时空。
不出所料,朱元璋早就已经等着他了。
“大孙,你身上穿上这些,咱看着,总算是不那么奇怪了。”
“这才是咱孙子该有的模样。”
“比你爹穿蟒袍的时候,还要有气势,就是不知道将来穿上了龙袍,又会是什么样呢?”
朱元璋看到了一身蟒袍的朱雄英,双眼一亮,不由得直接夸赞了起来。
“皇爷爷,我爹他怎么样了?”
朱雄英直接询问起朱标的情况来。
“好小子,这一次多亏了你。”
“你爹昨晚上睡醒以后,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倍!”
“等会下了朝,你再跟咱去东宫看看,咱觉得他都能下床走动了。”
一说到朱标,朱元璋就更加的惊喜,显然朱雄英昨天带来的消炎药,起到了效果。
“如此就好。”
“情况比我想的好多了。”
朱雄英听到这话,也是长松一口气。
朱标的情形,比朱雄英预料的要好许多。
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看样子不用多久,朱标就可以脱离半死不活的状态,如果按时服药,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康复起来。
“时间快到了,等会跟咱一起上朝,就站在咱边上。”
“如果朝堂上,官员们对你的身份提出疑问,你该怎么应对?”
朱元璋转而问道。
显然对这皇长孙,能否应对如今朝堂上的局势,还是有些担心的样子。
“我需要理会那些文官吗?”
朱雄英正色地说道。
“你就确定,武将就跟你站在一起吗?”
“要知道你回宫的消息,昨天就已经在应天府传开了,但是淮西勋贵只字未提,蓝家,还有常家,都还没有什么动静。”
朱元璋挑着眉说道。
“皇爷爷,如果我没回来,你依旧立允炆当皇太孙,那您会如何处置蓝玉这帮人呢?”
朱雄英顿时笑起来。
“历史上咱是怎么处置的?”
朱元璋反问道。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大量淮西勋贵被牵连进来,您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不得不清扫淮西这帮人。”
“或者说,为了朱允炆上位,蓝玉他们必须死。”
朱雄英正色地说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你小子如此信心十足。”
“你认准了,蓝玉这帮人,除了帮你,别无其他选择!”
朱元璋点点头。
“等会早朝,拭目以待就行了。”
朱雄英信心十足。
如果满朝文武都怀疑他的身份的话,还真是一个麻烦。
但凡是朝堂上有支持他的人。
那么他这个大明皇长孙再次归来之事不管有人质疑没有,都已经成为定局。
实际上,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他皇长孙的身份,是否有人承认,并不是他们能够说得算的,最重要的还是朱元璋的态度。
还有太子朱标认不认。
这两位都承认,满朝文武就算都反对也是徒劳。
“行了,皇爷爷就不逗你了。”
“今天谁敢质疑咱大孙子的身份,咱就让他进锦衣卫的昭狱。”
朱元璋淡然地摆摆手。
想收拾这些官员,朱元璋手段多多了,如果谁在朱雄英的事情上跳出来,那么这些官员私下的那点丑事,都会被锦衣卫一件件的抖露出来。
可以说,文武百官,没有人能够逃脱锦衣卫的监视。
朱元璋想收拾谁,就收拾谁,无非就是拿出一点证据而已。
即便是你没做过的事情,大记忆手段,也可以给你搞出铁证。
比如锦衣卫可以从你家里搜出巨额财物这一类的。
看到朱元璋这么护犊子,朱雄英也心头一暖。
从刚开始,他就没有担心过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因为他清楚,朱元璋肯定会帮他把舞台搭好。
只要大明皇长孙朱雄英已经归来的消息,成为了既定事实,后续会走到什么地步。
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让满朝文武把嘴闭上,是一回事,能否让百官们支持,就是另外的事了。
朱元璋如此给力,他自然不会拖后腿的。
......
奉天门外。
朝臣们陆续抵达,就等着奉天门开启,就可以进入奉天殿了。
此刻文官还有武官,已经泾渭分明的形成了一条沟壑,现场的气氛压抑得很。
平日里不少官员会交头接耳,但今天却安静多了。
暗地中,官员们仅仅用眼神私下里交流。
朱雄英,大明的皇长孙回来了。
这个消息在昨天已经得到了确认!

“陛下,太子的病,看上去不严重,但医治半月有余,药石难进,再这样下去,恐怕......”
“撑不过一个月!”
