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的挽联,把 “驾鹤西去” 烧成 “九鼎归位”。
破三轮车的铃铛沾满露水,我盯着玉戈裂痕里的痕迹。
手机突然收到陌生号码的彩信:小暖被锁在青铜棺里的照片,棺盖缝隙插着半截桃木簪 —— 那是她十八岁生日时,我用火葬场槐木刻的辟邪物。
我集中注意力,分析照片背景,棺椁表面的铜锈纹路逐渐清晰。
当阳光照到玉戈投射的最后一个画面时,戈柄突然显出一行小篆:“申时三刻,故人候于老槐。”
第五章 骨灰盒里的《兰亭序》凌晨三点半的殡仪馆停尸间,消毒水味混着香灰,在冷光灯下凝成细小的颗粒。
我蹲在 13 号停尸柜前,右手断指处的疤被冻得发麻 —— 柜门密码锁上结着一层冰霜,液晶屏显示的温度是 - 18℃,和母亲咽气那晚的体温一模一样。
苏九黎的高跟鞋声从走廊尽头碾过来,她抱着一摞黄表纸,纸角沾着新鲜的痕迹:“密码是 0715,你母亲的忌日。”
她指尖划过柜门时,错金编钟碎片在脊椎处发出蜂鸣,“但开柜的代价,是这卷东西。”
一卷泛黄的宣纸从她风衣里滑出,展开的刹那,一阵刺痛袭来 —— 纸面焦黑的破损处渗出墨香,王羲之的 “之” 字在火光中扭曲成奇异的形状。
“《兰亭序》神龙本?”
我捏起边缘的装裱绢布,指腹蹭到干涸的痕迹,“拿明代裹尸布重新裱的,你们黑麒麟糟蹋文物倒是专业。”
苏九黎的高跟鞋尖抵住柜门:“修复它,换你母亲冷冻二十年的秘密。”
她突然甩出三枚战国刀币钉住我袖口,“或者我烧了它,让你永远看不懂林家祠堂的密文!”
一阵刺痛,刀币的铜锈在视野里分解成颗粒,我抄起给尸体化妆的喷枪,把掺了骨灰的定妆粉喷向她眉心。
粉雾中浮现出三百年前的装裱场景 —— 几个戴孝匠人正用特殊材料修补破损的 “岁” 字,漆面下赫然藏着半枚印记!
“这是林家家主的印记!”
我扯断缠尸布捆住苏九黎手腕,“你们从哪挖出来的?”
她的金臂钏突然弹开,露出内侧篆刻的 “受命于天”—— 那本该在传国玉玺上的铭文,此刻却烙着一道新鲜的痕迹。
一阵刺痛,我