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细节,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如同连珠炮一般,让林宇应接不暇,感觉自己就像在接受一场严苛的审讯。
而在与 IT 部门交流系统稳定性和技术实现难度时,IT 技术骨干小赵直接泼来一盆冷水:“你们这想法在技术上实现起来难度太大了,尤其是要对接那么多业务系统,数据量巨大,系统很容易崩溃。
而且你们说要融入 AI 自然语言建模,这对服务器性能要求极高,我们现有的硬件根本支撑不了。
你们是不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这可不是在纸上画画就能实现的事情。”
林宇试图解释团队会采用分布式架构、优化算法等先进手段来提升系统性能,可小赵只是不停地摇头,脸上写满了不信任,觉得林宇把技术难题想得过于轻松,完全没有认识到其中的复杂性。
林宇就像一只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小船,在甲方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努力寻找着能让各方都满意的平衡点,却始终一无所获。
有一次,为了系统报表格式的问题,他在甲方审计、财务、IT 三个部门之间来回跑了不下十趟。
审计部说报表要突出审计重点,数据要详细准确,每一个数字都关乎着审计结果的准确性;财务部要求报表格式符合财务规范,便于数据分析,任何一点格式上的偏差都可能影响财务分析的准确性;IT 部则强调报表生成的效率,不能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否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
林宇按照每个部门的要求修改方案,可每次拿给其他部门看时,又会被挑出一堆新问题,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尽的循环,怎么也走不出来。
到最后,甲方自己内部都争论不休,各执一词,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了。
林宇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争吵得面红耳赤,心中满是无奈,不禁在心底呐喊:这到底是我在做项目,还是甲方在玩我呢?
我怎么感觉自己像一个在迷宫中迷失方向的人,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更让林宇崩溃的是,甲方团队似乎永远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一旦项目出现延误或者小问题,他们就把责任一股脑儿推到外包团队身上,仿佛外包团队就是他们的 “背锅侠”。
林宇无数次想要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