四位太医立马头如捣蒜,再不敢说能医好的话。
其实不管他们说不说,只要医治不好,老朱都要砍了他们全家。
“你们刚才不是说,只需半个月便能康复?”
朱元璋冷声喝问。
“方才在太子面前,我等不敢说尽实话,唯恐殿下心忧,于病不利。”
为首的李太医解释,“太子殿下年富力强,素来也并无慢疾,却因为偶感风寒,一病不起,除了因为病症本身以外,和殿下平日里心忧政事,操劳过审也有关。”
“心火暗生,病根由来......”
朱雄在一旁听着,不插嘴,李太医说的倒也没错,只是话没有说的太明白。
也不能说的太明白。
除了身体的原因,朱标压力大啊!
朱元璋是历史上罕见的劳模皇帝,立国之后又要解决功臣的问题,时常显得暴躁。
太子朱标不仅要辛辛苦苦的帮助朱元璋处理政务,还要时刻面临老朱的怒火,神经那根弦一直绷着,久而久之,绷断了!
但这话,朱雄不能这时候说。
“那你们说,要怎么样才能治得好太子?”
“用心调养,尽人事,知天命。”
四位太医跪在地上就没起来过,这时候他们再不敢说场面话敷衍朱元璋,怕真的耽搁了太子的病情。
“恕我等无能,天下能人异士万千,或许还有神医,能献出神药......”
“滚!”
这话不就是没救了的意思?
朱元璋大怒。
“都给咱滚出去!”
四位太医顿感重获新生,连滚带爬的出了东宫。
李太医刚刚说出尽人事知天命时,已经做好了承受朱元璋的怒火,全家老小的命都没了的准备。
太子的病恐怕是真的治不好,现在说实话,兴许陛下能给他们一个痛快。
总比把他们一刀一刀的凌迟,钝刀割肉要来的利索!
凌迟还只是比较轻松的一种死法......
谁知陛下竟然之说了一个字!
滚?
这么简单?
殊不知朱元璋早已见到朱雄后,有了心理准备,提前知道了朱标这次病倒,没有治好。
“皇爷爷,您也不希望太子病逝吧?”
朱雄看着沉思的朱元璋,问道。
“孙儿不是医生,不能亲自为父王治病,需要回现代一趟,请教专家,带一些药过来。”
“大孙,标儿真的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病逝了?”
朱元璋喃喃问道。
“您刚才也听太医说了。”
朱雄趁热打铁,“爷爷舍不得孙儿,孙儿明白,孙儿也舍不得爷爷,也舍不得爹!”
“去一趟现代,最迟明天下午,一定回到大明来。”
“父王的病情耽搁不得,早一点吃药,就早一点康复。”
“六百多年后的药,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吃了就好?”
朱元璋有些患得患失。
“咱大明往前推六百多年,便是大唐,也是千年一遇的盛世,大明的医术,不见得就比大唐高明了多少。”
“六百多年前治不好的病,现在还是治不好。”
“爷爷,这个您放心。几百年后的世界,有一场科技大爆发......反正就是许多技术都在短时间内发展了几十倍,医学也不例外。”
朱雄耐心的想朱元璋讲述。
“不说别的,孙儿生活的那个时代,华夏一共有十几亿人口,人均寿命超过了78岁,您就想想那得有多高的医疗水平?”
“再说了,如今太医束手无策,咱们总不能让历史重演,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雄的话,在朱元璋才心里嫌弃滔天巨浪。
十几亿人口,人均寿命超过78岁!
两个令朱元璋望而生畏的恐怖数字!
人生七十古来稀!
“强汉盛唐,包括咱的大明,也从来没有达到过一亿人口!”
“咱大明境内,所有超过七十的老人聚集在一起,恐怕也就能有几个小村子的规模,六百多年后的华夏,居然能人均活到接近八十岁!”
“千百年来,闻所未闻!”
何等的盛世!
何等的伟业!
朱元璋不禁心驰神往,感叹不已。
“所以,爷爷应该能明白,后世的医术是多么高明。”
朱雄趁热打铁道。
“六百多年后的华夏,是如此的盛世,大孙你要是嫌弃咱大明,一去不返......”
一向自觉不比任何皇帝差的老朱,此刻竟自觉不如。
“绝不可能!”
“爷爷您多虑了!”
