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敌军往来的书信,破绽百出。
从书信的用词、格式,到所提及的事件细节,皆不符合常理。
以我对魏将军的了解,他绝不会做出此等背叛之事。”
说着,老者拿起书信,一一指出其中的破绽。
他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让在场众人都不禁点头。
诸葛亮听后,心中已然明了,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目光如电般射向杨仪,厉声道:“杨仪,你还有何话说?”
杨仪见事情败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哭喊道:“丞相饶命啊!
我一时鬼迷心窍,嫉妒魏延战功,才想出此等下策,企图陷害他。
我知错了,求丞相饶我一命!”
诸葛亮看着杨仪,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呵斥道:“你身为蜀汉官员,不思为国家效力,却因一己之私,陷害忠良,扰乱军心,罪不可恕!”
魏延走上前,看着跪地求饶的杨仪,说道:“丞相,杨仪此人心胸狭隘,手段卑鄙,若不加以严惩,难服众将士之心,也恐日后再生事端。”
营帐内的将领们纷纷附和,“严惩杨仪!
严惩杨仪!”
的呼声此起彼伏。
诸葛亮沉思片刻,说道:“杨仪,念你也曾为蜀汉立下一些功劳,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即日起,革去你的官职,贬为庶民,即刻离开军营。
若再有不轨之举,定斩不饶!”
杨仪听后,如遭雷击,瘫倒在地。
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就此终结。
魏延见诸葛亮做出如此决断,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他再次单膝跪地,感激地说道:“多谢丞相明察,还我清白。
魏延今后定当更加忠心耿耿,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扶起魏延,说道:“此次是我疏忽,险些错怪了你。
希望你今后能与诸位将领齐心协力,共图北伐大业。”
第十章:再启征程经此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蜀汉军营仿若历经洗礼,重新凝聚起团结一心的气象。
魏延沉冤得雪,心情恰似拨云见日般畅快,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如泰山。
风波平息后的日子里,魏延一心扑在北伐筹备工作上。
他每日天不亮就起身,以身作则,带着士兵们展开高强度训练。
无论是长枪挥舞,还是骑射练习,他都亲自示范,耐心纠正士兵们的每个动作。
他心里明白,唯有打造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