“六百多年后的华夏再好,我也是个孤儿,牛马打工人。”
“在大明,孙儿有爷爷,有父王,大明正统的嫡长孙!”
当牛马,还是当皇长孙?
这需要选?
朱雄是一个成年人了。
他心底自然已经做了决定。
只要确定真的能在大明和现代来回穿梭,那他哪怕是回到了现代,也绝对不可能再做社畜。
大明也有很多东西,拿到现代就是宝贝啊!
“事不宜迟,爷爷您把玉佩拿出来。”
“孙儿记得,当时是您手上在流血,滴到了玉佩上面,开启了时空隧道。”
“当年,咱从村里逃难,遇到了个算命,说咱贵不可言,还给了这块玉佩,就一直这么带着......唉,试试吧。”
不试不行,医治朱标的病迫在眉睫。
“咱们还是去太庙。”
“列祖列宗在上,保佑雄英快去快回。”
“孙儿,你也上两炷香。”
到了太庙,朱元璋依旧先向祖宗祷告,然后把玉佩递到了朱雄手上。
再划破指尖,两滴鲜红的血渗出,滴在了玉佩上。
只见,熟悉的白光一闪,包裹住了朱雄。
眨眼间不见了。
朱雄和刚才一样的眼前一黑,再次看清周围时,他已经手持玉佩,站在了自己的出租屋中。
“呼......回来了!”
若不是手机里,还有朱雄刚才趴下的照片,他真的要怀疑是梦幻一场。
思考片刻,朱雄预约了人民医院明天的专家号。
第二天一大早,便早早的去排队,向专家说明病人的情况,征询意见。
专家也不含糊,在没有见到病人的情况下,依旧给出指导,并依据照片里背疮的情况,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病菌感染,引发炎症。
在现代来说,这不算严重,对症下药很容易就能治好。
真要是什么大病绝症,专家也不敢在不见病人的情况下下结论,乱开药。
拿了药,朱雄兴冲冲的跑回屋子,拿起玉佩。
然后呆在里原地。
从大明来的太急,没让老朱多给两滴血,没有大明回程车票了!
“不是吧,不是吧!我去了大明,见到了太子朱标。”
“认了皇爷爷,认了父王,穿了蟒袍......好不容易不是孤儿了。”
我是皇长孙,我要回大明!
“没有朱元璋的血,那便用自己的!”
朱雄直接咬破了自己的手指,把血滴在了玉佩上。

大明,东宫。
“母妃,有大哥在,孩儿还怎么争?”
朱允炆脸上略带稚气,稍显怯懦的说道。
“父王和皇爷爷,最喜欢的就是大哥。按宗法,大哥是长房嫡孙......”
“你才是!”
太子妃吕氏脸色阴沉。
朱雄来去匆匆,见到他的人并不多。
但朱元璋根本就没有一点要避着人的意思,皇长孙回来的消息,在皇宫里悄悄的蔓延。
朱允炆和吕氏,自然十分的警惕。
“允炆,你记住了,你的母妃,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朝中文武大臣,大部分都是站在你这边的!”
“那人是真的朱雄英也好,假的也罢,都不能夺走你太孙的位置!”
朱元璋亲自编撰颁布的《祖训录》有云:皇太子嫡长子立为皇太孙!
“本官是太子妃,本官的长子便是嫡长子!”
“他,只不过一个虞怀王罢了!”
“况且,人死怎么能复生。恐怕是你皇爷爷担心太子病重,特意找了个相貌相似的少年,藏在太庙带回来......”
“是,母妃。”
朱允炆顺着吕氏的话,坚定的点了点头。
他不能退让!
哪怕真的是大哥也不行!
另一边,自打朱雄消失在太庙后,朱元璋就一直心神不宁。
回到乾清宫,大半夜的都睡不着。
“禀报陛下,卑职已打开钟山皇陵,虞王殿下的棺木中,空空如也,并无尸身!”
蒋瓛在三更时分,匆匆赶来。
“好!”
在朱雄走后,朱元璋立马派出锦衣卫,检查埋葬朱雄英的皇陵。
如今确定了朱雄英的身份,朱元璋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下了一小半。
剩下的一大半,都跟着朱雄去了六百多年后,还没回来呢!
“记住了,以后称皇长孙,不可再叫虞王!”
“卑职遵命!”
蒋瓛人也是懵的,朱雄英殿下,为何能在十年之后,突然活了过来?
“大孙,咱等着你,你一定要早点回来!”
朱元璋在御书房来回踱步,突然猛地一个踉跄。
“去太庙!”
“坏了!”
玉佩是通过滴血,将大孙送到了六百多后的华夏,可朱元璋没有跟过去,大孙到了那边要怎么回来?
朱元璋差点被惊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匆匆赶往太庙,虔诚的祈求列祖列宗,将大孙送回来。
一整晚,朱元璋都跪在地上,没起来过。
最后实在太困,趴在香案上睡着了。
“爷爷,爷爷......您怎么睡在这?”
是雄英大孙的声音!
朱元璋迷糊间,听到了朱雄英在喊他。
睁开眼,果然是朱雄英。
一瞬间,朱元璋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
“大孙,你可算回来了!”
朱元璋的嘴巴有些发干,“是爷爷想的不周到,没有多给你几滴血,让你回来的时候,滴在玉佩上!爷爷糊涂了!”
“所以皇爷爷便在太庙,等了孙儿整整一个晚上?”
朱雄有一种被人关心,被人惦记的感动。
“你要是不回来,爷爷就在太庙等到死!”
朱元璋紧紧拉着朱雄的手,似乎一松开朱雄就会再消失一样。
“没有咱的血滴在玉佩上,你是怎么回大明来的?”
“嘿嘿,孙儿也是要回大明时,才想到这个问题。”
朱雄笑了笑。
“只能咬破自己手指,试试用孙儿自己的血,没想到还真成了!”
“咱们老朱家,流的都是一样的血!”
朱元璋闻言,乐呵不已。
这是上天认定的的血脉!
“皇爷爷,我已经拿了药,也问了专家大夫,父王的病在六百多年后的华夏,只是小病而已,很容易治好!”
朱雄一回来,就先给朱元璋吃了颗定心丸。
爷孙俩不做停留,直接赶往东宫太子府。
这时,朱允炆已经在朱标的身旁伺候着了,吕氏也在。
“允炆,你来的正好。”
朱元璋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的朱允炆母子,直接挥手示意二人免礼。
“过来见见你大哥,以前你最喜欢跟着雄英玩......”
“大哥还活着?”
朱允炆表现出茫然的样子。
吕氏打量了朱雄几眼,露出几份恰到好处的讶异,然后说道,“父皇,雄英已经在十年前,埋葬于钟山......”
“那是天意弄人!”
朱元璋不以为意。
“钟山的墓穴是空着的,上天注定雄英与咱们分离十年。”
“如今十年之期已到,雄英回来了!”
“你们兄弟,要和以前一样,互相友爱,好好相处。”
“孩儿明白。”
朱允炆乖巧的点了点头,对着朱雄略一低头施礼,“大哥。”
“呵呵,你就是朱允炆!”
朱雄第一次见到这位后世的建文帝,不免有些好奇,多打量了几眼。
一副恭谦有礼的读书人模样,看不出以后能削番,把自己的叔叔们往死里整。
“大哥好。”
朱允炆与朱雄见礼之后,便不再说话,蹲在一旁,打开了暖盒。
“父皇,允炆今早天还没亮就起床,亲自去厨房,给太子熬了粥。”
吕氏说道。
“允炆有这份心,标儿也能好的快些。”
朱元璋说道,却是对朱雄由衷一笑。
朱允炆为他父王熬粥,心意不错,然而用处不大。
咱大孙冒着风险跑去六百多年后,给标儿求药,差点回不来,但最终还是回来了,还带回了治病的药!
“你们都先出去,咱和标儿有些话要说。”
“皇爷爷,孩儿已经盛好了粥,想先喂父王吃几口。”
朱允炆乖巧的恳请,“父王这几天都没胃口,吃的很少。”
“放着吧。”
朱元璋拍了拍朱允炆的肩,“你父王等会儿起来,自己能吃。”
“是。”
吕氏自知老爷子一言九鼎,不喜欢别人违背,便向朱允炆使了个眼色,缓慢的退出了房间。
令人他们惊讶的是,朱雄竟坐在床边,没有挪步,老爷子也没有意思要朱雄出去的意思。
“这个朱雄英!”
吕氏的手心都快攥出血了,“陛下和太子有要事商议,他凭什么不回避!”
朱允炆也默默的不甘心,又不敢说什么。
大哥回来第一天就这样了!
羡慕嫉妒恨!
“大孙,你吃过了没,没吃的会趁热吃两碗。”
吕氏和朱允炆刚离开,朱元璋便端起刚刚朱允炆盛好的粥,递给了朱雄英。
“我在医院排队的时候,吃了两根油条,不饿。”
朱雄英打开了随身携带的袋子,拿出一种种朱元璋从未见过的东西。
“父王的病要紧,药我都带来了。”
“父王,您先把这两种药,每种两粒,服下后吃点粥。”
“内服的,外用的,服药医嘱,注意事项,孩儿慢慢说给你们听......”

朱标服下了消炎药后,没一会儿气色便有所恢复。
坐起身,拉着了朱雄英的手,急切地问他问题。
朱雄英一边喂朱标喝粥,一边有说有笑的回应父王。
爷俩大概交谈了一刻钟左右,朱标药劲上来,又来了困意。
朱雄英便搀扶他睡下,然后与朱元璋悄声离开了东宫。
看着他们爷孙离开的背影,
吕氏倒吸一口凉气。
换做过去,她肯定是不敢当面质疑朱元璋的。
就算是质疑,也肯定要百官出面,不是她亲自出马。
刚刚的一瞬间,其实不是敢不敢的问题,完全是本能反应。
现在朱元璋走了,她才感觉到脊背发凉。
可以说,朱雄英的突然到来,彻底搞乱了她的所有计划。
允炆真的能够强硬起来,面对他突如其来的政敌吗?
......
吕氏纠葛之时,朱元璋和朱雄英已经离开东宫。
朱标这有锦衣卫看守着,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朱元璋提起过,要在明日早朝上面,宣布朱雄英回来的事情。
朱雄英觉得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
“皇爷爷,你真的要明天就跟文武百官宣布我的身份吗?”
“你不是说过,回来就要光明正大吗?”朱元璋点着头:“你就是咱朱元璋的大孙子,何必藏着掖着?”
说完他又打量朱雄英几眼:“不过你的模样,却要收拾收拾,你们六百年以后的人,都不留发髻吗?”
朱雄英这身行头确实有些古怪。
他此时还留着平头。
在现代社会,平头是很常见的,但是在古代,就显得很另类了。
“古人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男人也留头发,盘发髻,然而六百年以后,已经不兴这个了。”
朱雄英解释道。
朱元璋摇摇头:“这不是在六百年以后,不能让人觉得你没正形,咱找人先给你弄个发髻出来,然后换身行头。”
“好吧!”
朱雄英只好答应,但是转念一想,说道:“皇爷爷,以后你到我们那边,也要换身行头,带个帽子,换上我们六百年后的休闲服,不然您这身行头,也显得很另类。”
“对对,咱都忘了问了,六百年以后,还是不是咱老朱家的天下?”
“这个......”朱雄英一阵尴尬:“六百年后,已经没皇帝了。”
“没皇帝?”
“对,六百年后人民当家做主了,是伟大的社会主义。”
朱雄英笑着给他解释。
“没有皇帝?那天下还不乱了套?”朱元璋听到这话,大吃一惊。
看着朱雄英的眼神,都变了。
“这个制度,一时半会孙儿也解释不明白,等到您亲自去过我们那边,您就清楚啦!”
“当然后来的社会制度,肯定还是不适合现如今的大明的。”
“不过还是有很多地方,大明是可以借鉴的。”
朱雄英想了想后,郑重的跟朱元璋解释。
“没错,大明可不能没有皇帝,天下大乱可不是闹着玩的。”
“皇爷爷,此事还是过后再说。”
“好。”朱元璋笑着答应:“对了,你也见过允炆了,觉得这孩子如何?”
“皇爷爷,你指的哪方面?”
“咱是觉得,允炆这孩子还是不错的,你们也是亲兄弟,希望将来你们兄友弟恭。”
朱元璋把自己的心愿说出来了。
朱雄英闻言,轻笑了一声。
这朱元璋还有点单纯的的感觉。
以朱允炆的性格,十足的妈宝男,如果没有吕氏,好好调教调教,兄友弟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只要吕氏的野心还在,背后小动作不断地话,他和朱允炆就没办法和平相处。
“你这笑是什么意思呢?”朱元璋皱着眉头问。
“其实这问题,皇爷爷不该问我,允炆对我而言就是个弟弟。”
这话一语双关。
“你是担心,吕氏从中挑拨,让允炆与你争权?”
朱元璋一下子眯起了眼睛。
“这是很明显的。”
“而且,我虽然失去了八岁之前的记忆,但我依旧想要搞清楚一些事!”
“当年我娘,还有我,还有皇奶奶的死,皇爷爷是否都有调查过,背后有没有可能有人下黑手?”
朱雄英这话一说,朱元璋马上脸色阴沉。
“你难道怀疑,吕氏从中捣鬼?”
朱元璋自然明白朱雄英此话的意思,当年不管是太子妃,还是朱雄英,以及马皇后的离世,朱元璋怎么会不派人深入调查呢。
他不是没怀疑过,而是没有查出什么证据。
朱雄英道:“看来,皇爷爷调查过了。”
看到朱元璋这般反应,朱雄英心中也就有数了。
吕氏能够安稳的活到现在,朱允炆能够当上皇太孙,就说明他什么都没查到。
“事情过去了十几年,当年都没有任何证据,如今还有什么可能呢?”
朱元璋无奈地叹息道。
哪怕他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的。
“皇爷爷,别忘了,如今孙儿归来了。”
朱雄英满脸自信地道。
朱元璋心头一动,他自然知道朱雄英的意思。
如果当年朱雄英的死,就跟吕氏有关系的话。
那么今天他回来,吕氏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她再有什么动作,肯定会露出马脚来。
“此事咱心里有数,先回奉天殿。”朱元璋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对了,如果你要回到过去,还需要去太庙吗?”
“不用的,简单来说,以后再要穿越,都会自动穿越到来的时候的那个坐标点。”
“原来这样。”朱元璋单头到:“那今后,你就在咱奉天殿里穿越就行了。”
奉天殿那边安全性有保证,肯定是不会走漏风声的。
当然退一万步说,就算朱雄英身上的秘密被发现又怎样呢?
反而更显得朱雄英若神仙一般。
说笑间两个人已经回到了奉天殿。
一路上朱雄英都在打量这座宫殿。
只能说跟后世的故宫差距还是很大很大。
应天的皇宫,跟后来北平的皇宫是没办法比的。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宫殿还是能让朱雄英感到一种大明王朝的独有的威严。
“大孙,该肚子饿坏了吧,已经到了用膳的时辰了。”
“二虎,赶紧安排御膳房传膳。”
朱元璋刚一进门就吩咐道。
后者闻言,立马去安排去了。
“大孙,你说允炆将来会当皇帝,能说说,他这皇帝当得怎么样嘛?”
朱元璋急得拉着朱雄英坐下,开口便问道。

“大孙,我是你爷爷啊!”
“你怎么连爷爷都不认了?”
“能在梦里和大孙见上一面,上天待咱不薄啊,呜呜呜......”
刚刚回到出租屋,准备洗澡换衣服的朱雄,十分的懵逼。
为什么自己的屋里,会有一个身穿龙袍,红光满面,六十多岁的老人?
拉着自己的胳膊,一副激动的快要哭出来的样子?
“老爷爷,您是不是走错房间了?”
朱雄心道莫不是自己早上走得急,忘记锁门,隔壁老年痴呆的老人闯了进来?
“老爷爷,您姓什么,住在哪里?”
“大孙,咱姓朱啊!你忘了?”
“爷爷是凤阳人,你出生在应天府!”
对,我是姓朱,大不了您老人家也姓朱!
朱雄耐着性子,想了想,他对周围邻居也不熟,不知道哪家有姓朱的老人。
“大孙,你父王最近身体不怎么好啊,你要是有办法,去阎王爷那里求求情,保佑你父王挺过这一关。”
“大明可以没有我这个皇帝,但不能没有你父王!”
“咱朱元璋一生戎马,早就活够了,只要你父王安好,咱便能安心的下来与你团聚了!也能早点见到咱妹子!”
越说越离谱了!
“老爷爷,您是朱元璋,我还是秦始皇呢!”
“胡说!你是我孙子还有假?你左屁股上有两颗痣,右腋窝有个小胎记......”
“老爷爷,您怎么知道?”
朱雄震惊了,老头子说的全对!
“咱是你爷爷,能不知道?”
“这不可能!”
朱雄一口否定。
他是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你要还活着,今年该满十八岁了,也该是现在这大小伙子的模样。想当年你出生的时候......”
朱元璋泪眼婆娑,紧紧抓住朱雄的手唠叨。
他也很郁闷。
就在刚才,老朱去太庙上香,求列祖列宗保佑太子朱标早日病愈,悲恸之余可能是睡了一小会儿。
在梦里见到了自己的大孙朱雄英,把老朱高兴坏了。
岂料,朱雄英不仅衣着奇怪,连说话都很奇怪,完全不认他这个皇爷爷!
“老爷子,您说的都没错!”
这老头自称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
说的还煞有其事的!
“但凡对明初历史感兴趣的,这点事儿早就烂熟于心,还用您说?”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还病死了,这谁不知道啊?”
“什么!”
朱元璋大惊。
“标儿今年就病死了,几月?”
“哼哼,老头子看史书不仔细,还吹牛不?”
朱雄面露得色,他算得上历史爱好者,昨晚在网上和人辩论过朱标之死。
“《明史》记载,太子朱标病逝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公元1392年5月17日,八月葬于孝陵东侧......”
“四月二十五!”
“那岂不是只有一个月不到了?”
朱元璋如遭雷击,感觉天塌了,“不行,标儿不能死!”
“咱一定要救标儿的命!”
“老爷子别太伤心,朱标是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太子,到现在都有许多人希望朱标没有英年早逝,可历史就是那样,已经发生的事实无法改变。”
“不,今天才四月初一,标儿只是病重,他还有救!”
“是是是,以现在医学,朱标的病应该不难治。”
“......”
“......”
五分钟后。
屋里一老一小,大眼瞪小眼。
两人的脸上,届时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朱元璋身上的龙袍,用材货真价实,做工精良,他的谈吐举止,不似常人。
特别是对朱标的感情,一般人绝对装不出来。
朱雄身上的衣服,拼夕夕二十元两件,但也是现代轻工业的涤纶制品,也就是聚酯纤维,大明可没有。
特别是朱雄掏出来的手机,信息时代的集大成者,堪比仙器。
“老人家,您真是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
“大孙,你真的在六百年多年后的华夏,生活了十几年?”
“时空穿越!”
朱雄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脑子里早已经有各种新型概念,接受不可思议的事务更快。
“朱爷爷,您一定是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了新世纪的华夏。”
“大孙,先别管这个了,你父王病了!”
朱元璋现在可没有心情去震惊。
也没有任何心思去猜测,去理解什么叫时空隧道,什么叫穿越现代。
他只关心自己的家人。
“你刚才不是说,六百多年后的华夏,标儿的病很好治?”
“你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你父王!”
“朱爷爷,我也很想太子朱标不死,带领大明走向盛世,但......”
“您虽然穿越到了现代,但您回不去啊!”
“还是顺其自然吧。”
朱雄十分的惋惜。
自己要是穿越到了洪武二十五年的四月,做了朱元璋的孙子,一定能有办法救治朱标。
也能亲眼见证,历史上最大的悬疑。
若是太子朱标不死,继承皇位,大明将走向何方?
“不!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标儿病死!”
朱元璋须发皆张,目眦欲裂,重重一掌排在桌上。
“咱的标儿,会是大明最好的皇帝,绝不可能就这么病逝!”
“朱爷爷,您轻点,我这张旧桌子,哪经得起您这一掌?”
桌上朱雄喝水的杯子,都被朱元璋这一掌拍成了玻璃渣。
朱元璋的手掌边缘,也被玻璃划出一道不大不小的口子,串串血珠冒出。
朱元璋却仿佛没感觉到疼痛,一把抓起了朱雄的衣领,
“咱不管你什么六百年七百年的,咱说了,标儿他不能死!”
盛怒之下,朱元璋手掌上几滴血红的血,被甩到了腰间。
老朱的腰间,有一块一寸大小的玉佩,玉佩沾染了两滴朱元璋的血迹,发出一团柔和的白光。
白光笼罩主朱元璋和朱雄,将两人吸了进去。
朱雄只觉得眼前一黑,又迅速的明亮。
定睛一看,他已经站立在一座肃穆庄严的宫殿里。
数个牌位供奉与宫殿之中,香炉里几炷香还在冒着袅袅轻烟。
“大明太庙?”
“太庙!”
朱雄和朱元璋几乎同时惊呼。
随即,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
朱家列祖列宗牌位前,冒着青烟的香,是朱元璋刚才敬的,还有余热未尽的纸钱灰!
“好呀!”
“咱朱重八又回来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